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特色课程的实施引领特色学校的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达到促进学校更新的目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针对性、独特性、适切性的课程,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是:基于学校,联系社区;以教师为主体,实现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学校更新的基本主张是: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更新,以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
一、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工具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独特品质和卓越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扬长避短,进行自我设计与规划,既传承和创新了学校文化,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又充分展现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与个性。
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主体及个性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潜在的有待开发的资源,而且可以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自由及创造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文化建构的过程。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其本质。校本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开发,带动学校其它工作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提炼和提升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形成的,其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
1.作为特色课程进入课堂。作为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时,往往以一两项特色项目为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拓展、不断深化,开发具有完整结构的课程体系,最终以正式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第一,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一般每周都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课程;第二,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实施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三,开发特色校本教材。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课程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不仅注重显性课程,还十分强调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改造及创新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形象。(1)创设丰富的隐性学习环境,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2)通过各种活动及表演,尤其是每年一度的艺术节展示活动,为校本课程实施直接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及个性展示的舞台;(3)注意与学科教学相渗透,提高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评估。第一,评估方式多元化。各个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综合素质,注意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评价的弊端。第二,在学习情景中评估。校本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及活动的形式展开,在综合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的。换言之,它是在一定情景中的学习。既然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那么评估也应该在类似的情景中进行才有意义。第三,推行考级制度。如何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通过自我评价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特长及个性的途径。
三、以形成校本课程的特色带动特色学校创建的策略
(一)探寻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
1.基于学校,联系社区。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有的学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可将学校历史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编制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像剪纸、线艺、陶艺、版画等,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的学校发掘和利用所处社区的课程资源,像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风民俗等,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历史文化。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有“专家决策”“集体审议”“教师自主”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集体审议”模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的利益在互动中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的情况,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此,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特点是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捕捉到具有特色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3.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逐渐的积累,所以有必要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的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够彰显特色,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感受、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课程的适切性;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在本社区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否在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具体涉及课程资源系统、师资队伍系统、评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而规范的制度、清楚的责权利划分,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等,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四、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发展的重建
(一)发挥教师专长,提升文化素质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专业的变革与发展。部分直接参与和领导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其潜能和专长首先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发挥,而其他教师则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文化的塑造中,获得了专业素质的普遍提升。为了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往往通过多种途径优先培训和造就一批专长教师,不少学校还把他们直接派送到高等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进修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除此而外,学校一般还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另外,所有参与特色创建的学校,几乎都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建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强调通过科研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除关注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及价值外,还把视线转向个体的音乐、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上,弥补了现行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乃至促进整个个性的发展。在特色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学生不仅领略了课程及文化的特有魅力,而且,在师生合作学习及活动表现中,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尊重他人的情感,从而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三)塑造学校形象,重构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其目标是形成学校文化,重塑学校形象。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及实施,凝练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共同愿景,从而创造一种具有深刻影响力和内在约束力的文化和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特色的创建既改变了学校的形象,又重构了学校文化。第一,改变了校园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人文景观。第二,形成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及愿景。一所学校在抓特色项目建设时,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个体在习得技能、技巧之外,领略课程蕴含的学校精神与文化。第三,构建了以传承与创新学校特色文化及共同价值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另外,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它不但丰富了社区的整个文化生活,构成了社区生活的新的理念和品质,学校还作为一个充满文化创造活力的组织,直接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特色及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学校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其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一经形成以后,它就变成统摄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应该鼓励每位成员从校本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塑造中获得反馈与支持,围绕共同愿景,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一个基于变化的要求,鼓励每一个成员分析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陷入危机的原因,从而不断地调整变革策略,最终使创新的动机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同时,开发和实施好校本课程将会使得学校更加增添活力,学校特色日渐鲜明。
责任编校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