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使用和处理方式备受关注.

不久前,笔者观摩了一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两位教师共同执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年轻教师教学设计新颖开放、大胆处理教材、课堂气氛活跃;中年教师尊重教材原貌,教学朴实自然、循序渐进. 两位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方式,再次激发了听课者对如何使用教材的热烈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趋于多元化. 一方面,“用教材教”的意识正在逐步提升,尤其在评比课或公开课中,教师改编教材的现象很普遍;另一方面,教师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存在理念与实践上的偏差,呈现出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倾向. 因此,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科学践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课程理念,对于有效发挥教材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下面将以上述“同课异构”为原型,谈谈新课程理念下对如何使用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教材,理解教材

“用教材教”的理念首先建立在对教材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只有尊重教材的原貌,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原意,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用教材教”的更高境界.

1. 莫为浮云望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1]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由于中学教师的学术背景不同,教学经验不同,所以他们对数学教材的理解有所差异,甚至在认识上产生了一些误区. 比如,有教师认为,不去开发、整合教材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于是在没有理解教材编者意图的情况下,甚至不考虑教学实际,随意更改教材的原有结构. 有学者认为:“教教材”与“ 用教材教”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两个重要标尺.[2] 由于这样的教材理念和对于教学的理解,如今许多课堂上不断出现随意删减教材、肢解教材的现象,而且此类行为被许多教师奉为新课程理念的标志. 这种偏离“用教材教”主旨的现象犹如笼罩在新课程改革上空的浮云,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和背离!我们有一句老话叫作“吃透教材”,它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教师要理解、领会教材;二是教学要尊重、依据教材. 试想,如果教师对教材都没有起码的理解,连忠实执行教材都尚未做到,如何谈及驾驭教材、善用教材呢?

该“同课异构”的主题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材共安排了三次探究活动,即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折纸、过中点画中垂线、尺规作图作中垂线. 教材编者欲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体现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意在促进学生几何论证意识的增强、规范证明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没有明确教材中三次探究活动的设计用意,片面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是对教材的理解却停留在表面上,活动过程给人一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感觉.

因此,使用教材,首先建立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审慎的态度研究教材、解读教材,警惕教材对于形成错误理念的导向,正所谓“莫为浮云遮望眼”.

2. 科学地解读教材

所谓解读教材,即是分析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和创设的情境,探索编者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领会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状况. 科学地解读教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

教材是专家根据《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规律编写而成的. 作为数学教师,不难认识到教材是有别于其他一般性教学资源的重要资源,尊重教材是教学起码的要求.

(2)学生的认知基础如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就是:影响学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学生的认知状态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内容的安排对于完成学科目标有什么作用?

《标准》指出: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钻研,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标准》为依据,方可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逻辑结构,领会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而不是盲目地处理教材.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思考,熟悉教材内容,思考教材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关注问题类型的归纳与陈述,进一步探寻教材呈现方式对三维目标达成的可行性. 基于此,才可能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才可以真正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用教材教”.

二、解读教材,加工教材

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于囿于教材,不敢逾越教材雷池半步.

1. 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目光放长远些,眼界开阔些,不能眼中只有教材,要善于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材料. 除了要有对数学教材的准确把握,还要有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更要有对学生认知基础的科学判断,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除了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等数学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基于自身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学会观察、归纳、类比、抽象、概括、推理和反思等逻辑思考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从实际课堂教学来看,许多教师尚未深刻理解数学作为“思维的教学”的本质,不能抓住“思维的教学”的时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困惑.

2. 体现思维教学的本质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节中,在介绍折纸、过中点画垂线方法后,教材介绍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 一般地,教师都会让学生按照教材作法要求进行操作训练活动,继而很快转入“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探索. 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可以很快知道知识点,教师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与拓展,但弊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触及数学的本质,忽视了作图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教学”,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错失了思维训练的良机.

中年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组有层次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问题如下:

①为什么要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

②可否小于或者等于呢?会出现的情况是什么?

③(在学生作图后)能否运用你学过的几何知识说明这种作法的合理性呢?

④对比用折纸法、过中点画垂线法,你认为尺规作图的优点在哪?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这几种作法的合理性,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理性思维过程,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体现了数学作为“思维的教学”的本质.

在教材使用中我们应当认识到:首先,教材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本,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 教材再好,通常也只能根据一般情况,为常态下的教与学提供一个思路和一种设计方案,不可能完全适应所有具体情况.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所反映的精神实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材进行灵活、恰当、理性地处理,让教材更切合实际. 其次,“用教材教”,除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教材之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现状,不仅要具备解读教材的能力,还要有解读学生的智慧,这一点尤为重要. 只有把解读教材、了解学生与加工教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个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拓展教材,超越教材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有句名言:“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越是真理的东西,越是朴素自然. “用教材教”就是要遵循教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使教材处理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让数学课堂回归于朴素自然.

在中年教师的对折纸法、过中点画垂直平分线课堂教学中,总是及时追问这种方法的根据是什么.不仅关注学生能否做出来,还关注学生能否说出这样做的道理,使学生不仅获得基本数学知识与能力,同时还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完尺规作图法之后,有一位聪明、俏皮的学生没等老师开口就主动说:“你会问我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当时掀起了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 教师潜心设计的“伏笔”,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化效果,这些“点睛之笔”源于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深刻领悟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 当学生能主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正是数学思维自然的流露吗?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高效课堂”的最好体现吗?

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地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对已有问题进行价值替代和对问题串进行重新分配或重构,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在证明“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正确性之后,中年教师根据当时学生的思维状况,在已经做好的图上再一次以大于AB为半径画弧,发现交点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引导学生探索:其中原因何在?说明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 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进而猜想得出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这样过渡既合情又自然,巧妙地化解了教材中两个知识点的衔接不自然的难题. 这个闪光点的出现源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每一个细节的认真关注,源自于对“超越教材”本质的深刻理解.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洗尽铅华之后方能显从容. 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教育者应以开阔的视野面对教材,以自然有效的策略把握教材,才能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真正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