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艺术双年展”引发新疆文化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艺术双年展”引发新疆文化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遥远的乌鲁木齐,“当代艺术”似乎是个遥远的话题,然而,双年展使我感触到,其实当代艺术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价值20亿艺术作品惊艳首府

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开幕式,8月25日,作为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在新疆艺术中心拉开帷幕。乌鲁木齐是继上海、深圳、北京、成都之后,国内第五个举办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城市,而近百位艺术家却是首次走上红地毯。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为当天的开幕式剪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华出席开幕式。

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追求艺术的深度,提升艺术的高度。

双年展由主题展和平行展构成。主题展将展出陈丹青、蔡国强、徐冰等一线当代艺术家作品、新疆部分艺术家作品及美术馆多年典藏绘画作品。平行展将展出“方力钧艺术文献展”和“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作。在位于新疆艺术中心近万平方米的10个展厅中,展出了油画、国画、雕塑、装置、影像和摄影等150多件作品。其中,新疆艺术家参展作品有47件。参展作品市场价值近20亿元,为历届之最。同时,展览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将组织陈丹青等10位艺术家举办10场讲座。

胡伟在开幕式上说,本次双年展让新疆各族观众在观看、欣赏、接触和思考的综合体验中,认识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样式和文化价值,进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增强认同。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的黄笃表示,此次双年展是一次多元文化的艺术展览,是当代艺术与民族文化的一次有力碰撞。

奶油墙壁香扑鼻“煤渣”铺就“水墨画”

步入109厅,一股奶油香味便扑面而来,这是艺术家宋冬的装置作品《奶油墙壁》散发出的味道。

近些年深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宋冬,专为本次双年展创作了《奶油墙壁》。即利用奶油作为媒介,制作了一面长12米、宽4米的奶油影壁。而他想表现的是——温暖。在本届双年展中,有一些作品被普通市民理解和称赞,比如徐冰的《三思而行》纸本水墨、罗中立的《灯下》布面油画、陈丹青的《维纳斯协奏曲》布面油画,也有一些抽象的作品让观众惊呼“太另类”,比如史金淞的《那边》装置作品。艺术家史金淞带来的作品采用碳化的木头和动物的骨头作为创作媒介,看似随意地铺在地面上,远远看去就像煤渣掉在了展厅里。

有些参观者不知道这是艺术作品,无心踩了进去。当得知这是艺术品时,很多人诧异地说:“这也是艺术品?好另类。”

史金淞认为,他的作品采用最为“贫穷”的艺术方式和艺术语言,带给观众奇妙体验。

一位来现场看展览的尹女士认为,“虽然有些作品看不懂,但是在艺术家的讲解下,也能领略到别样的艺术思维。”

在105厅,三根长短各异的木柱倚壁而立旁边放着三堆大小不一的树皮屑,用过的老虎钳被悬置一旁。如果你看到这一幕,千万别把它不当回事,这是艺术家杨心广的雕塑作品《3根木头》。在杨心广看来,通过罗列艺术家创作时所能触及的工具、成果和废屑,扩展了有关痕迹的逻辑,并重估了价值。

而在107厅,一座看上去白森森的骨头吊在半空,远远看去,有点像骨头做成的蝴蝶。

这是艺术家隋建国的雕塑《蝴蝶》。艺术家将人身体中的尾骨放大成雕塑,悬挂空中,形成类似于蝴蝶的造型,给人以心理和视觉上的冲击。

中国画家热衷于边疆题材绘画

得知著名当代艺术大师陈丹青要来新疆7坊街做客“文化艺术名人”讲坛,一大早慕名前来的各族听众把展厅门口围个水泄不通。

10时30分,已在茶点区小憩片刻的陈丹青准时步入讲坛,仍是人们熟悉的那身装束:领口系到脖颈的白色中式衬衣,黑色休闲裤,极彰显其个性的毛寸头。

讲坛主题是“陈丹青谈艺术”,他说,一看到“谈艺术”几个字,就很惶恐,不知自己能谈点啥。听说7坊街是乌鲁木齐的“798”,“就谈谈自己和少数民族地区绘画的关系吧。”

陈丹青说,自己是上海人,第一次来新疆。之所以从没来过新疆,是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国家已有不少画家画过新疆,而且画得相当不错。去画画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那儿后,很激动,后来就有了《组画》。也许就是从《组画》开始,陈丹青跟少数民族绘画结缘。

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画家都热衷于边疆题材的绘画?陈丹青觉得这是因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缘故,有一种截然不同于中原魏晋的审美特点在里面。曾经陈丹青拿《组画》到美国去的时候,他们很认可,他们从中看出了美国西部牛仔的形象,他当时真的很惊讶——这才意识到他们印象中的和我们是有差别的。

最让陈丹青感到意外和感动的是看到了沙雕画(应是沙砾画,是用由沙砾构成的浅浮雕和油画结合的一种画,由伊犁的一批维吾尔族艺术家创制而成),他说,一看就是少数民族创作的,因为表现的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从小生活长大的环境,一看就是民间的。小小的沙雕画,要比我当年画的《组画》更真实、生动。沙雕画作者,显然是一批很有才华、很有水准的艺术家。

陈丹青对新特地域文化的肯定,对沙砾画艺术的褒奖赢得热烈的掌声。来自新疆幼儿师范学校的维吾尔族美术老师地里木拉提激动地跑到讲坛上,跟陈丹青先生介绍沙砾画的情况。

在被问及对沙砾画有何期望时,陈丹青说,我希望沙砾画的作者不要低估自己的画,更希望作者不要以为到此水平就到头了,要探索沙砾画还有多少可能性再继续往前走……

陈丹青也有困惑,面对我们国家的种种巨变,比如中国跟国外的差别,江南和北方的差异,再比如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反差,所有这一切让他思考。他非常明白一个偏远地区的画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画家,能走出去难度有多大。所以他觉得应该给予这些画家应有的关注。

刘小东谈在和田现场创作经历

8月26日下午,著名艺术家刘小东的新作展览《刘小东在和田》作为本次中国·新疆艺术双年展的平行展在新疆艺术中心开幕了。在此之前,他于今年6月22日起和他的创作团队一起走进了和田地区,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记录采玉人生活的体验。这一次,刘小东再次延续了他逐步建立的现场绘画的方式,在采玉人的工地旁搭起了帐篷,建立了临时工作室,使用素描、日记、油画和摄影等手法展开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