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起铅超标案例现场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起铅超标案例现场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铅酸蓄电池企业员工铅超标原因。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公司概况、职业卫生管理及制度、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卫生现状、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进行调查。结果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不规范,部分制度未落实;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善;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不合理;部分岗位员工个体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佩戴不规范;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表明铅尘(烟)超过接触限值的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阳性体征或症状的员工及血铅超标人员较多。结论 要加强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基层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开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安装机构的资质认定。

[关键词] 铅;超标;职业卫生

[中图分类号] R5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81-02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地处长江和淮河下游,东临黄海,大运河贯穿南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方便了化工企业的布局。近年来临近黄海的县(区)陆续在黄海沿岸建立经济开发园区,苏中、苏北因经济原因,许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纷纷入园落户。在部分地区,蓄电池生产行业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职业卫生问题也日益严重,现将近期一起超标案例现场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事件经过

2009年6月以来我所职业病门诊陆续接待了多名要求做血铅的某公司员工,部分员工血铅超标严重,员工情绪较为对立。为了解事情原由,防止事态扩大,成立了由职业卫生现场、职业病临床、实验室检验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该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现场调查。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公司概况、职业卫生管理及制度、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卫生现状、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调查结果

3.1企业概况

公司位于沿海某经济开发区,建于2006年5月,投资总额5000万人民币,年产量为400万只密闭型铅酸蓄电池系列。现有员工人数780人,其中生产一线员工数660人,生产班制为三班两倒的8h常白班制(除球磨岗位每班12h工作制外)。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为150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卫生环保设备、职工个人防护用品、一线员工饮食(排铅牛奶、豆浆等)。

3.2职业卫生制度

公司已建立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在有毒有害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职业病危害告知标牌,并进行了劳动合同告知;岗前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并对上岗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

3.3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落实专人负责。

3.4职业卫生调查

3.4.1选址公司位于某经济开发区内,东侧为在建的工业园区,南侧500m外为居民和林场,西侧为公路、运河和农田,北侧为工业园区企业。

3.4.2总平面布置厂区南北向分两列布置,东侧由北向南依次布置了仓库、充电厂房、组装车间、分刷片车间、水处理及锅炉房,西侧由北向南依次布置了大包装车间、充电厂房、铸板车间、球磨涂板固化车间及浴室。厂前区办公室位于工厂北侧,公司北大门为管理及参观人员出入口,公司南大门为车间员工出入口。

3.4.3工程分析

3.4.3.1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主要的原材料为铅锭(8400吨/年)、浓硫酸(3000吨/年)及纯水(15000吨/年),辅料为塑壳、盖板(400万套/年)、色胶及油墨(1吨/年)、少量的快干剂等。

3.4.3.2产品及废弃物主要产品为小型密闭型铅酸蓄电池系列,年产量为400万只,用于各类电动车。主要的废弃物为铅熔炼后的铅渣、经水浴除尘后的铅泥等,其中铅渣出售,铅泥进一步回收利用。

3.4.3.3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3.4.4设备布局主要生产设备包括铸板机正负极片各6台、球磨机3台、涂板机2台、固化机16台、分片机正负极片各6台、打磨机正负极片各24台、称片机正负极片各20台、包片机60台、焊接生产线3条、封盖生产线4条、制酸及加酸机1套、充电设备1套以及印刷、喷码、打包生产线2条。各生产厂房均为单层建筑,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布置。

3.4.5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产生环节工人以定点手工操作为主,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烟、铅尘和硫酸。其中铅烟主要存在于铸板及焊接环节,铅尘主要存在于制粉、分片、打磨、称片、包片等生产环节、硫酸主要存在于制酸、注酸、充电等生产环节。

3.4.6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3.4.6.1工程防护各生产车间均以自然通风为主。铸板车间各铸板机铅注下料口约30cm高度,均设有排风罩,集中水浴除尘;球磨车间除需要人工添加铅锭外,其余生产流程均为自动化,球磨机的铅槽上方设有排风罩,集中水浴除尘;分刷片车间两侧墙面安装轴流风机用于机械通风,分片机密闭操作,设上送下排通风系统,各打磨机及称重机均高于上送前吸的通风系统;组装车间两侧墙面安装轴流风机用于机械通风,各包片机操作位设有上送下排通风系统,三条焊线生产线正负级焊接位上方设有排风系统,极片间14个工作位均设有上送前吸排风系统;配酸车间浓硫酸贮存及使用场所用加锁铁栅隔开,专人使用;充电厂房各套充电设备设有上送下排通风系统。生产中除铅烟和铅尘系统为布袋除尘外,另外还有水淋塔,用来降温和除尘。

3.4.6.2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常规防护用品主要为布帽、工作服,铸造及焊接操作工人发放防尘口罩(定期更换)、一次性手套,酸作业岗位配眼镜、皮裙及长筒靴。

3.4.7 卫生设施设立车间浴室,要求各岗位作业人员当班结束淋浴后方可回家;有工作服专用洗衣房;各车间均设立更衣室、卫生间,清洁区与污染区标志明显;设有食堂、宿舍等辅助用房。

3.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分析

检测时除铸板车间仅4号正板铸板机正常运行外,其余岗位均正常运行。检测结果除铸板操作岗位空气中铅浓度在职业接触限值内外,其余岗位空气中铅浓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超标倍数在0.2~23.1。

绝大多数岗位空气中铅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原因主要包括:铅烟排风捕集率不高、日接触时间长、排风系统室外进气口与排气口设置不符合要求、作业位密集、二次扬尘严重、尘源未完全密闭等。

3.6职业健康监护

3.6.1物理检查调查组参与了当地疾控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详细询问职业史、既往病史并针对性地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共75人。结果发现有消化、神经系统主诉症状9人,占12%;跟膝反射阳性6人,占8%;三颤试验阳性3人,占4%;闭目难立征、温痛觉异常各1人,占1.3%;肌力、肌张力异常2人,占2.67%;总异常人数22人,占29.3%。存在阳性体征或症状的劳动者铅作业工龄均为一年以上,主要集中在刷片、称片、包片以及焊接岗位。

3.6.2血铅检测及结果共采集有效样本112份,血铅检测方法为WS/T 20-1996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1]。血铅检测结果:≥600μg/L 13人,占检测人数11.6%;400~600μg/L 42人,占检测人数37.5%;总异常人数55人,占检测人数49.1%。

4讨论

4.1存在的问题

公司建立了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但制度制定不规范,部分制度未落实到位,尤其是公司未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班组负责人职业病防治职责不明确;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在内容上不全面,在形式上不规范,档案管理不完善;公司在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上有一定的投入,几乎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都设置了职业病防护设施,但设施设置不合理,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岗位铅尘(烟)都超过接触限值的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阳性体征或症状的劳动者及血铅超标人员较多[2]。

4.2建议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企业法人为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人,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体系运行有效;公司配备专人专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企业职业病防治方针及职业病防治计划。

认真梳理公司现有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各项职业卫生工作制度及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制度及方案落实到实处。对已发现的血铅超标职工进行必要的医学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参照相关标准,对需要驱铅治疗的职工进行必要的医学治疗;对接触铅岗位的作业人员进行排查、登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完善档案管理;对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各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邀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需请有相关工作经验及资质的单位来承担。

与以往处理的职业病危害事件不同的是,从本起铅超标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已经引起高度重视,甚至编制了专门的职业病防治的培训教材,但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原因在于我们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片面强调企业应该做什么,而如何做却缺少必要的技术指导。如何做到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是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因此提高基层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安装机构的资质认定、企业设立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势在必行[2]。

[参考文献]

[1] 李涛,张敏,缪剑影. 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6-145.

[2] 贺青华,李涛,俞文兰.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培训教材[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9-60.

(收稿日期: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