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我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tuō)山旁有一座享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称的水利工程――它(tuō)山堰。它不但具有引、蓄、灌、排的功能,还兼有防海水倒灌、阻咸蓄淡、防旱排涝、防盐碱、调节漕运航运、引水入城、供水等多种功能。因此,它与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列,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它山堰的修筑推动了两宋时期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海外交通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 它山堰创筑缘由

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州,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治■县(五代吴越改名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辖境相当今浙江省甬江流域及慈溪市,舟山群岛等地。

鄞县实质性开发是从唐开元二十六年设置了明州后开始的。明州位于浙江省的东部杭州湾沿岸肥沃的冲积平原的一角,而明州城则位于甬江、鄞江、余姚江三江汇流的交叉点上。西面被四明山,南面被天台山围绕,而西北则通过甬江支流的余姚江及浙东运河扩展开来,与东方海上的舟山列岛遥相呼应。然而,地处三江口的明州城边有沿城西去的姚江和沿城南行的奉仪江,“咸潮往来,绵亘数百里,渗漉斥卤,侵近城境”(《至正四明续志卷三》)。

唐开元年间,在因海水倒灌遭受盐害而没有得到开发的甬江盆地中心,明州被创建并迅速发展起来。这时候的甬江盆地,仅开发了周围的山地,而鄞江上游及甬江的余姚地区正承受着因海水倒灌(咸潮可上溯至鄞江镇以上两三公里的平水潭)所带来的盐害的痛苦。在此形势之下,它山堰应运而生。

明州城(宁波)虽处在濒海枕江的鄞江下游,本地无水来源,但鄞江上游,即为四明山区,重峦叠嶂,雨水丰沛,百溪竞流,沿途又汇集了一些溪流,水资源十分丰富。

唐太和七年(833年),鄞县县令王元■创建它山堰。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灌溉鄞西数千亩良田,并引入明州城供居民饮水之用。

它山堰的创筑成功为明州城市的拓展、繁荣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宋代时期的明州城市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城市的总体格局、道路骨架,一直影响到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

■ 它山堰的创建概况

对它山堰的研究记述最早的首推宋代魏岘的《四明山水利备览》,以后出现在史籍中的有关记载多出于此。但是《备览》在堰的长度、宽度以及堰体结构等记载上不是很具体明确。因此,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就其记述它山堰的大致轮廓还是可以描绘出来的。

它山堰位于鄞县城南50里,鄞江桥镇西南鄞江上。鄞江自四明山腹发源,蜿蜒流至樟村,河谷宽处约2里左右,水流趋缓,至鄞江桥出山峡,西岸岩石,山势俯瞰,“二山夹流,铃锁西岸”(魏岘《备览・置堰》),主流靠近南岸。然河南部有小峙二,几立于中流,“有捍防之势,人且为强堰”。由于两岸为岩基,中流又有两处牢固的天然岩柱,从此地形和地质条件看,此处是很理想的堰址。

工程开始是先筑简易坝截断大溪(旧称为堰的主流),导溪水从北山下古港(大溪上接处,是为水源)流入下游,再戽干土于堰址基坑处水,然后筑堰。当时筑堰用了许多木材。筑堰是在河床中间沙砾石层打入许多木桩,木桩间横扎巨木以防不均匀沉陷。这些木材巨大,其中最大的一根就是有名的“梅梁”。接着在木桩上叠砌条石。堰身中间用巨木打入设置了两道墙,中间填以不透水黄泥,形成防渗心墙,心墙上面的石块砌成拱形,以便能忍受巨大的压力。总的说来,堰仍为石堰。“大溪之水,从堰入江,下历石级,状如喷雪,声如震雷”(《备览》),溢流的景象煞是壮观。王元■主持建成它山堰之后,又在南塘河靠鄞江下一侧及奉仪江一侧先后修建了乌金、积渎、行春、三作为配套工程,分别位于今洞桥、横涨及石镇。乌金(俗名上水)距堰15里;积渎(俗名下水)距它山堰18里;行春(俗名石)距堰35里 ,各均设有闸门,“以启闭蓄泄”。灌区水太多,则开闸排泄入江;缺水季节利用涨潮时高潮水位的顶托,引纳雍高的江中溃水,以补充灌区水源的不足。修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南塘河退水排涝问题,起到了阻咸蓄淡的作用,实创东南大规模砌石溢流坝之先。

■ 它山堰的功能与作用

阻咸蓄淡功能。奉仪江流入甬江后又入杭州湾,受潮汐影响,咸潮可上溯至鄞江镇以上三四里的平水潭。它山堰筑成后,可使鄞江干流及南塘河平分上游来水,存蓄淡水,同时能防海水倒灌,起到阻咸作用。这样清澈的它山之水,经南塘河流入明州城南的日月两湖之中,使原来时咸时淡的湖水变成淡水。

引水灌溉、防旱排涝功能。筑堰后提高了大溪水位,“界石为堤,江河(渠道)分流,截然为二”(乾道《四明图经》),引大溪之水,入干渠南塘河(亦称小溪)。初筑堰时,渠口上无闸门控制,因堰的高度与干渠引水口的布设相适宜,使“涝则七分之水入于江,三分之水入于溪,以泄暴流;旱则七分之水入于溪,三分之水入于江,以使灌溉”。因此,灌区能涝不成灾,旱保灌溉。

它山堰在宋代之后出现了泥沙严重积淤问题,尤其是在南方。由于四明山区日益开发,致使“浮沙随流而下,淤塞溪流”(《备览・淘沙》卷上),因此在堰注江河各个支流上建闸(当时名曰)。平时闭闸隔绝咸水上潮并蓄淡水以供使用,江流涨水时,则开闸泄洪。

供水功能。供水和引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密切。

它山堰的引水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能转化为上游及下游的径流调节功能。它通过引水把上游山区森林与植被土壤对水分涵蓄调节作用的优势吸引转移过来,即使在无雨的日子里,山区土层地下水与岩层裂隙水均能调节和转化为常流不断的山溪水。它通过引水把下游河网区的河网槽蓄调节功能与它山堰大量引水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它山堰的引水潜力待到广德湖(在今集仕港镇辖区范围)在南宋因围湖垦田而湮废后,发挥了它在唐宋两代的空前高度。原来由广德湖灌溉的两三千顷稻田,以及由广德湖向明州城区部分所供的水,自南宋以后均被以它山堰来水为主(包括四明山东麓其他溪水)的水源所代替。

它山堰不仅大量供水灌溉农田,还将四明山区流出的水引入明州城内各河渠、池塘。宝贵、优质的水资源大大改善了城市水利条件,美化、净化了城区的生态,给城市带来了生命。

调节漕运、航运水量的功能。在古代的南方城市中,水上运输是城市的生命线。唐中叶的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前,鄞西及鄞东南的河网灌区逐渐发展到鄞奉平原的腹心地带。鄞县县治从山麓地带(曾先后在白杜及鄞江桥设县治)迁至奉化江、姚江、甬江汇合的三江口――即宁波旧城区,并将明州治所也设在这里。因此,明州城外的三江就成了主要的运输线。它山堰就可以上接三江下通南塘河这条主干渠,把水引入城区的各河渠水网中,增大水量以便于通航。

宁波虽面积不大,但山川秀丽,人文荟萃,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海之利,自然景观闻名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