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升学考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均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若继续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分层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探讨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在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具体方式,以期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教育理念,因其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而受到许多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分层教学是践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数学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对象,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实际教学难度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当成没有个性的学习机器来对待,长此以往,难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可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依据

1.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教育应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所以教师的教学也必须要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心智发展状况、性格特征、智力水平、发展潜力等都不尽相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然有所不同,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或多或少地发展,从而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2.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发展,总是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入繁的过程。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的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践中,则是要实行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与差异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针对其不同的认知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循序渐进,逐步递进,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知识的高峰。

3.符合教学实践的需要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导致教学实践发展进入到一个瓶颈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高中实际教学中,高考升学率始终是悬在广大数学教师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于压力,许多数学教师绞尽脑汁提高升学率,眼睛只盯着小部分“尖子生”,使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上的小配角,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失去了平衡,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次地进行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方式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主要是从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态度及学习成绩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等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是指那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智力水平相对不高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往往不够理想,是老师和家长都比较头疼的“问题学生”;B层学生可以说是课堂中平凡的大多数,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欲望等都可以用“一般”来形容,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C层学生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各方面条件都很优异,学习能力较强,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学,成绩较为优异。

当然,这些层次的设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A层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进入B层甚至C层;另一方面,C层的学生若有所懈怠也可能因成绩下滑而被分到B层。这种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教学

(1)预习目标的层次化

为了很好地践行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预习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以便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课堂教学的层次化

课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阵地,是实践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教师应以B层学生为主体,同时兼顾A、C两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3)课后作业的层次化

如果课后作业的设置不能体现出层次性,很容易出现A层学生吃不了,C层学生吃不饱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应区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 A层学生以基础性题目为主;B层学生在基础性题目的基础上,再加之以少量略有难度的题目;而C层学生,则应适当设置一些灵活的、综合性的、有挑战性的题目。

(4)教学评价的层次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过程,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评价的分层就是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A层学生应降低评价标准,以鼓励为主;对B层学生则要采取一般的评价标准,既要鼓励,又要给予一定的压力;而对C层学生,则应提出较高的要求,严格对待,使其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1997(02)

[2]杨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新课程(下),2012(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