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义·认知·释义》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义·认知·释义》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释义是以一定的语言形式对特定语词的意义进行解释,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活动,贯穿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章宜华教授的著作《语义认知释义》从认知的角度阐述语义学、哲学、认知语法、词典语义网络、词典释义等的联系,脉络清晰。对其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词典学界的前沿课题与热点,使学习者对词典、词典释义和词典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章宜华教授所提出的语义驱动的多维释义,突破了传统释义的理论局限,对词典界和翻译界都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学习者深入探讨研究。本文旨在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做简要介绍,宏观把握全书内容,以作深入学习。

关键词:语义 认知语义学 词典释义

一、引言

释义是词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人们习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和保证。章宜华教授的著作《语义・认知・释义》对意义的本质、语义的结构、语义的释义等进行总结与阐述,说明了建立在认知语义学基础上的意义驱动释义的学术意义。该模式以原型理论和原型交际模式为基础,运用意象图式、空间概念和概念整合的方法,从人的认知和语言经验模式入手,多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语词意义的表征结构,使学习词典的释义更符合学习者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本文旨在对该书内容作简要介绍,从宏微观角度来学习和了解词典释义研究与实践,把握词典学与语言学、认知学、翻译学等之间的联系,明确学习和研究方向,向适合现代语言学习和语言认知需要的词典释义模式靠拢,以期运用到词典编纂实践之中。

二、《语义・认知・释义》内容简介

词典学与语言学二者关系一直十分密切,随着各种词典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词典学与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认知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语篇词典学、比较词典学等全新的词典研究方法应运而生。此外,计算机与语料库也为词典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语义一直是词典编纂的重心之一,在此背景下,章宜华教授的专著《语义・认知・释义》以全新的语言学视角,从认知入手,分析了语义学与语言学以及现代语言研究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词典释义理论体系。

词典作为解疑释惑的工具,主要是满足用户在社会交际中对词汇信息的需求。传统的词典释义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语言教学和知识信息传播的需要,学习词典的编纂需要建立有别于传统词典的释义模式与释义原则。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个由原型范畴、概念结构、概念关系、意象图式和知识系统等构成的非自足的认知体系,主张以认识为出发点,通过观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知和概念化的过程来研究语言的产生、获得、使用和理解的规律,从而描述人类语言认知的各个方面是如何影响语义构成和语言表达的。

认知语言W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而非从语言学本身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重点是解释语言和其他认知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乔姆斯基将语言分为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词典释义描写的是自然语言还是形式语言呢?自然语言虽有很强的生成能力和表达能力,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细腻的思想情感,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一词多义、同形异义、自然概念范畴模糊及同义或近义混淆等问题。因此,需要形式语言加以辅助。自然语言是基础、是根本,形式语言对其进行补充,二者对于语言教学和词典编纂都不可或缺。语言符号是通过人的感官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的,但由于地域、背景的差异导致人们认知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势必导致语义变体的出现。认识和描述这些差异或语义变体是比较语言学和双语词典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双语词典的释义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论述语义和认知语义学的关系时,需要了解几个重要概念:概念范畴化、隐喻和转喻、意象图式(image scheme)以及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

概念范畴化:现代范畴理论以“家族相似性”理论为起源,以原型理论为标志的全新范畴化理论。范畴的划分或概念的聚合是依据同一范畴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其理论基础是“充分必要条件”。

隐喻和转喻的主要认知基础是经验,前者的认知基础是概念相似性(conceptual similarity),后者的认知机制是邻近联想(association of contiguity)。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隐喻的形成具有认知域外部特征,是不同认知域的映射;后者则具有认知域内部特征,是用同一认知域中的一个形象事物或概念来替代另一事物或概念。而意象图式是人类认知、思维和隐喻映射的重要手段。通常而言,隐喻具有约定俗成性、系统性、不对称性和抽象性特征。隐喻和转喻需要有特定的交际语境,交际双方还要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空间的不同认知域联系起来,架起隐喻或转喻映射的桥梁。

概念整合是在隐喻和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以组合、完善和扩展等认知整合过程来解释一些动态语言现象,即一个心理空间的概念与另一心理空间中的概念发生映射联系的过程,可以说概念整合网络的手段就是映射(mapping)和投射(projection),而映射和投射的目的是语义合成。

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理论由Langacker提出,是建立在心理认知基础上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处理理论。语义结构、音系结构和象征结构是认知语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具有经验性、图示性、关联性、百科性、范畴性、概念化等几个特征。认知语法中的语义形成或概念化过程涉及心理空间、经验认知域、意象图式、概念隐喻、概念整合、原型特征、复合范畴和百科知识等(Lakoff&Langacker,1987)。其研究领域涉及历时与共时、能力与行为、语法与词汇、形态与句法、语义与语用、规则与类推、同形异义与多义性等。认知语法从概念和语义入手来阐释语法结构,通过意向或识解(construal)来描述概念语义与语法之间的关系:从识解入手,通过详略读(specificity)、辖域(scope)、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和凸显(salience)来解释语义。

基于认知框架的词典释义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从一些认知语义学的研究范式中发现有利于词典释义的语义描述方法,包括静态语义与动态语义的关系、动态语义对静态语义的作用与影响以及二者间的转换等。概念结构是基于虚拟空间的概念语义学基础,也是语词的心理表征结构。概念结构是心理表征独特的枢纽层面,语言信息、感官信息和动觉信息都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协调处理(Jackendoff,1983:19)。

在概念结构中,构成规则(包括语音、句法和概念)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对终端短语标记中的每一个词汇单位作出正确的语义解释。在概念结构中,概念是本体范畴,人们通过对本体范畴的认识、理解来学习客观世界的有关知识。概念本体既对应于客观存在,也对应于语音和句法结构,因此,概念结构是通过语音和句法来表征语义的结构体。本体范畴涉及一定数目的普遍语义范畴,具体反映为一组概念元,包括事物、事件、状态、地点和路径等。

如:The book fell onto the floor.

a.[S[NPThe book][VP[Vfell][PP[Ponto][NPthe floor]]]]

b.[EVENTGO([THINGBOOK],[PATHTO([PLACEON([THINGFLOOR])])])])

c.Tree-diagram:

可以看到(a)描述了动词“fell”的句法模式,(b)侧重描述动作的语义特征,而在(c)中,动作(go)是“fell”,运动实体(thing)是“book”,运动路径(path)是“to”,运动终点(place)是“floor”。其中“thing,go,to,on,place”揭示了动词所蕴涵的语义内容,构成了“floor”的语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词典学意义。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多义现象:

1.范畴化模式下的多义现象:即语词的相关意义形成以原型为核心的概念范畴。多义范畴往往是通过人类的认知行为,利用比喻、引申、虚化和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等手段把一个词原始义、中心义或基本义向其他方面延伸的结果。书中以“over”一词为例展示了原型机制下的多义性研究。

2.隐喻与转喻关系下的多义现象:就概念的形成而言,隐喻是在两个层面上生成的,即体验层和理论层。这个概念表述模式提供了特定的使用情景,并逐渐趋于固定化,形成特定视角下的交际模式。Lakoff和Johnson发现人们辩论时常使用描写战争的词汇,由此映射出“Argument is war(辩论即是战争)”的表达形式。在比喻认知过程中,被描写的概念叫做目的域(target domain),用于比较或类比的概念叫做源域(source domain)。在上述例子中,“war”是源域,“argument”是目的域。

3.语法化关系下的多义现象:一个有自主意义的词汇单位通过逐渐虚化的过程,能获得比以前更多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实词通过语法化获得某种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从而改变该词的原有语义结构,分裂出新义项,从而丰富词项的多义性。

4.多义性与词典义项处理:义项排列的三种传统方法分别是历史顺序、频率顺序和逻辑顺序。一部词典往往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作为补充:基本义放在首位,常用义放在非常用义前,普通义放在专用义前,当代用法放在古老用法之前,而有关联的义项应该放在一起。在词典微观结构层面上,以隐喻、原型和意象图式、语法化为理论基础对词汇的意义进行抽象分析,可大体梳理出多义词义项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分布规律。以语义理据为轴线组织义项,打破词类的界限,把有语义关联的义项聚合在一起,便于用户理解和掌握。在词典配例方面,尽可能凸显义项的语义理据和功能特色,以增强使用者根据认知原理推断词汇语义属性和语用功能的能力。

从认知语义学的观点出发,语言的意义是人的身体感官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在大脑中的反映,语言认知所获得的一切知识都存储在心智的长期记忆中,这个知识库就是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词库是一种心理系统,包括一个人通过语词所获得的全部知识信息的总和。存在两种类型词库:内在语言词库注重描写概念的心理表征,即词汇信息在心理词库中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以及把这些结构和关系投射到语言表层的规则和方法;外在词库则注重描写语言事实,通过对大量自然话语的归纳、总结,抽象出其生成规则,揭示词与词、词与话语以及话语与语篇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组合规律。

词库由信息处理系统和知识系统两部分组成,知识系统是词库的核心,叫做词汇知识库。词库研究的语言学原则构成了以词汇分析为主要目的的词汇学的基础;词典学则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词汇属性或词汇的相互语义关系来解释语词,并生成机器可以阅读和理解的词典。

语义是个复杂的认知知识体系,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纽带性和驱动性以及结构性和系统性,因此,为了全方位地描述语词的意义,作者试图为我们建立一种以意义为核心或驱动力的释义理论,即“意义驱动理论”(meaning driven theory)。该理论的总体思路是:意义表征是语言认知的各种形象化图式的集合。语法形式是语义的象征结构,表现为语言图示;语义内容是认知的知识结构,表现为概念图式。意义表征的概念化要从两方面入手:通过自然语料的加工和抽象分析来构建语言的交际模式;在词典中构建语义框架网络。交际模式映现出语言和非语言环境等内容;语义网络映现的是一种心理表征,是心理词库的结构体系,它可帮助词典用户从心理词库中迅速检索、识别、匹配、提取并组织相关语言信息,创造连贯的语义框架,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揭示词汇意义信息。

建立在意义驱动模式上的多维词典释义,不但可以在词典微观结构内建立有机的认知语义结构,多角度地揭示语词的各种意义属性,而且还能在微观结构之间建立系统语义网络,把因词典排序人为分割或打乱的词与词之间的系统语义关系重新建立起来。而译义就是围绕被释义词所做的一切语义描述活动――对形态特征、组配关系和分布特征,以及各种标注、例证、用法说明、同义辨析、参见、语义网络和插图等的翻译。译义是双语词典的本质特征,是两种语言交际模式或语义框架的对应和映射,目的是实现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等值。意义驱动理论认为,释义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的构造要服从于表义的需要,多维释义以交际模式为基础来揭示语词的认知语义结构。译义是以意义为驱动对源语词的认知语义结构进行构建和D换的过程。多维释义模式的构建涉及到五大模块: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句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语义网络模块。选取句法意义模块中的搭配关系模块涉及一下几方面:1.搭配的语义限制;2.搭配关系的语法限制;3.搭配的成分限制;4.搭配的功能限制。而语用意义模块则涉及语体色彩显示、语域和语用范围的限定、语言文化信息的提供以及动态语义的提供等。词典的语义网络既连接词典的微观结构成分,也连接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外部结构成分。这种联系建立在语言认知的各种系统关系上,体现了人的思维与语言认知的心理过程。

双语词典的释义是一个跨语言概念整合的复杂过程,涉及非常复杂的语言图式和概念图式的认知、转换和概念化。Bell(1991)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建立理想的翻译过程的认知模式,用一种模型把无形的理论原则具体呈现出来,该模型涉及六个信息加工阶段:语义表征、语用分析、语义分析、句法分析、词汇识别、源语文本。翻译与认知图式理论的关系:图式的最主要的翻译学意义是形式图式的“分离”,图式理解过程是译者运用词汇、语法和社会百科知识对语言文字进行解码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交流互动的过程。源语文本是交际的触发点,译者的背景知识(心理词库和心理表征)是信息加工(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保障,译者的大脑及其认知机制是信息加工的媒介,译文是交际是否成功的见证,而读者对译文的动态反应是交际质量的检验标准。译者在处理文化特色词时往往会遇到因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而造成的理解与表述障碍,所以,克服这些障碍是跨文化翻译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来应对这些差异,消除理解障碍。下文讨论如何在语义驱动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翻译过程中的概念整合。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因此,语词的意义功能就蕴涵在语言的交际模式中。在双语词典的翻译中,我们要通过语料分析,应用意义驱动理论来建立语词交际模式的原型图式,在原型的框架下寻找等值图式,从而达到两种语言交际模式的等值转换。原型是语言乃至语词在特定语境下的社会交际模式,反映了社会交际形态,语言、概念和文化图式都反映在社会交际模式中。

而翻译中的概念整合,就是将通过跨空间映射获得的概念结构和概念成分组合起来,通过投射构建新的概念空间的系列认知活动,打破了传统翻译追求语词对等的局限性,从原型范畴角度出发把等值提升到交际模式的层面,并将这种跨语言的概念模式映射纳入概念合成网络,使之有了动态特性,从而解决了传统翻译在文化特色词的处理上遇到的种种矛盾,尤其是等值词问题。

三、结语

语义学与词典释义作为词典学专业的课程之一,既涉及到语义学知识,又涉及到词典学与词典编纂,尤其是词典释义的知识,对于词典学专业学习者来说,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意义重大。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一个原型范畴、语义框架或情景语境中,要解释词义就需要把被释义词放在特定的框架或语境中来处理。我们要抓住意义这个轴线,改变传统学习词典把语言各种属性分割处理的模式,把词汇―句法看作一个连续体,运用语言学通化语义观进行词典释义,建立基于语言认知和语言交际模式的意义驱动多维释义框架。

《语义・认知・释义》这一著作体现了章宜华教授的专业精神和渊博知识,书中涉及的知识面广泛,R邓平程度极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章教授整合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语体学等分支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本书中都得到了应用。其次,整合了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更多着眼于自身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和认知过程,探究了词典释义与用户的接受视野,作者关于词典与社会关系的论述结合了诸多词典编纂的具体实例,从编纂者、用户及词典功能等角度进行理性层面的探讨,根据词典的多维结构体系,提出了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模式。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词典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作者认为概念意义是人类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认知理论中关于人类对语义的认知途径的叙述对于词典编纂意义重大;鉴于语义的多维性和动态性,意义成分是通过人们的认知思维来构成语词的意义表征的。

此外,章教授开放包容、创新的研究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词典学和语言学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作者秉承了开放吸收、包容并举、积极创新的学术态度,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发展的学术精神,为后来研究者树立了榜样。此书不仅研究范围广、层面深、主题明确,而且书中随处都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例如,书中的引用都有明确标注,对于例子、字词单位和专名都会尽可能地提供英语翻译,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与参考,从而使人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章宜华.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2]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3]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章宜华.基于语言认知和论元结构构式的多维释义探讨[J].中国

辞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5.

[5]章宜华.认知语义学与新一代双语/双解学习词典的多维释义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74-379.

(戴琴 广东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 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