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君欲取之,必先予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在的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家长的眼里他们是叛逆的,但接近他们才知道,他们正在人生的旅途中挣扎。我们应以朋友的角度去理解、包容他们,帮助他们走出迷茫与痛苦的困境。
【关键词】高中学生 挣扎 心理交流 理解 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91-02
现在很多高中学生,不仅让家长头疼,老师很多时候也束手无策。怎样教育好孩子,很多为人师为人父母者都四处求经,到头来面对孩子还是一筹莫展。
一 孩子的挣扎
大家都能理解,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时期。面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他们的判断力是不完善的,所以,常常犯错,甚至是钻牛角尖,甚至是误入歧途。家长的恨铁不成钢,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面前的颜面尽失,都可能造成孩子进一步走入痛苦的深渊。在他们看来,他们有自己的理由,有他们的迫不得已,更有他们认为的坚持。所以,他们听不进所有教导他们的人的忠言,一切让他们听来都是那么的逆耳。进而,他们开始叛逆——实际上叛逆的另一个解释是:挣扎。
二 叛逆的正常
据国外心理人文学家的研究统计:人的一生,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然后随着成长、读书、竞争和社会的渗透,人开始变得好奇、迷茫、探求、碰壁,接下来就是痛苦的总爆发在青年阶段,然后在一个挣扎奋斗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人生的方向,再经历痛苦的成败得失,直到步入五六十岁,人才又渐入佳境,看清人生,到了耄耋之年才会得到释放,可以颐养天年。所以,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注定是挣扎的。
很多人认为,叛逆是青少年标榜个性的一个表现。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史,曾经年少气盛的我们,也曾有不少人是父母师长眼里的叛逆者。但是,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世界不能被理解,人们不能停下脚步来认真倾听我们的心声,我们的长辈都太忙了,或说太“盲”了。不被理解,所以自我放逐。其实,自我放逐的过程是痛苦的,是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挣扎。
挣扎了整个青春期的我们,现在为人师为人父母,至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呼唤我们要比我们的父辈做得更好些,放下手中的事,停下脚步,摒除杂念,认真倾听我们的孩子,我们学生的心声,听听他们做对或做错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表述。我们的世界和未来需要孩子的心智健全发展,“君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四 生活案例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男生,一直以来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但其他学科都还可以。我向别的老师、同学询问他的情况,都反映他比较认真,就是有些不合群。有一天,我正放着英语试卷的听力材料,他突然站了起来,生气地把手中的笔和试卷一摔,疾步夺门而去,还狠狠地摔了一下门。我愣了一下,赶紧追了出去,他已经走出一段距离。我站在他身后对他说:“有什么事别冲动,要出去的话你走走再回来。”他可能没想到我会说这样的话,一下就僵在那里了。几秒后,他又往前走,不过,可以看出来,步履没那么坚定和冲动了,好像在思考。我看没事就回到教室让其他同学继续做试卷。还没坐稳,就听见敲门声,打开门,全班同学都笑了。他站在门口,以我从未见过的彬彬有礼的样子很绅士地说:“老师,刚才真对不起!我生自己的气,因为觉得自己好笨,很多单词不知道。可我不该迁怒于课堂,并且影响了您和大家。对不起!”我和同学们都笑了,这是发自内心的笑。
五 案例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来自学习和家庭以及自己和同龄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们比我们这代人在物质条件上更优越和得到长辈的关心更多,但是同时,他们也背负着比我们沉重得多的压力。作为教育者,应该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渠道,要懂得适当的包容,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理清是非对错,分清轻重缓急。尽管当时他们不见得会立即把我们当知心朋友。但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会向我们打开心扉。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精通人情世故,即思想上早熟。他们觉得自己看多了,习惯了,但内心又想挣脱世俗的桎梏,结果碰得头破血流,然后就迷茫或不满。其实,这不正是他们人生挣扎的表现吗?挣扎证明他们在思考、在与某些东西抗争,就有可能前进。所以,我们应该包容、理解他们。
六 理解万岁
无论如何,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是孩子同龄朋友的身份,不论听他们说到什么或看到他们做了什么让我们惊讶的事,首先发出的,都不可以是责备的语气。他们对世界的接触是试探性的,稍有惊吓或否定,可能一辈子都不再和我们交流真心了。
要得到孩子的信任,我们要给予的,还不仅仅是愿意理解的心情和时间。有时,孩子会告诉你他恋爱了,失恋了,打架了,酗酒了,网上玩通宵了,甚至是他的某个同学出了什么问题家长老师还不知道,我们这时不能以长者的身份教育他们。我们要真诚地帮助他们走出迷茫,甚至教他们去帮助那些他们关注的问题同学或朋友,而不是背后去通知那些孩子的老师家长,除非是特殊情况,在征得说者同意的前提下才可以,否则就将永久性地失去信任。只有这样,才算是做到了对他们而言,“予”的最高境界,才有可能帮助正在人生的青春期挣扎的孩子减少一些痛苦迷茫,早日拨得云开见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