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沪深股市“周内效应”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沪深股市“周内效应”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

摘 要 本文以沪深市场为研究对象,在使用虚拟变量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它们是否存在周内效应。并且在此基础上,比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股市前后沪深股市周内效应表现的变化。

关键词 周内效应 波动性 虚拟变量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金融危机

一、周内效应的理论

一般的,我们可以将“周内效应”的定义叙述如下:如果证券市场在某星期i(i=1,2,3,4,5)的日平均收益率同其它任何一天的日平均收益率相比,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则称存在周i效应。在此基础上,如果同时该星期i的日平均收益率为负(或正),则称存在显著为负(或正)的周i效应。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周内效应”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和某些新兴国家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异象。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型的证券市场,沪市和深市是否分别存在“周内效应”,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有什么不同?

二、周内效应的模型

本文以我国的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为研究对象。

检验中用到的Mt、Tt、Wt、Ht、Ft五个虚拟变量分别表示周一到周五。其中Mt=,同样,我们可以定义Tt、Wt、Ht、Ft四个虚拟变量。

当检验是否存在“周一效应”时候,我们采用下面的回归方程:Rt=α+βMt+εt。其中Rt代表t日的收益率,系数β代表周一与其他日的平均收益率的差值。如果β显著,则我们认为周一效应存在,β>0则周一效应为正,即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日的平均收益率;反之同理。同样,我们可以得到检验周二效应到周五效应的回归方程。

依照前人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认为GARCH(1,1)模型就能够很理想地描述大量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行为。由于我国的股市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因此将所有的数据作为整体分析会忽视其中的结构变化特征,所以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6.8.29-2011.3.13。

表1给出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统计特征。就上海综合指数而言,日平均收益率下降了近两成。与收益率的变化趋势相反,标准差则呈现上升态势,说明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市波动更加剧烈。在每一个阶段,波动最大的均是周一。除了周四之外,其余四天的波动性均强于金融危机深化之前。

对于深证成分指数而言,日平均收益率略微下降。就波动性而言,深圳成分指数与上证综指一样在波动性方面有相同的趋势,即股市的波动性更强,稳定性进一步减弱。比较数据可以得到,深圳成分指数的波动性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都明显高于上证综指。

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带有比较明显的政策性市场的特点,再加上经济中存在着可以随时调度的巨额游资。进入9月份之后,全球金融危机深化,中央政府决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扶持股市。由于各种法规制度和各种利好、利坏消息倾向于在周末出台,这样投资者在周一的交易决策是依赖于其在周五、六、日三天的信息,而不是只基于前一天的信息。相对大量的信息会激励投资者作出数额相对大的买进与卖出,这样整体的股票指数值便在每个周一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上海市场出现了很明显的正的周一效应。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正的周一效应之后,往往跟随着很明显的负的周二效应。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民的心理更加脆弱,中央的利好消息并没有起到重建股民信心的作用,出现了中国股市大涨之后必有大跌的情况,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投机色彩。而深证成指表现较上证综指更弱,往往利好刺激并不能带动深证成指变现出明显的正的周内效应,却可以在周二上证综指的拖累下,表现出明显的负周二效应。这些都是一个市场尚不成熟完善的表现,也反映了在我国,人们还未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应具备的投资意识。

参考文献:

[1] 奉立城.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经济研究.2000.11.

[2] 陈超,钱苹.中国股票市场"周内效应"再检验.经济科学.2002(1):85-9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