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首先提出。它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意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和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大学生普遍承受着各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频繁出现,并呈不断增长趋势。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更多关注已发生的或者已发生的心理问题的个体,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受到了限制。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弥补或矫正了消极心理学视野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为目标,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而积极心理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学三者追求的总体目标的一致性,为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3]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从约束性出发,过多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往往忽视对人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现实的人”这一主题,严重忽视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发掘内在的力量、培养善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持。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积极观:增强积极体验,挖掘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和健康的关系、创造力和培养天才。[4]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潜能、需要、动机、能力、幸福中来。任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包含知、情、意、信、行等五个心理因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消极倾向,就是过多地关注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学生,对他们所出现的问题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但很少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给予肯定和发扬。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认识,学生的成长、成才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和消解,相反,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积极环境和实践机会。
首先,依托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知”转化为“行”,培育奉献社会的情感,砥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意志,在活动中,强调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使他们在为他人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体验成功,获得幸福感,增强对他人和集体的义务感,心理上得到积极的体验。
其次,树立典型,挖掘大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能够决定自己的发展。积极向上是人固有的本性。200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高校学生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能自觉学习、提高能力、注重修养、塑造品格。[5]高校可以通过树立各方面的事迹典型,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实践氛围来引领学生成长,挖掘积极品质,引领青年风尚。要树立典型,就要树立积极的成才观,尊重个体的差异和价值取向,并为其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优秀的事迹评比,如“十佳大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创新创业先锋”等,在学校乃至全社会树立道德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致力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人格。
再次,满足需要,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的矛盾,如何做到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需要是每一位思政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说教”的灌输性教育、重“管教”的高压式教育、重“活动”的形式化教育从本质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及德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要将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放到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6]
2预防观:培养优秀品质,提高预防能力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预防。而单纯地关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只有关注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理想、爱心、勇气、宽容、责任感、乐观、关注未来等才是预防问题的最好方法。[7]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预防思想问题的产生,要预防学生出现思想问题,就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通过培育积极品质使学生达到自我预防的目的。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由于缺乏积极的品质,往往会陷入心理困扰之中,因此,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宽容的态度面对问题,从而起到预防问题的效果。
3组织观:优化培养环境,完善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积极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如果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来考察,会发现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和家庭背景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的组织对人的品质有促进作用,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人健康成长。因此,必须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系统环境,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第一,加强高校内部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高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将高校建设好,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首先应将加强内部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形象放在首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雅品位和思想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增强师生幸福、快乐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发展;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将网上交流和网下沟通相结合;改进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营造一个符合大学生发展需要的高校制度环境。
第二,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参与社会的建设发展。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高校有其自身的知识、文化资源优势,它是先进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到周边的社区。高校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应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与社会加强联系,加强合作。通过联系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把高校在知识、技术、人才方面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推动、引导社会的发展。
第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四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完整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作用,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引导和家庭协助育人功能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和完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各种教育途径形成合力,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原理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域,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参 考 文 献
[1]SeligmanM E P,CsiksizentmihalyM[J].Positive 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14.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8]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N].华中师范大学,2006.
[4]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106.
[5]200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报告.
[6]戴国立.加强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3):84-86.
[7]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N].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