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感官参与,全方位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感官参与,全方位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孩子在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过程中,将图形、表象进行加工、组合,逐步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几何形体的认知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发展其思维力和想象力。幼儿几何形体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幼儿将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概念进行灵活的转换。活动中应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几何形体的教学,让幼儿在全方位体验下积累丰富的几何形体知识。

关键词

多感官 全方位 教学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它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儿童时代是空间知觉的重要发展阶段,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有助于幼儿辨认和区分客观世界中形形的物体,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与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对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都是有帮助的。

几何知识总是给人以抽象和深奥的感觉,幼儿几何形体的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将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概念进行灵活的转换,对此,本人总结出了十个字的教学经验,“多感官参与,全方位体验。”

一、多感官参与

《纲要》明确指出:在科学活动中要求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幼儿几何形体的教学中应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让孩子在看看、摸摸、说说的环节中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知。

(一)用眼观察

实践证明:儿童接触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经常是从观察开始的。在第一次接触某个几何形体时,一定要带领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可以同时出示几个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几何形体,引导幼儿归纳出某个特定的几何形体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也可以同时出示几个不同的形体,引导幼儿区分不同形体之间的差异。然后还可以鼓励幼儿在身边找一找:刚刚认识的几何图形藏在哪儿?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在观察中不但培养了孩子观察、理解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学会了全面、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

(二)动手操作

杨振宇博士说:“中国的儿童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儿童动手兴趣浓,主要原因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操作是把书本等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桥梁。教师要为儿童创设情境,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的活动,对形体操作的经验会促进儿童几何概念的学习。在初次认识几何形体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小手来摸一摸,感知几何形体的轮廓。在平面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带孩子用电线变出几何图形,还可以给指定的几何图形涂色,也可以发一张纸给孩子折一折,又或者给幼儿准备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让他们自由拼凑自己喜欢的图案,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到了大班,我们甚至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制作立体的几何图形。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给各种几何形体进行分类,给它们排队,从而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开口讲述

教幼儿认识几何形体,不仅要让孩子充分感知形体的外形特征,在感知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幼儿总结归纳。《纲要》指出,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应该“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孩子感知几何形体的外形特征,也要鼓励幼儿清楚的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以及特征。因为,幼儿几何形体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将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概念进行灵活地转换。在前面的看和做的环节,幼儿已经对几何形体的外在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然而仅仅停留在表象知觉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几何形体的外形特征进行抽象概括。比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方形有四个角和四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等等。要求幼儿能够将几何形体的主要特征清楚地表述出来。而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更是教给孩子判断的方法。

在看和摸这两个环节中,实质上已经完成了几何形体由外在形象向内在概念的转化,再让孩子运用语言讲述,就为他今后解决由概念转换成形象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全方位体验

(一)开展好专门的教育活动

一节有目的、有计划的几何形体的教学能够集中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对于知识的获得也比较系统。比如说,小班幼儿我们教他们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到了中班我们就要教孩子认识长方形、椭圆形还有梯形;而大班则要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的的学习计划是比较系统和科学的。列入教学计划的专门活动少了些随意性,而更具针对性,对幼儿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确保特定年龄段的幼儿能在几何形体知识学习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重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皮亚杰从1929年开始着手研究空间、几何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皮亚杰指出,儿童空间观念的演化是在两个不同的水平上分别进行的――知觉水平和思维水平,后者是从前者中而来。从一般意义上讲,表象活动是知觉活动的反应或投射。几何教学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着手,这样对幼儿的学习才有意义。《纲要》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身边有着形形的几何形体。教师可结合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学,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生活经验结合,使儿童能够逐渐知道这些几何形状的名称,并将学到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在概念和形象的相互转换中巩固学得的几何知识。比如,每天吃点心的时候跟孩子一起观察饼干、糕点的形状;组织孩子在活动室内外找一找几何形体;散步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脚下地砖的形状,看一看动物房屋顶的形状,比较它们的异同。向家长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如长方体的盒子、柱形的筒、锥形的帽子供幼儿游戏。

(三)在游戏中渗透几何形体的教学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孩子热爱游戏。幼儿园的活动应寓教于乐,让教育教学活动游戏化,在游戏中渗透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加深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比如,在小班学习了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之后,我就设计了一个游戏“小动物回家”,我给每个幼儿制作一个图形标志佩带在各自的胸前,然后在地上画了三个大大的方形、三角形和圆形,音乐响起的时候,小朋友扮演各种小动物在场地内自由玩耍,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大家就必须根据自己的胸饰找到自己的家。游戏让枯燥无味的几何形体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巩固了对这三种图形的认识。

另外,搭积木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孩子在游戏中既可玩得愉快,又可获得知识,还能发展创造力,收益是多方面的。积木所展现的几何形状更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利用积木来进行几何形体的教学,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年龄大的孩子可增加认识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等。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孩子看看、摸摸积木的边边角角,说一说、认一认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孩子根据老师的指示取积木,比如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幼儿,拿一块长方形当汽车身体,再用圆形当车轮。积木除了可以用来建构,还可以用来排队、分类,长短排序、大小排序等等。

当然,教无定法,只要是从孩子理解问题的角度出发,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几何知识对幼儿来说,并不是很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