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校友信息库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校友信息库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基于校友信息库完善高校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是指通过对校友大样本的长期跟踪调查,从专业相关度、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工作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分析评估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校友; 人才培养质量; 监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7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143- 0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毕业后校友的职业发展状况都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结果的集中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对校友信息进行统计追踪分析从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属于内部监控,其数据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以及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和重要依据。

1 基于校友信息库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意义

基于校友信息库完善高校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是指通过对校友大样本的长期跟踪调查,从专业相关度、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工作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分析评估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该信息库的建立为学校搭建了畅通、有效的信息反馈平台,促使高校更加客观地审视和反思自己。校友的素质越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越能适应市场需要,校友越对自己的生存及工作状况满意,就说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越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校友在校期间收获的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识对其毕业初期就业求职关联度较大,但其价值观、创新能力、职业发展的持续力等非专业技能的水平在短时间难以充分体现,如果仅对刚毕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容易产生对人才培养的认知误差,校友信息调查需要长期动态跟踪,将校友刚毕业和毕业多年后的各项指标做发展式比较,才能真正建立全面完整的信息数据库,才能真正科学客观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就学校的发展战略而言,校友信息的反馈可以使高校充分了解学校发展目标是否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吻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和人才培养质量相符合,学校教育资源是否和教学效果相配套。根据评估,学校可以判断出哪些专业优势明显应该继续加大发展力度;哪些专业因为投入不够抑制了发展;哪些专业根据质量评价需要及时退出[1]。

就学校人才培养内涵而言,校友信息的反馈可以使高校对相关要素进行监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在各专业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是否恰当有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充分的指导,学生课外实践及实习活动的支持系统是否高效地运行,通过自我修正、自我调整、自我约束,加强内涵建设,保障高等教育产出高效。

2 校友信息分析的观测点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结果的关联度如何?人才培养是否满足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是否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期待?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只有加入了校友、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反馈,才能对症下药纠正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之间的差异。基于校友信息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有以下几点。

2.1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该指标是指校友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所学的专业相关。据麦可思公司2012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数据显示的临床医学、会计等专业相关度最高,国际政治、社会学等专业相关度较低。校友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关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足,薪资福利考虑。相关度过低说明人才培养定位和方案上存在很多问题。

2.2 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

该指标是指校友目前的工作和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符合的原因主要有工作不符合职业愿景、不符合兴趣爱好、不符合性格特征、不符合自身预期的生活方式。该指标综合反映校友的就业质量及职业匹配度。就业层次高、职业匹配度高往往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也高。

2.3 工作能力的满足度

该指标是指校友在工作中所具备的工作能力水平与工作岗位要求水平的适配度。基本工作能力包括管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高校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载体培养出以上相应的能力,校友工作能力普遍满足度高,则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有效度高。

2.4 核心知识的满足度

该指标反映校友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程度。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与大学期间所获得的核心知识密切相关。核心知识是指对影响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基础知识,是毕生生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根源。

2.5 工作现状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构成因素包括行业性质、职业特点、工资薪酬与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存在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直接影响或决定校友对工作现状的适应满意的主观感受。

2.6 对母校的推荐度

该指标反映校友在校期间的整体感受,如果在校期间收获丰富,有良好体验,毕业后前途美好,愿意推荐母校的程度就高,反之亦然。校友对母校的推荐度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具有重要影响。

3 把握校友信息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联要素

针对校友信息的分析,学校可按照教育规律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把握校友信息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联要素,充分发挥这些关键要素的作用。这些关键要素除了引导学生适应社会走向成功,还决定了学生其他综合素质发展[2]。

3.1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之法,实施教育之纲,考核质量之尺,学校各项工作纲举才能目张。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统筹推进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更新,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才能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综合体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符合学校定位,符合教育规律,方案除了覆盖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发展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3.2 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发挥知识智能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做人和成才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通过密切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专业思想。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本着引进坚持高起点,狠抓在职进修提高,加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的方针,多渠道引进培养师资,依托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群体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3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考试考核都是教学质量的集中反映。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高校教学内容要具有时效性、实用性、合理性,要符合国际化形式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老师们不能凭着一本教材、一个教案“孜孜不倦”地授课。课程教材要反映本学科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观点正确,富有启发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开辟更多更新颖的实践途径,建立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

3.4 学生成长支持体系

高校要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学生打造多样立体的成长环境,有效衔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学生提高优质丰富的学术与文化大餐,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提高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努力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

3.5 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校风学风。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的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环境育人;文化氛围反映的是学校的内涵建设;校园风气包括学校的教风、校风、学风。育人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学校能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3.6 科学研究

教学过程本身就内含着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上去,教学上的问题体现到科研中,建立互动机制,科研教学共生互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4 建 议

高校不仅是文化创新、思想引领的重要基地,同时也要肩负服务社会的职能,当今社会大学和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坚实学识基础、具备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应在人才培养过程时注意以下几点。

4.1 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在追求办学规模和培养数量时往往忽略了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校内能够合格,到了市场却得不到认可。高校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目前市场细分趋势迅速发展,对人才差异化需求日趋明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应随着社会市场需求变化,实现人才供求的有效对接[3]。

4.2 用系统管理理论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各个管理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不进行同步协调改进,那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系统要根据系统管理理论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主要环节整体协调推进。

校友信息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的信息观测点,一方面要确保校友反馈的信息准确、全面、有效,一方面要根据校友信息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路径的选取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改革。教学部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职能部门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服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使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功能达到强有力的最佳组合。

4.3 以全员全程参与的手段监控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应贯穿于整个过程,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形成循环系统,注重过程性要素的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树立人才培养质量人人有责的观念,完全由政府或高校监控人才质量的方式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以及毕业校友的监控作用,构建动态的质量控制系统,确保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环节、各因素不断积极的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与调节[4]。

主要参考文献

[1] 宋倩. 高等学校应用性本科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2] 张妮妮. 论地方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青岛农业大学的实践为例[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刘礼明.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发展战略:基于产品理念[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

[4] 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