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道路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提升机制实现其长远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可持续成长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议后,全国各地大力鼓励其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来个省、市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决定》中明确了各大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七大板块:1.节能环保产业;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 生物产业;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 新能源产业;6. 新材料产业;7. 新能源汽车产业。

综上所诉,笔者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定义为所处行业属于上诉七大板块或者细分行业之一,其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技术发展规划;且企业的第一主营业务必须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持续成长关键因素

数据显示,最近四个季度,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为28.30%,并未体现出成长性方面的明显优势,营业收入增速更是落后于平均水平,概念化成为了新兴产业孵化期的主要特征;更有甚者,相关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年时间减少8639.12亿元,缩水比例高达20.72%,风光无限的新兴产业概念股竟整体跑输大盘。由此看来,政策支持和资金关注并不是影响相关上市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影响其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在国家间,地区间,企业间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间必须形成规模优势,地区间必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避免“孤军奋战”。

根据调查,与市场整体水平相比,战略性信心产业企业群体的企业规模优势不明显,尽管盈利能力突出,但与市场与其相比,其成长性优势暂不明显。而7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期盼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其快速发展,不计成本,不考虑其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造成有持续成长能力企业的数量很少。因此,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大中型企业相互合作,形成规模优势,地区间建设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尽快完成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移,研究开发核心技术,引进和培养先进人才。

正如国家产业面临转型一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也正经历着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移的过程。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金额高出20%左右,研发投入占比高出近一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创性技术的缺失,目前这些企业中技术水平处于国际一流和领先水平的占比不到10%。因此,尽快完成其转移过程,努力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注重培养和引进先进人才是实现该类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

3.使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占据市场优势,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

虽然同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产业链中所处位置不同,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和发展空间也大相径庭。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也面临这这样的尴尬:身处于新兴产业,但所获得的利润还不如传统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设备缺失,徘徊在低端市场的竞争;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缺乏定价权;不少企业处于产业链非核心地位等是导致这些企业缺乏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4.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划拨外,还要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败关键在核心技术的掌握,要把重点放在这方面。而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国家应该创造条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政策导向,资金划拨等,但是还应该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如加强国际合作,引导国内外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让社会资金过多地流向楼市,股市,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

5.让上市公司和民营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互惠互补,增强其创新活力。

大企业是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石,以大企业为抓手能够较快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发展风险比较小,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大企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一般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已经定型,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冒险精神。在革命性新技术出现时,大企业的接受程度和速度往往不及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技术和市场的感觉更加灵敏,决策机制更加灵活,往往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6.在管理和组织方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这些年,我国新批了多个区域性创新主体功能区和实验区,同时有许多中央和地方组织的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这就需要把国家的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结合起来,使其形成强大的合力,让国家创新计划落地,做实,同时也要避免地方盲目发展相互恶性竞争,产生不必要的内耗。我国现在的情况是该领域的大企业规模不够大,很多优势技术跟随,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往往只专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环节,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这就必须将这些分散的中小企业力量整合集中起来,使之在产业链上发挥各自的优势,这就需要组织方式创新,如联盟方式.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形成机制

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是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反映了企业各子系统( 要素) 之间、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协同作用的程度。笔者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独有的特征及当前的经济形势,把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分解为资源配置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等五种能力,在这五种核心能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该类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能力,该能力在外部环境的推动下反作用于企业现有的能力,通过组织规范学习形成新的可持续成长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多环循环系统,如图1。

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因此其持续成长能力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这五种能力通过协同整合转化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使企业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缩短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移的过程。单一的能力产生不了竞争力, 形成不了可持续成长能力, 只有高度整合与协调的能力, 才能产生强大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做好技术创新就能获得成长能力,而是需要的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整合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