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明礼仪是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青少年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因此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具有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能够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 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工业文明崛起,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日趋频繁,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助你成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 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提高。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抓好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日益成为一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将来才能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正如孟子说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青少年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文明礼仪教育能够使青少年的个性不断地完善。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从事社会交往的必备素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一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出讲文明懂礼貌的一代新人。

2 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现状与原因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小太阳捧起来,真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揣在兜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由于家长过分的溺爱,使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不善团结、自私霸道。在家里自私任性,懒惰懦弱, 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迁就溺爱,平时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对孩子无理的要求也不抵制,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蛮横无理,很难合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性

加强礼仪教育,普及礼仪观念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学校是传播文明礼貌的重要场所,在普及礼仪知识、增强伦理教育、传播现代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实际状况上,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削弱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或者虽然开设礼仪教育课程,但教学方法单一,流于形式,上课讲讲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下课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育方式无法促进青少年礼仪观念的形成。

2.2 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品德的发展

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或者与人交往时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行为粗鲁,缺乏礼让,不讲公德。与人发生口角时随意漫骂,语言极不文明。年幼的孩子们正处在成长期,就像一张白纸,好的坏的都会在他心里留下痕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地也学会了一些不良习俗,久而久之,也就不自觉地养成了自私、蛮横,说脏话,不讲礼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坏习惯。

家庭教育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风气和正确的教养观念。只有在和谐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懂事、懂礼、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下一代。

2.3 社会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今天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由于我们身边人群的文明素质良莠不齐,生活中存在很多不文明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公共场合随处可以看见丢弃的饭盒,饮料瓶以及各种垃圾;人们随处乱吐痰;公交车站前七零八落的队伍,一看到车子到了拼命地推挤,全然不顾身边的老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顾红色信号灯,我行我素,想怎么走怎么走。

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产生误导,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3 如何提高青少年文明礼仪素养的几点看法

3.1 学校要重视礼仪课程的社会实践性

古今教育家、学者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对于人一生成长的作用。学校教育,育人为本。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抓起。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成德”。学生时期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至立身处事,大至定国安邦,都得从小事做起。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早,也就是从小抓起;二是小,也就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三是反复训练,才有效果。我们应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这一高度加以重视和培养。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但因为礼仪课是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教材注重理论阐述,教学中缺乏实际操作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教学可以走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行为礼仪。包括走路、问路、搭车、购物、到影剧院等方面。比如在校外上交通规则的课,教育学生行人相互礼让,青年人主动给长者让路,健康人主动给残疾人让路。遇到熟人应靠边儿说话,不能站在马路旁边或人多拥堵的地方。或者让学生模拟问路,先用礼貌言语打招呼,如“对不住,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听完答复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若是被陌生人问路,则应仔细口答,如果个人不清楚,应说:“很抱歉,请再问问他人。”带领学生到商店购物,教育他们要用礼貌言语,忌讳用“喂”、“咳”等字眼,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在影剧院里,不能大声喧闹,不能乱扔纸屑、果皮;尽量提早一点儿进场、入座;若是迟到,入座时身体要低,速度要快。或者带着学生乘坐公共汽车,遇到人多拥堵,告诉他们不要抢座,要照顾老人、小孩和残疾人;要保持车上环境卫生,不乱扔东西。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质要从细节做起,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各种细节入手,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家长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起到榜样作用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遵循个人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严于律己。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许多例子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注重礼仪,教师本身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这比教师训斥学生:“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好很多。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坚持正面引导和讲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才会被大家所喜欢。

家长的一举一动更是孩子效仿的榜样。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比如家中来客人时家长的行为礼貌得当,迎候客人进屋,协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适宜的方位落座,双手呈接物品。客人走时礼貌挽留,客人走时说“再会”、“欢送您再来”。家长这样做了,孩子就会知道如何礼貌待客。带孩子去亲朋家做客要外表整齐,谈吐文明。告诉孩子不经主人允许,不能随意动用人家里的东西。用餐时要注意用餐时的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要请老一辈先坐下,老一辈动筷后再动筷子,双肘不能放在桌子上;饭后,坐好略陪一会儿,或者说:“我吃好了,请慢用。”然后再离座去另外房间歇息。离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快乐”、”欢迎到我家做客”。只要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并注重言传身教,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美德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3.3 通过表扬、鼓励促进学生遵守文明礼仪常规的自觉性

每一个青少年都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声。在班上、在操场上、在楼梯口边、在洗手间等等的地方我们要都随时注意观察哪个学生特别有礼貌,见到人会主动问好,谦和礼让,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大力的表扬,把握好教育时机。还可以适时地采取口头表扬学生;如“你的语言真美”、“你的姿势真美”,“你真大方”、“你真有礼貌”,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体验文明礼仪带来的愉悦。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营造优美干净的环境熏陶青少年的心灵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追求。学生们每天都要在教室里学习、生活,这个环境对他们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室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讲台上整整齐齐,室内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爽心悦目;生活在这样美好环境中的学生们还会粗野吗?当然,美是要有人来创造的,教室的拖把、扫帚放在哪个角落才不会影响美观,学生喝水的瓶子放在哪里比较合适,雨天伞挂在什么地方才不会使教室淌满水迹等等,这些都要细心安排,给学生以指点。学校里可以设置浓郁的文明走廊文化氛围,比如悬挂名人画像和经典语录,时刻提示学生要文明说话、规范行为;橱窗中粘贴同学们设计的文明礼仪常识小报;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展现同学们在文明礼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也可每月评出“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礼仪班级”。浓厚的文明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净化心灵,在精神文明的文化氛围熏陶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礼仪金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2]金正昆.小学生礼仪[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10).

[3]黄志坚.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M].江苏文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