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足不求颜色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逸笔人物画定义
中国逸笔人物画,习惯上人们称为写意人物画,或水墨人物画。因为称谓的不同,其学术指向也不同。我之所以称它为逸笔人物画,不仅是从它的表现形式来考虑,而且是从它的表现语言来进行思考的。写意画的中心是“意”,即概括取舍之意,水墨画是从它表现语言命名的,逸笔画则合写意画与水墨画两者之所长,它既注重作者情感的抒发,又着重于表现形式,所以它的外延更大,内涵更丰富。
二、逸笔人物画色彩
现代逸笔人物画所用的色彩一般都是以中国画颜料为主,也可以选用水粉画颜料,颜色成分不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中国画颜料,原先都是直接取自矿物质与植物质,朱砂、朱、赭石、石青、石绿、石黄等都以矿砂加工而成,而花青、藤黄、胭脂等是取用植物的汁加工而成。现代使用的颜料,打破了原先的局限性,许多水彩色如群青、紫、洋红、曙红、铬黄、天蓝、大红、柠檬黄等都成了经常借用的颜色,甚至和部分水粉色掺和到一起。中国画颜色中矿物质色与粉质性颜色都不易渗化,但却是很容易沉淀的。一般地说,植物质与非矿非粉之色渗化度大,也不易沉淀,但矿物质颜色有不易褪色的优点,画的颜色到一定年代,画面便会褪色,这样就难以长期保存。
颜料的使用在作画之前就可以把它们一起挤在圆型的调色盘边上,这样调合时比较方便。上颜色的笔一般以专用的兼毫为主,大小各一支就可以。古代逸笔人物画,以水墨为主,用色很少,现在也常用这种方法,如周思聪、王子武的人物画,都是以墨为主,只在人物的皮肤上用点纯净的赭石色调,显得古朴高雅。还有描绘多彩多姿的现代生活用色现在也在逐渐增多,多是由于对重彩工笔画和我国民间及西方绘画装饰色彩的研究,使写意人物画的色彩丰富起来。
用色必须组织好画面上色彩的浓淡、冷暖的对比与和谐。逸笔人物画常常运用空白、疏密来突出笔墨和色彩,笔墨又是画面的基本骨架,所以在构思一幅画的色彩倾向时,必须把黑色、白色、空白都估计在内。一般情况是色彩的强度不可超过墨色的重量,至少在几处主要地方,总是要有几块浓墨压过色彩,这样才能显得比较浑厚。在以墨为主的基础上面,用色要有主色调,如冷色调、暖色调、灰色调、红色调、蓝色调等,以表达各种不同情感和主题的需要。
逸笔人物画用色有原色、调合色、色墨三种。古代绘画以原色为主,逸笔人物画也如此,而且以淡彩居多,现代逸笔人物画用色品种繁杂,手法也随之增多。原色与墨色之间有天然的联系,以墨为主的画面原色会显得单纯、醒目,有协调之感。而以原色为主的画面,墨色也会显得清晰明亮。现代的逸笔人物画,原色使用仍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中使用原色的研究和汲取,从而使现代逸笔人物画的原色调比古代的要丰富得多。
逸笔人物画色彩,虽不太讲究明度对比,却很讲究画面的主从关系。一般画面以墨(黑)为主色调,混着使用朱、三绿,这样就不会喧宾夺主,比较生动。有时候为了不让颜色掩盖画的情致格调,可以采用在画的背面设色,这样可增强生宣渗化的效果,使色和墨融合在一起,这是其它绘画所没有的。另外一种就是泼彩法,它是山水画特有的技法,可产生整体而不零碎的效果。它的方法与泼墨或者是没骨画法是一样的。
现代逸笔人物画注重画面的色调,促进了对复合色使用的研究。如西方绘画,特别是水彩、水粉画的用色方式,现代工艺美术的色调处理,磨漆画的色彩感觉,以及对自然界新的审美视角的追求,等等,都直接影响到中国逸笔人物画的调合色使用。但中国逸笔人物画调合色研究的基础重点应放在固有色的变化上,对光源色研究与利用不能作为重点。调合色应在表现丰富多彩固有色的变化上多下功夫,从色块的并置效果中求得统一和对比,从而产生丰富而协调的效果。因此一些逸笔画家用色使用水粉(取其浑厚),或用水彩(取其透明)来弥补中国画颜料的不足。
三、逸笔人物画着色技巧
在传统逸笔人物画作品中,用色一般不打破物象固有色之间的界限,目的在于合理地运用色彩之间的对比协调及最终画面效果。在现代逸笔人物画作品中,人们往往强调色调和画面气氛,有的仍沿用这种手法,但已开始按画面需要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去概括和处理画面的色彩,有的打破固有色之间的界限,有的归并同类色,甚至按气氛与表现的需要改变原有的色相等。这些手法虽然超出固有色的色相与界限,但是仍然需要以所表现物象为依据,尊重物象的整体感受与印象,并养成用色上概念化的习惯。
逸笔人物画着色,反对面面俱到和平均分布,要十分注意留白的地方。例如人物脸部着色,我参照戏剧面谱的特点,额头偏白,下颚部分略为点到即可,两鄂红扑扑,更显得可爱。其它地方也可以如此,如果处处着力,就会吃力不讨好,还不如让它留白,让人有回味的地方。有时为了强调某一亮点,可以即兴在某个部位“碰”一下,就起到“点醒”的作用。逸笔人物画着色讲究浓淡、干湿、透明的效果,其用笔也极讲究气韵生动和笔势及节奏等,有时可以穿过形体,连成一片,因为形体的关系都在,随便你怎么画,都不怕,更会显得作者的用色十分大胆。
逸笔人物画着色既讲究色彩的单纯美,又讲究色彩的浑厚美,所以它常用复色。如人物脸部着色,传统常用赭石,赭石色感沉着大方,上世纪中叶的京派人物画中皮肤也多用赭石,优质的赭石确实很好,但是质次的(如吸管赭石)调墨成色后更暗。我常用赭石、三绿、藤黄、胭脂。朱(朱砂)等,混合使用,这样比单纯使用单色赭石色感更微妙丰富。画女性或儿童的皮肤时,我常用朱、三绿、藤黄等或加白,颜色的鲜艳和沉着,因三绿、藤黄、白的成分的多少而不同。画男性或老人可用赭石加墨、朱加墨或朱砂等。
人物脸部的肤色着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对象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画面需要来处理,可以很单纯,也可以很丰富,甚至留白,或者只在嘴唇、面颊等处着些淡彩;丰富些的脸色即可有冷暖变化,但不要去追求照片或油画的效果,涂色可按结构凸起的“坡面”来用笔,有些地方可让水份自然晕化开去,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手足的着色比脸部要浑厚一些,可趁着还没干的时候用肤色按结构作适当的皴擦烘染,这会更有韵味的。而且人物的脸部和手足的设色要保持统一,轮廓的地方可以在第一遍色还没干的时候加点较深的肤色就可以了。
服饰设色的用笔,原理与肌肤色差不多,就是按衣服结构及衣纹走势用笔,不过不要太拘束了,可以大胆一些,使它的气势通顺流畅。衣着之勾勒与着墨着色在步骤上可以更自由更随意一些,有时可以先着墨(或着色)再勾勒,或只着墨(着色)而不用勾勒,有些衣着上的花纹,可以用色先点画,然后大片涂墨或设色。花纹会时显时隐,比较自然而不会显得生硬。
色彩的功能和笔墨一样,都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一般使用的技巧是勾、皴、染等,其染有凸染(即高染)、凹染(低染)和随线赋染等,其皴擦的技巧和笔墨的使用相同。但反对像工笔重彩画那样“平涂”,而是提倡和运笔用墨一样,涂即是写,写即是涂,每笔都要很清楚。唐代张彦远说:“笔力未遒,空善敷彩,谓非妙也。”清代王原祁也说:“设色即用笔、用墨意,所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处。”设色时可视需要,以“高染法”为主,即按照设色对象的物态结构的起伏凹凸关系着色,以表现物象的质感,其方法与渲染皴擦一样,如果需要,也可以采用传统的“随线赋彩”法,来丰富线条的立体感。有时候也可以不必拘泥于个别于形象结构,追求色彩的随意性。例如服饰的色彩,用笔不必太拘谨,不敢让色彩溢出衣服的轮廓线,有时反而有助于体现衣服的质量感和空间关系,以免色彩太干净,而减弱它的表现力。在这一点上正符合徐悲鸿“画宁可脏一点”的要求。
在色彩的使用过程中,它的用色与用墨是一样的:有浓淡干湿、皴擦染的区别;有以墨泼色、或以色泼墨,勾勒、点染等各种技巧;还有“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现代逸笔人物画更是打破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把色彩发挥到极致。它既讲究色彩的情调和色趣,又把“自由抒发为逸”的色彩发挥到极致。
现在,设色技巧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以上所谈的逸笔人物画设色的一些基本技巧,却是最基本的。总的来说,逸笔人物画色彩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它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品味和色彩的感觉,例如李耕先生就十分注意色彩的冷暖搭配和象征意义,用色准确、老到、深沉,故“尊者十有八,大半老颜色”成为他绘画艺术的追求之一。
四、逸笔人物画的最后调整
逸笔人物画的作画过程,是人情感渲泄的过程,然而它也是理性分析、思考的过程。因此,凡是画得太顺利、一帆风顺,未必是好作品。
调整的阶段,即画龙点睛的阶段。作画的起始,提倡大胆落笔;作画的最后,提倡细心收拾。我们认为调整的阶段是作画的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时候,一招不慎,前功尽弃,那是常有的事。不过既然有不满意的地方,就要进行加以补充,即使过头过火了,也比放任自流强。李可染先生说:“你觉得该加就大胆就往上加,不怕失败,加坏了,最后总结。敢于胜利,实际上是不怕失败。”所以一气呵成固然是很好,但是如果可以通过调整强化达到更高境界,更会显出作者的匠心和敬业精神。
生宣的特质决定了它只能加不能减的特质,或者采取割补等特殊方法,因此调整的过程其实就是强调的过程,使该强化的地方得到强化,并非面面俱到地再画一次,只要达到主次分明和整体统一就可以了。但凡是名家,无论画面进行到哪个地方,它的整体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
在清代,“四王”的画讲究“静”、“净”的审美境界。中国逸笔人物画虽讲究“静”美,然而也讲究“动”美,这样才能给人鲜活的艺术享受。净是干净,太干净了,一览无余,就缺乏内涵,徐悲鸿先生说:“画宁脏不要净。”就是强调内涵的丰富性。现代逸笔人物画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不净呢?那就是在发挥生宣的特性的基础上,在人作一半,天也完成一半的基础上,发挥逸致、逸情、逸笔、逸墨和逸色,这样才能在保留笔触、笔痕、笔的动势的基础上,讲究色彩的写意性、绘画性与人的性情性。
参考文献:
[1]谢青.怎样画国画[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1.
[2]周积寅,王原祁.麓台题画稿[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翟墨总,孙美兰.李可染画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7.
[4]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7.
[5]刘国辉.中国画名家创作随笔[M].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