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本月关注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月关注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长安”何去何从

整合面临僵局,央企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博弈让企业重组陷入窘境,“大长安”你将何去何从?

由于不满长安“私自”转移公司轿车生产资质的行为,三年前被长安收至旗下的昌河铃木数千名职工,在春节前夕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罢工事件充分说明了重组哈飞、昌河的复杂性远远超出长安预期,而这只是央企强势扩张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缩影。

暗藏玄机

长安福特马自达分拆后,长安马自达由于没有轿车生产资质,所以长安集团于去年年中上报国家发改委,请求将昌河铃木的汽车生产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但该决定并未通知昌河铃木工会,亦未知会当地政府。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如果长安拿走景德镇昌河的汽车生产资质,以后昌河就再也不能生产销售铃木品牌的汽车,昌河铃木将彻底成为长安铃木的代工工厂。”

现在长安的整合步骤已十分明显:第一步,通过取消昌河铃木汽车生产资质帮助长安马自达顺利过关;第二步,整合长安铃木和已经失去资质的昌河铃木资源,完成南北铃木整合,之后将是对长安、哈飞和昌河微车业务整合。这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计,而现在,由于这一整合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取消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受阻,长安的整合进程也将被彻底打乱,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长安马自达的“独立运动”。

政府动向

据悉,就在罢工事件发生的几天前,江西省及景德镇的有关政府官员便已洞悉了长安的意图,

并亲自赴京向国家发改委呈送了《江西省政府关于要求将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企业生产资质保留在江西的函》。根据发改委的回复,“中国长安提出的撤销昌铃公司及变更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意见,未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商,未经企业职代会讨论通过,国家发改委不予发文。建议下一步中国长安与江西省、景德镇市积极协商,共同将昌河汽车做大做强。”对于景德镇政府而言,虽然昌河业绩不佳,但仍属于财税“大户”,因此,政府并不希望自己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汽车行业新增项目门槛升高、获批不易的情况下,中国长安决定取消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将昌河铃木并入长安铃木的举动,更是让地方政府对当地支柱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感。

铃木态度

此次罢工事件使得长安和昌河之间的矛盾被充分曝光,但由于矛盾的焦点是昌河铃木的去留问题,因此隐藏在阴影中的铃木的态度,便成了事件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所在。由于昌河铃木多年亏损,日本铃木公司就已经提出退出昌河铃木,并已在昌河铃木的运营管理上实质性退出。重组后,日本铃木仍然向中国长安表达了退出昌河汽车的强烈意愿,而中国长安也已原则上同意日本铃木的要求,但双方目前并未签订任何正式协议。且长安已与日本铃木约定,即使铃木退出昌河铃木,也要让昌河铃木旗下的产品能够继续无偿使用铃木品牌至该产品完全退市。所以说,铃木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推动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整合正成为铃木在中国市场上的最大心愿。

整合难题

当三年前长安重组中航汽车时,徐留平曾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三箭齐发”的战略,力图让长安汽车、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三大品牌都能够在中国市场有好的表现。然而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等待,在长安汽车一骑绝尘之后,昌河和哈飞却仍在那里“望尘兴叹”。在长安对昌河做出“7个不变”的承诺后,长安与昌河已陷入了彼此僵持的局面;而在获得地方政府的强势保护之后,昌河汽车虽然如愿把昌河铃木的轿车生产资质留在了手中,但已有部分极端的昌河员工呼吁让昌河脱离长安。

目前,虽在长安汽车的主导下,哈飞和昌河已相继制定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将新的品牌标识,力图通过更多产品的导入和实施品牌战略来提升市场份额。但是,仅仅依靠长安汽车开发的产品来把哈飞和昌河带出低谷,仍有困难。长安汽车尽管拥有一定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能力,但要研发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长安汽车目前的能力还稍显薄弱。

链接

昌河汽车之前隶属于军工企业中航工业,于1995年6月由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日本冈谷钢机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1998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军民结合”的方针,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昌河承担以日本铃木ST-90V为原型车的微型车试制任务,原国家计委也批复了设立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的方案,从而使总部设在江西景德镇的昌河铃木有了汽车生产资质。此举即意味着昌河汽车实际上拥有两个汽车生产资质,一个是自身原本就有的,一个是昌河铃木的。2009年底,中国长安重组中航工业,将昌河汽车纳入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