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弘扬主体性 发挥主导性 提升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弘扬主体性 发挥主导性 提升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常常或把教参答案奉为金科玉律;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把自己的体会强加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注入式的一言堂,扼杀了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现实的语文教学现状又出现另一种极端:打着“自主学习”旗号,出现泛化的个性张扬,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实际上,阅读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情感、思想的想象体会和思考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带有读者主观情感和意志的思维的再创造。语文阅读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随着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的理性转变,语文阅读教学呼唤有效教学。实现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必须以弘扬主体性为前提,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依托。学生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没有主体主动参与的阅读,决不是真正的阅读。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审视和定位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确立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的思想,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要注重激发阅读主体的内驱力。教师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甘其勋语)阅读能力服务于主体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个阅读主体都具有阅读的潜能,掌握一定地阅读方法,满腔热情地“钻”进去,是可以获得智慧启迪的。还有,在阅读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自觉运用教学策略,千方百计地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及时肯定他们阅读过程的自主学习精神,善于发现他们阅读过程的思想火花,让学生在鼓励中有一种经常性的成功感,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能动:阅读主体的巨大能动作用可以提高阅读质量,实现阅读创造。学生对文本的能动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理解性阅读重在通读的基础上感知写了什么、怎么写,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表达,领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哲学家冯友兰说:“在读书的时候,即便其中的字都认识了,话全懂了,还未必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人们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理解性阅读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即知其意,这些都有赖于作为阅读主体性的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探究性阅读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转入对文本的深入探讨、碰撞反馈,懂得“写什么”“怎么写”还要分析“为什么这样写”。在这一环节阅读主体要有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善于发现,主动质疑。明人陈献章《白沙子全集》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以说敢于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学者创建新学说和科学本身的发展,都是通过发挥能动性从提出疑问开始的。学生在对文本探究的过程中,以疑为策略多问几个“为什么”,阅读常常可以取得较大的收获。“读书不懂不行,既读也懂显得不够,读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俄·克尼雅日宁语)在理解、探究之后,要使阅读有所突破,还要运用批判性阅读,产生文本还未有过的见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读唐苦吟诗人贾岛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针对人们用“敲”或用“推”好的争论,他认为用“敲”或“推”的前提要弄清寺庙中居住着几个和尚,如果只有踏月归来的和尚一人。那么这门应是他自己所掩,“推”而入合乎情理,如用“敲”显得拘礼,与情理不符。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更是洞察世相,针砭时弊,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赋予了《伊索寓言》中的一些寓言以新意。

阅读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互动: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文本起中介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师生互动建立在民主、平等、真诚的基础之上。教师不再是作为知识权威而居高临下,而应坦诚地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老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思考权、话语权,找回了自我感。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往关系。师生互动,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研讨兴趣。让他们充分地各抒己见,发挥个性。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主体披文入情,论世察己,把自身既有的生活感悟如情感体验引入课堂,阅读主体本身的差异性决定了对文本理解的多角、多层次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在他们看来,玛蒂尔德夫人固然爱慕虚荣但也有可贵的一面;《我与地坛》也可以当作小说来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感的清纯、明净,背后还蕴蓄着复杂、矛盾的东西;李商隐的《锦瑟》更可能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感慨……教师应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容忍不同的意见,师生交流的目的不是讨论出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对话出谁的理解更符合教师的期望。着眼点在文本之外,在于张扬主体个性,在于发挥主体创造性。

师生互动过程,教师应适当启发、点拨、反问,因势利导。孔子云:“导而弗牵。”教师的任务在于根据文本性质,阅读主体学情,设计一些能启发思考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研究。语文阅读蕴含着多角度的可能性,不确定性最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教师宜将学生探讨的触角伸向更深、更高天地,指向创造阅读。如,学完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赫尔墨斯听到雕像者回答的反应引导学生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自由续尾式想象。研讨《拿来主义》时,可结合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展开发散性思维,谈谈现阶段应如何“拿来”。

生生互动:阅读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涉及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横向联系,倡导阅读主体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交流、碰撞,就某个问题相互质疑辩论,表达独特见解、感悟、体验,将个体独立思考转化为全体认识成果。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是舞台上的主角。当然,阅读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如果说学生好比是相声中的逗哏,那么老师就好比是那捧哏,教师的作用在于随机应变,穿针引线,适时诱导,关键在“诱”,核心在“导”,诱导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有疑而进,无疑而出。最好能适时把话题引入深入,话不在多,寥寥数语却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学生充分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性格特征后,建议学生分角色表演剧情,很可能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分析卡夫卡的《变形记》时,若能把它与中国古代神话小说就人物形象的变异写法做个比较,也容易调动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层次。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实施有效阅读教学,必然对施教者提出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角色定位,有意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时他(她)是一位导演,身居幕后统筹操作;有时他(她)是一位主持人,在众多来宾中,妙语如珠,引导话题;有时他(她)又像一位裁判员,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唇枪舌剑,尽情发挥……,教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当然实施有效阅读教学教师必须立足文本,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载体。明确角色、立足文本,教师要“导”出水平,“导”出风格,教师的主导性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重要依托。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认为:“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智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切实地增进有效教学这一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生长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