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69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 A组、B组、C组各23例, 分别采用剂量为2、3、4 μg/ml的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和维持麻醉, 均给予调整雷米芬太尼输注速度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结束停用开始为零点分别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没有出现并发症。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上, A组明显短于B组、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妇科腹腔镜;麻醉苏醒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1, 2]、麻醉苏醒快、拔管快等优点, 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妇科腹腔镜手术常用的物时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但是丙泊酚的最适用量还不明确[3]。本次研究选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2011年期间69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分别给予2、3、4 μg/ml的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进行麻醉, 观察比较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是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69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年龄21~39岁,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 A组、B组、C组各23例。临床诊断为卵巢囊肿、不孕、子宫肌瘤。排除有心、肝、肾等疾病, 长期吸烟、饮酒者, 滥用药物者等情况。

1. 2 麻醉方法 0.3 mg东莨菪碱、2 μg/kg芬太尼、0.02 mg/kg咪唑安定为麻醉前用药。术前补液8~10 ml/kg。三组诱导麻醉均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方式。给予0.6 mg/kg阿曲库溴铵肌松后气管插管, 调整丙泊酚浓度分别为2、3、4 μg/ml, 通过调整雷米芬太尼输注速度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0 mmHg,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50。手术结束停用后给予三组患者肌松药拮抗剂 新斯的明2 mg加阿托品1 mg合剂。

1. 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时停用为零点分别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患者遵医嘱进行睁眼、握拳, 自主呼吸频率不小于10次/min, PETCO2

1. 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 x-±s)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果

三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如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没有出现并发症。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上, A组明显短于B组、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常用的物时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的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效果好、清除快、长期输注没有蓄积等, 具有很好的可控性, 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使得患者从麻醉中迅速苏醒, 是一种在体内容易被水解的哌啶衍生物, 其作用是对气管内插管、手术刺激等引发的应激反应产生抑制[4, 5], 促进手术后麻醉迅速苏醒。丙泊酚的用量与麻醉苏醒时间呈正相关, 其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药物, 与雷米芬太尼具有协同作用。雷米芬太尼的协同作用能够缩短患者麻醉清醒时间, 确保患者在手术中意识消失, 同时尽量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所以患者尽早从麻醉中苏醒要降低丙泊酚的输注浓度, 保证患者意识消失。本次研究表明, 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上, A组明显短于B组、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于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丙泊酚剂量为2 μg/ml时联合雷米芬太尼能够缩短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问答切题时间, 取得的麻醉效果最好, 在临床上应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 董万超.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0,7(25):58-59.

[2] 张芳.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6):75-78.

[3] 刘春, 冉启奎, 李有长.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6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的观察.重庆医学, 2009, 38(6):752-753.

[4] 杨春.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外医疗, 2012,1:76-77.

[5] 东旭,魏立民,李民.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 手术麻醉的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9(2): 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