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暑期日托班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暑期日托班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科技部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引导下,为帮助家长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照看的困难,特别实施“暑期日托班”项目,面向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的课程,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为新学期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科技部为三个学龄段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背后有着强大的理论依托,并在实践中逐步建构和形成了日臻完备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设置;建构;体验;儿童认知水平

一、引言

科技部,作为隶属于活动中心的一个部门,在总理念的指引下,结合部门自身特点,积极承担起青少年校外科技类的教育教学工作、科技类活动组织建设工作,开发了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项目,并推出项目套餐,将各项目以课程形式富有层次地呈现给不同学龄段的青少年。这既使得项目发挥最大效用,又能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并最终解决家长“孩子放到哪里去?”的燃眉之急,可谓是一举济三役。

二、课程设置基本情况阐述

日托班共分为四个班级,三个学龄段,其中日托二班和四班面向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学生,一班面向秋季幼儿大班学生,三班指向小学低年级段学生。每班均配备一名班主任和一名助教。鉴于日托二班、四班的过渡性,科技部对这两班教师的配备独具匠心,班主任由一名小学教师和一名幼儿教师构成,两位班主任轮流管理班级,使得这两班的学生能够在暑假阶段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除此之外,还配备了专任教师承担某些课程,使暑期日托班的学生在教师们的综合指导之下圆满达成预定目标。

就日托班课程设置而言,三个学龄段的学生学习的课程数目不一、内容不一、难度不一,针对性强。公共课作为每个学龄段必修的课程,一共有2门专业课陶艺、艺术创想,一班4门看图说话、趣味计算、儿童画、科学,二、四班2门学前训练、学习能力训练,三班3门信息技术(电脑、机器人)、模型、科学实验;活动课,一班3门动画片、游艺机、故事,二、四班5门动画片、游艺机、画画、棋类、故事,三班5门动画片、游艺机、书法、棋类、画画。这些课程与幼儿园、小学的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课程有着显著差异,透视出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承担的教育职能的特殊性。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1. 课程目标

课程围绕一定的课程目标而设置。从总的课程目标上来看,这些课程高度一致,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风向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建构性,最终指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拓展。然而,在具体课程目标上,三个学龄段存在着较大差别,以专业课为例。日托一班专业课:看图说话、趣味计算、儿童画、科学,课程目标:了解最简单的数学、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开启他们的想象力。日托二班、日托四班专业课:学前训练、学习能力训练,课程目标:了解最简单的数学、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开启他们的想象力。日托三班专业课:信息技术(电脑、机器人)、模型、科学实验,课程目标:理解科技,培养科技意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动手能力,自信心、判断力、竞争力,培养耐心。

各班的联系:①前一学龄段的课程目标是实现后一学龄段课程目标的基础,一步步从易到难;②均致力于基本能力的开发;③均强调知识和情感齐手并进。

各班的区别:①三个学龄段课程目标程度上不一,由浅入深;②前两个学龄段更注重基本能力的发展,而第三个学龄段已向开发特殊才能的目标迈进;③第三个阶段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进行意识教育;④前两个阶段更以知识性、间接体验为主,后一阶段以操作性、实践性、直接体验为主导。

2. 课程结构

三个学龄段的学生的课程结构有两种分法,一是以活动区域为划分依据,分为活动中心内课程和活动中心外课程;二是以课程类型为分类依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活动课、实践课。从活动区域和课程类型上说,三个学龄段的课程结构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专业课和活动课这两种类型上,课程的数量、种类有着天壤之别。以活动课为例,日托一班的活动项目只有三个,其他三个班级又增添了两个,在数量上体现出学龄段之间的不同。然而,数量上相同的三个班,在种类上有所差别。日托二班、四班与日托三班有一个项目上不同,前一个学龄段是故事,而后一个学龄段是书法,从难度上提升了一个层次。

四、课程设置的理论支持

这些课程设置深刻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同时,这些所设置的课程从实践中也透视出了杜威“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科尔博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的精髓。陶艺、艺术创想、科学、趣味计算、学能训练、模型、信息技术、科学实验等课程无不诉说着这些理论。这些课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建构,体验学习,获得认知。正如皮亚杰在其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引言部分提到:“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他们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儿童不断地与客体互动,在同化、顺应、平衡过程中取得新的认知。虽然这些课程均折射出这些伟大理论的光点,但是不同学龄段学生做、建构、体验的广度、深度、强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使得即使是同一课程内容,难度上有了等级之分。

五、结语

课程设置是系统化培养学生的起点,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所设置的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而作为校外机构,课程的设置在满足这些条件之外,还必须建立在他们的兴趣之上,把兴趣作为立足点,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的缺失。科技部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结合学生实际,设置了相对系统完备的课程,着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特别是科学素养的大幅提升。但是课程设置仍存在着不足,我们将在一次次地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累积经验,为以后设置更完备的课程、更适合学生的课程而孜孜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绍翔、车海云.《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第3期.

[2] 林云.《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5月.

[3] 冯锦英.《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4月.

[4] 儿童认知发展.百度文库.

[5] 科技部2011年暑假日托班排课表.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