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景 仰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景 仰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对茶最初的印象源于对一个词语的误解。“花开到荼蘼”,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荼蘼”错认为“茶蘼”。于是,脑海里常常会幻化出一幅茶园的画面:新雨过后,水珠还在茶叶尖上微微发颤,白色的小茶花就那么缀在大片大片的绿叶里,透着亮,闪着光。它是饱满、新鲜还氤氲着雨气的美好形象。

于是,我便不能接受那些透干了水分,拳曲成枯槁模样,被安放在茶叶盒里的茶叶。认为那些茶失去了生命的鲜活度,成了泡在水里的浊物。因此,我不愿接近茶,亦不爱喝它。

但我父亲喜欢,他甚至想培养我喝茶的雅致,常常唤我陪饮。

父亲有两把紫砂壶。茶水从那只壶腹上写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壶中泻下,落在茶杯里,碰撞出声响。我的脑海里便马上反射出泉水叮咚的景象。《诗经》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意境也同时被唤醒。父亲端起茶杯,轻轻地呷上一口,许久才开口说话,像是舍不得那一溜儿清香从嘴里逃走似的。“山的味道”,他说。我不懂,也从一竹节形状的壶嘴里倒出绿色的茶水,抿一口,清幽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开来,在味蕾上吹过一缕清风,在喉头划过一只渔舟。碧螺春,确实有湖的味道。

自此我知,那些萎蔫在茶叶盒里的茶从来就没有死去,它只是被烘焙成了另一种形态。只要遇到水,哪怕是一滴水,它就会重新舒展开来,鲜活起来。以产自台湾的高山茶为例,它的叶面宽且大,浸润在水里时,慢慢舒展开来,有细小的气泡自叶脉上沁出。那些茶叶缠绵在水里,慢慢长成一片茶园。喝一口,犹如飘浮在日月潭上空的云朵之间。

这就是茶性,淡薄而不张扬,却有足够的内蕴吸引着你。是温润,是厚重,是一袭天青色的长衫,是中国君子的形象。

我禁不住想起一位茶一样的女子来,她就是林徽因。这个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这般清丽诗句的女子,却又如此热衷于建筑。纵使她患有严重的肺病,也要奔走在山野阡陌,去采集那些最原始的数据,去构思中国建筑的古典之美、拙朴之美和自然之美。林徽因啊,你就是茶,茶就是你。你生在茶园就芬芳清雅,你泡在水中就厚重绵长,你的人生自始至终都散发着茶的清香。无论以什么姿态存现于世,无论置于何种境地,你的生命都永葆鲜活。我不知道,当年徐大才子经过你的窗前,是否也是被那一缕茶香所倾倒?

我所景仰者,茶也。

我所景仰者,茶也。(补写此句,开宗明义,用以破题。)

我对茶最初的印象源于对一个词语的误读。“花开到荼蘼”,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荼蘼”错认为“茶蘼”。脑海里常常会幻化出一幅茶园的画面:新雨过后,水珠还在茶叶尖上微微发颤,白色的小茶花就那么缀在大片大片的绿里,透着亮,闪着光。在我的想象中,茶是一种饱满、新鲜还氤氲着雨气的美好形象。

于是,我便不能接受那些透干了水分,拳曲成枯槁模样,被安放在茶叶盒里的茶叶。我甚至觉得,那些失去了生命鲜活度的茶成了泡在水里的浊物。因此,我不愿接近茶,亦不爱喝茶。

但我父亲却喜欢,他甚至想培养我喝茶的雅致,常常唤我陪饮。从此,陪饮改变了我对茶的印象。(补写此句作为过渡,由对茶之“抑”转入对茶之“扬”。)

父亲有一把竹节柄的紫砂壶,壶腹上篆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当碧绿的茶水从壶嘴里注入到茶杯之中时,我的脑海里便幻化出泉水叮咚的景象,《诗经》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意境也同时被唤醒。父亲端起茶杯,轻轻地呷上一口,然后微闭双眼,久不言语,一脸沉醉。

有那么美吗?(补写一个设问句并独自成段,将笔墨宕开,使行文微波荡漾。)

我也倒上一杯,试探性地抿一小口,学着父亲的样儿,微闭双眼,细细回味。那幽幽清香在味蕾上弥漫开来,像一阵风从古筝上掠过。我的心弦为之一颤,我的身子也仿佛一叶扁舟在波心荡漾,荡漾……(以上几段,将原稿中的“两把紫砂壶”改为一把,让父女同品一壶茶。这样,使笔墨更为集中。)

“什么味道?”父亲笑着问我。

“碧螺春,湖的味道。”(将原稿中的内心独白改为简短对话,既增添了细节之美、情趣之美,又能由表及里,从茶之色、茶之味翻转出茶之性。)

我一边回味,一边揭开紫砂壶盖。我第一次发现,那些被安放在茶叶盒里的茶叶从来就没有死去,它们只是被烘焙成了另一种形态。只要遇到水,哪怕是一滴水,它们就会重新舒展开来,鲜活起来。你瞧这碧螺春,当它们浸润在水里时,会慢慢舒展开来,有细小的气泡自叶脉上沁出。那些茶叶缠绵在水里,渐渐地长成一片茶园,将品茗者的心田染得绿润润的……(此处将原稿中有关“台湾高山茶”的例说改为直接描写,使行文更为紧凑。)

这就是茶性,淡薄而不轻薄,温润而不温吞。这就是茶性,一袭天青色长衫的中国君子形象。(将议论段的散句改为整句,平添音韵之美和意蕴之美。)

品着茶,(补此三字,自然过渡。)我不禁想起一位茶一样的女子来,她就是林徽因。这个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这般清丽诗句的女子,却又是如此热衷于建筑。纵使她患有严重的肺病,也要奔走在山野阡陌,去采集那些最原始的数据,去构思中国建筑的古典之美、拙朴之美和自然之美。林徽因啊,你就是茶,茶就是你。你生在茶园就芬芳清雅,你泡在水中就厚重绵长。我不知道,当年徐大才子经过你的窗前,是否也是被那一缕茶香所倾倒。(由物及人,过渡自然。)

品着茶,我还想起豁达的苏轼、隐忍的胡适、执著的三毛、雅致的王小慧……(补此句,由点及面,既照应前文的“中国君子”,又为后面的议论进行铺垫。)他们的人生自始至终都散发着茶的清香,无论他们以什么姿态存现于世,无论将他们置于何种境地,他们的生命都将永葆鲜活。(将此句移位,这是对“中国君子形象”的总概。)

我所景仰者,茶也。我景仰茶的精神、茶的气度和茶的品格,我景仰那些具有茶之精神气度的谦谦君子。(补写此句,既升华了感情,又深化了主旨。)

针对原稿在结构上的缺陷,升格稿对内容做了适当的增删与整合。全文由两个板块组成,前写品茶,后写品人。品茶,先从形的角度写对茶的不喜欢,再从色香味的角度写对茶印象的改变,先抑后扬,曲折有致。品人以品茶为基础,品茶为品人蓄势,品人是品茶的深化。两个板块借助精短醒目的承启句,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头与结尾的前呼后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使主旨得以彰显。

升格稿还在细节和语言上进行了打磨和润色,尤其是灵动而繁复的句式,譬如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设问句与设想句、比喻句与比拟句,使文章的发展等级得以提升。

(荐评者系湖北省监利中学教师孙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