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透视高校毕业生择业趋向与导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透视高校毕业生择业趋向与导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与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不相协调,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要走出目前的就业困境,毕业生需要适时适度地转变择业观念;另外,社会、学校、家庭也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大学生最大化地尽其所长,为社会作贡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择业趋向 导向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则逐年下降,过了当年的毕业生签约高峰期后,未能及时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呈明显增长趋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众多研究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并不低。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没有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想要走出就业困境,毕业生必须适时适度转变择业观念。那么找出目前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各种因素,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便成为高校和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重大突破口。

一、大学生不良择业观的表现

择业观念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形成的对择业目的和意义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它是大学生择业行动的先导,在择业过程中起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方面的集中体现。不良择业观念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消极择业观念,制约了大学生的择业。当前大学生的不良择业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1.“等”的观念。一些大学生面对社会、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顾虑重重,经不起磨难和挫折,不能独立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工作,依赖性过大,有的干脆依靠父母和亲属通过各种关系为自己联系单位,自己似乎成了双向择业的“局外人”。

2.求“稳”观念。大学生在择业时,总是设想找到一份环境舒适、收入稳定、生活安定的工作,存在“一次选择,终身就业”的观念。在实际择业中,很多学生都把目光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

3.“漂”的观念。部分毕业生有能力就业、有机会就业而不想就业。在毕业生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主动就业,考研失败却仍选择了准备,明年再考研,甚至有少部分女生准备毕业后结婚,成为全职太太。二是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较强,或是毕业于重点高校的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挑三拣四[1]。三是受自身能力限制暂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能就业。

4.从众就业的观念。少数大学生认识问题能力差,缺乏主见,别人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也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工作热门就找什么工作,别人说什么工作好,就选择什么工作,没有自己的主见,择业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5.攀比的观念。在大学生求职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三点”。“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三点”即工作名声要好一点,牌子要响一点,管理松一点[2]。

6.利己的观念。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的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关注自身的利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张扬,缺乏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对招聘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敬业精神和纪律规范则满不在乎[3]。

7.怕苦的观念。尽管国家近年来一直鼓励大家到西部去建功立业,但仍有一部分人依然坚持“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有的毕业生因工作单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宁愿让父母养着,也不去上班。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大学生择业取向中各种问题的产生,绝非偶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区域经济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择业地域集中。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京沪、沿海等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岗位多,待遇好。为了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大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偏远山区人才匮乏的无奈现状。

2.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学校培养与实际就业脱节。目前,高校存在专业增长盲目、专业类型层次结构性缺失、产销不对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多数高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学专业缺乏职业针对性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形成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一边是学生找不到合适企业的现象,社会适应性随之下降。

3.社会传统观念造成大学生择业意向单一,女大学生择业压力偏大。受传统观念的左右,人们往往认为职业具有高低贵贱之分,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更倾向于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公务员等工作条件较为优越且“体面”、“高尚”的职业,从而造成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过于单一集中。此外,女性就业呈“边缘化”趋势,她们面临着比男生更大的就业压力。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导致大学生择业准备不足,缺乏信心。当前高校中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明显不足,就业指导工作多表现出阶段性,指导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此外,职业生涯规划在多数高校中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体系。大学生无法真正了解自身发展的正确途径及当前的就业形势,以至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缺乏自信,驻足不前,难以成功。

5.受父母的择业观影响,孩子的依赖程度达到了极点。家长的期望、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择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家长托亲戚找门子帮助子女安排工作,使很多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达到了极点。

6.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目前的学历,许多学生已将继续求学作为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但由于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仍有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对策研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分析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出现的诸多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的对策研究,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引导,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及有力措施,以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