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凝聚教师力量 走内涵发展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凝聚教师力量 走内涵发展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和主体是学校的内涵发展。以教育“育人为本”的功能来衡量,学校内涵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实践中,把既符合时代精神和要求,又符合当地教育实际的教育思想“本土化”、凝结成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意志和奋斗目标,指导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海小学创建于2011年9月,地处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教师中50%为新聘任的应往届大学生,服务对象中45%为呼伦贝尔市各科局职工子女,其余为周边旗县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合学校这一具体情况,综合考量青年教师多为独生子女,没有教育经验且缺少工作耐心,我们制定了学校的核心办学思想:以爱心育人、凭责任育人、用文化育人。并以此为核心来开展师德教育,启动了“爱与责任主题实践活动”,“新教师从教宣誓”、“和谐校园 微笑课堂”等活动,以此落实办学思想,使其转化为教职工自觉自愿的行动。

(二)建设先进的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育思想管理。在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把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具体化为工作目标和措施,把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从对教职员工的约束转移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理想的服务上来,凝聚力量,激发进取心和主动性,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同岗位做出努力,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思想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统一意志,把管理者的思想转化为教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其途径有三,一是共同描绘学校发展蓝图,二是共同参与学校建设,三是共同决策学校重大事项。这三个共同把学校教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大计。

学校注重利用管理塑造特色文化,坚持管理理念、措施、评价与学校倡导的文化特质同行。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强调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要求环节以上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分管工作加强巡视,随时发现教室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帮助教师加以解决。二是坚持发扬认真、吃苦、争先的精神,不回避问题,不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借口,真正沉下心来教书、俯下身来管理。三是坚持小团队管理,我们把教师按照行政和业务以及临时性工作分成若干的小团队,在小团队中安排一个组织者,按阶段确定团队工作任务和研究重点,这样就把教师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散到团队中,使每个教师都有任务,这种做法不但丰富了校本教研成果,而且实实在在地形成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并真正地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加了可行性和实用性。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在小团队中教师之间独到的思考进行碰撞、认识达到共鸣,实现了好方法、好思路的共享,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凝聚力。

(三)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育人,育人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才能把天真的孩童培养成正直宽容、明礼诚信、爱国自强的后代;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创造者,才能把无知的孩子培养成爱读书、会观察、勤思考,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必须要重视:1.使教师明确自身专业地位, 努力提高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2.通过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4.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目标,提供专业指导,努力使教师成长成为一种自觉。

建校初期我们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订发展目标和路径,让教师认识现在的自己,憧憬将来的发展和美好的未来。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教师梯队发展格局:由特级教师带领的名师梯队,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牵头的优秀教师梯队,由优秀教师带领的青年教师梯队。我们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校本教研活动中,让每个教师找准位置,主动发展;找到问题,明确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方面,我们一是成立以特级教师和区教研员为主的学科指导委员会,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指导教师解决疑难,为教师发展提供专业保证。二是实施“80后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教师群体中一支生力军,但是他们教学经验不足,管理方法不当,让他们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学校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和影响他们,为他们安排师徒结对,帮助他们确定发展目标,指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静下心来教书育人。

我们把“学习——实践——反思”确定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并逐渐成为教师文化的突出特点。在校本教研中我们突出了“五性”,即:全员参与的普遍性、同伴互助的友爱性、分层提高的阶段性、个人成长的规律性、个性课堂的多彩性。在课堂上强调三落实,即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落实学科教材的三维目标、落实每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做到没死角、没遗漏。工作中积极倡导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校本教研活动,鼓励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多看、多思、多问、多实践,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我们强调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我们相信规律并遵循规律;我们不讲究形式,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此外,学校设立了教育教学八个单项奖励,内容涵盖了教育智慧、微笑明星、教研之星等,使不同特长教师得到激励,使他们感受到本职工作做出了成绩就会得到肯定,从而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感。为了使教师从被动的被管理者,走向主动的参与者,学校为每位教师设立了成长档案,通过建档的方式让教师更加注重专业发展与积淀。

(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育的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其成果和标志是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点化和润泽生命,提高生命价值”,才能不辱教育的使命,才是教育的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增长本领的园地,既体现着办学者的思想,也表达着学生的个性追求。一所学校真正的特色就是逐步建立起符合学校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新海小学课程建设体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饱满扎实,其主要特点是基础性课程校本化,拓展性课程个性化,研究性课程实践化。操作要求为学科教师依据课标要求,研读多版本教材,在充分研讨各版本教材特点的情况下,依据学校、班级具体情况,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进行校本化应用。拓展性课程包括以家长参与的公共课堂、体艺活动为主的二课堂活动、校本教材开发为重点开展。研究性课程以社会实践为主体,综合考察、调研、服务类活动全面开展。二是在课程建设中规定的统一性和选择的灵活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单是二课堂活动我们就开发了包括球类、艺术、演讲等近二十个门类,公共课堂讲授内容更是涉及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具有生命气息的拓展性课程,呈现出鲜活的文化氛围。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个性特长得以发展,师生、生生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温馨的人文关怀,彰显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文化的底蕴。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课程文化圈不断扩大,努力倡导“学校一切自觉活动都是课程”的意识。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有目的、分层次地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重点,随着年级增高逐渐增加礼仪、诚信、责任、爱国、抗挫、生命等教育内容。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独特的成长环境和独到的文化体验,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主体,让课堂成为滋养学生的文化绿地,不断地丰富、拓展、开发和建设优质课程将成为我们不断的追求。

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校为每位学生设计了综合素质评价袋和评价手册,通过建档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设立了“十星少年”评比活动,内容包括友爱、环保、自律、阳光、进步、体育、艺术等,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进行表彰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和鼓舞孩子们茁壮成长。

由于我们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逐渐地显现出成效,体现在教师队伍上,广大教职员工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有责任感,有主动性,在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能力上有进取心、有干劲、有实际效果。体现在学生集体上,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朝气蓬勃,有自强自律的意识,有文明礼貌的举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家长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学习效果和品格修养满意;社会对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文化和课堂文化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