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苗岭药乡写忠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军情倾注扶贫事业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至今,被誉为苗岭药乡的龙里县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处在温饱线上,经济收入比较微薄,没有更多的生产投入,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县人武部党委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号召全部干部职工开动脑子,研究如何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问题。
说干就干,2006年以来,人武部人员分别跑了全县的14个乡镇,调查了解情况,选定谷龙、哪旁、麻芝等3个乡最穷的高史目、石板滩、五里等3个村民组为农业产业调整扶持点。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
根据扶贫点村民急需,人武部送去了化肥,资助儿童上学,宣传国家的计生政策,发放计生宣传手册和致富信息本,为村民引进新技术,帮助村民开办养猪场。人武部与县农业局、农办、县粮食局等有关单位联系,协商形成了在扶贫点根据气候条件进行粮食改造的共识。
县人武部在谷龙乡高史目村推广种植一批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新品种――脱毒红薯(梅营一号),帮助村民一次每亩投入150元种苗费,共计15000元。脱毒红薯是食品和酒精等工业的重要加工原料,市场潜力大,具有易于规模发展、管理粗放的特点,可节省人力物力,缓解农村缺乏劳动力的实际困难。预计可为参与种植群众户均增收800多元。
在人武部扶贫点村庄里,一户人家门前贴的对联引人注目,上联是“真诚实意来扶贫”,下联是“千方百计为俺富”,横批是“军情倾注”。这不仅是对人武部的赞扬,更是对人民军队的希望和要求。
“丁丁卯卯都经得起检验”
居住在龙里县山区的人民群众,多数家庭仍然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来维系生活。虽然过去当地政府和部队给他们送去了不少钱物,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两年来,龙里县人武部在组织扶贫帮困中,要求干部职工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因此与县教育局及当地政府共同在扶贫点上办起农技知识培训夜校,干部职工和当地的农技干部利用晚上等时间为山区人民群众上课。
除了培训农民外,人武部还采取播放科技录像、办培训班、送科技图书的形式,为山区人民群众普及科技知识。并发动青年民兵技术骨干与贫困户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3个科技咨询站,指导山区人民群众种植红薯、果树、药材等。高史目是有名的贫困村寨,在人武部的帮扶下,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种养殖,年人均粮食达到50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
人武部党委把抓扶持帮助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当作自己的工作。“干工作差不多不行,要干就干一流的。大事这样,小事也应如此,丁丁卯卯都经得起检验。”这就是龙里人武部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
老大难问题不再难
龙里县人武部面对荣获的一块块奖牌、一面面锦旗,没有止步。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同时,人武部重视引导广大民兵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去,带头致富和帮助群众致富,全面参与促进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县人武部经过调查,了解到群众致富意识增强,外出打工民兵越来越多,民兵政治教育“三难”问题非常突出。根据这一情况,人武部结合实际组织工作组到基层寻找对策。
通过广泛的调查摸底,人武部探索了一整套符合基层实际的教育路子:把民兵的政治教育纳入地方党委宣传教育计划和企业管理范围,与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加强属地管理,实行跟踪教育,组织巡回上课;开展网络教学,拓宽教育渠道,扩大教育辐射面;建好“青年民兵之家”,占领文化阵地,把握“三战”主动权,把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息寓教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方法一变天地宽,老大难问题不再难,民兵思想政治工作重新在基层活跃起来。人武部紧紧围绕战场需要和市场变化,把主要精力用在高技术专业分队和民兵组织带领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建设上,实现了民兵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具体工作由理性的引导到注重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转变。(作者单位:贵州省龙里县人民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