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石阡:泉茶合壁“品”山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石阡:泉茶合壁“品”山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阡是“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石阡又是“中国苔茶之乡”,石阡还是贵州省仡佬族的三大集居区之一。泉荼合璧,温泉文化与茶文化的交融,仡佬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让石阡永远显得那么的质朴、优美、恬静。

“情姐下河(哎)洗衣裳(哕),双脚踩在(哎)石梁梁(哎),手拿棒槌(哎)朝天打(哕),两眼观看(舍)少年郎(哎),棒槌打要(哎)妹指姆(哦),痛就痛在(哎)郎心上(哕)……”

当你听着这首原生态的民歌,你就不难想象出石阡的民族文化有多深厚;当你唱着这首仡佬民族的山歌,你就不难想象出石阡的原生态风景有多美。

石阡是“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石阡又是“中国苔茶之乡”,石阡还是贵州省仡佬族的三大集居区之一。泉茶合璧,温泉文化与茶文化的交融,仡佬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让石阡永远显得那么的质朴、优美、恬静。

因为僻远,那近乎原始的古朴和秀美,才得以完好地保存,才给世人留下了无垠的审美空间。

“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已成为石阡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可以为旅游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撑、鲜活的时空位置,使旅游目的地具有令人着迷的长久吸引力。旅游的过程实际上是感受、体验、欣赏一个地区独特文化的过程。没有文化,意味着旅游目的地的魅力缺乏,甚至丧失。因此,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挖掘深藏在民间的民族文化元素,让它更好地、更快地服务于旅游业。”县委书记赵贡桥持如是观点。

史志记载,石阡秦朝属夜郎县,属象郡。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石阡府。1914年改府为县,建置史已有2200多年。

踏上石阡这块净土,不得不说说石阡的温泉。

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石阡温泉(又名城南温泉),位于县城南端龙川河东岸,东枕松明山麓,西临“龙川古渡”及“乾坤一钓”,由时任知府江大鲲亲自规划,建有太白楼、武侯祠、斗姆阁等“温泉八景”。后历经改修而日臻完备,留下长廊、民塘、官塘、女塘、聚景亭、武侯祠、太白祠、斗姆阁、茶楼、写塔、碑群等古遗址。如今,通过招商引资,又建了露天游泳池、温泉度假村等仿古建筑,一个集温泉沐浴、美容保健、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中心已初具规模。

志书描述:温泉水从石隙中冒出,泡涌若喷珠,水滚若沸汤,清澈若明镜,倾泻若帘垂。久晴不涸,久雨不涨,四时如一。泉水富含硒、氡、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直接饮用,能净皮肤、治腹胀、疗坐骨神经、动脉硬化等。如今通过抽水机提高了水位,虽不见“石隙中冒出,泡涌若喷珠”,然其它特点依旧。

对其沐浴效果,古有记之:“此,泉颇奇,冬浴之则身暖而寒退,夏浴之则体轻而凉生,夜浴之则睡眠安稳,疲浴则精神复振,感冒浴至汗出而霍然病去,衰老者浴之,人方惊其,而彼心正感舒适。”

走进与梵净山并称为“姊妹山”的佛顶山,这里是生态科考的乐园,珙桐、红豆杉、无叶兰、红杜鹃以及鸳鸯、经腹锦鸡、穿山甲、林麝、小灵猫、眼镜蛇等动植物,总是在雨后的绿色山岭间的草地和溪流上出没,为神奇而美丽的佛顶山营造绚丽多彩的景象。或者与仡佬族人的木屋一起构成一幅充满童话韵味的油画。晶莹的雨滴,挂在粉红的枫叶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出金灿灿的光彩;雄壮的三道堰瀑布,自有波澜不惊的澹定,更有历经风雨后的平和。

山脚下的尧上民族文化村,就是仡佬民居的典型与代表。村子里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的仡佬敬雀节,就是仡佬族人向外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艺术平台。

特别的山,特别的水,酿成了石阡特别的茶――石阡苔茶。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石阡苔茶有着极高的定位。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即今石阡县。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十万斤”。清朝乾隆年间,该县坪山乡茶叶在纳贡进入清皇室时,得到皇帝及大臣们的交口赞誉,将此茶列为每年必备之贡品。因此,石阡坪山有“贡茶之乡”的美誉。由此可见,石阡茶叶生产史至少已有1300多年。

2009年,石阡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苔茶之乡”,石阡苔茶同时被明确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茶叶发展战略性品种。如今,石阡茶叶面积已达到了15.8万亩,那无处不在的茶园风光,已成为游山玩水者的乐土。

踏上山村的小道,在一个被称为楼上的村子里,石墙、石巷、四方碑,古匾、戏楼、梓潼阁……无一不体现出卉朴、古风、古韵。站在村中的任何一个位置,放眼望去,那明清时期的古木楼、歪门斜道、古体“斗”字形巷道、精雕花窗都会释放出侗家人情有独钟的暖意。古寨四周的参天古树,在碧蓝的天空下洋溢着无限温情,营造出家园般的温馨,默默迎接着远方客人的到来。

乳白色的晨雾渐渐散去,漫漫揭开了鸳鸯湖的轻纱。于是,平滑如镜的湖面把岸上的秋林丝毫不差地映现出来;只有那悠闲的上千对鸳鸯鸟,不时荡起一片片涟漪,才打破了湖面的宁静。远处那一对“情人树”,两三百年前就站立在山巅,清清爽爽地展示在蓝天下,倒映在湖水中,让游人们体味相濡以沫般的生命情缘,将情人谷的“情”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清晨,晴柔的晨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阡万寿宫增添了许多和暖的亮色。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的石阡万寿宫,历经历代改造维修,形成了占地3800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大门为下四上二砖柱宝瓶式牌楼,明间石质拱顶,阴刻花纹,牌楼各处均有鱼龙、人物、战马、园林等彩塑;整个山门雕塑工艺精巧,造型极美。宫内建筑分东、两两大部分。西部靠墙正中为戏楼突入院内,一楼一底,西壁彩绘麒麟一只,楼内顶为六棱三叠斗拱,彩绘花草禽兽。中具藻井,檐柱间川枋吊排上刻历史剧《三国演义》浮雕,楼顶飞檐垂脊,宝顶鳌角,六棱三叠斗拱彩绘,气势雄伟壮观。东部建筑,中为正殿,左有“紫云宫”,右为“圣地宫”。缓缓进入万寿宫,古时那歌舞升平,莺歌燕舞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

温泉之乡石阡,还有那太虚仙洞、云台石林、五老屏山、仡沟风洞、佛顶奇观、成氏古墓群、夜郎古渡等奇观,还拥有被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民歌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原生态仡佬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拥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毛龙、木偶戏等历史文化。

“石阡的文化灿烂、厚重,源远流长,区域性的特色和地域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唯一性、差异性使其成为展现独特风采的灵魂,为旅游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支撑。这已成为石阡旅游景观的巨大魅力所在。”县委副书记、县长杨胜雄认为。

温泉之乡――石阡,古迹与文化相得益彰,构成一种清新而卉朴、深沉而和谐的生命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