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作文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作文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199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方式吸收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评价学说,倡导形成性作文评价:教师既要写出带有辅导性的积极评语,又要给定分数对学生做客观和适量的刺激与强化。国外的作文评价很早就有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背景,非常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强调作文是学生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学生年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也会不同,同时也会反映出他们的内在需要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心理。写作心理是指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写作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想象、思维等。研究学生的写作心理特点,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优化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是保证作文教学的必要条件。

一、因势利导,树立自信

张志公先生说过:“在批改作文的问题上,特别用得上因势利导这个原则,无论是批、是改,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又不能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准则。针对实际就是‘因势’,合乎正确的方向和准则才能‘利导’。真正做到因势利导,教师能少做许多无谓的工作,节省不少时间、精力,而于学生则是大有裨益。”一位老师布置写一篇题为《说说人际关系》的议论文。批阅作文时,发现有个学生只戴了个议论文的帽子,后面却写成了纯粹的记叙文。按常理应写如下评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体都把握不了,下不为例!”……这样的评价恐怕有点失之粗暴。这位老师看学生的记叙文写得不错,经过反复思考,写出了如下评语:“上帝在那里关上了门,却在这里打开了窗。种瓜得豆,虽非初衷,但你的记叙文却显示了作文功底的深厚,我相信你的议论文同样精彩!”后来,这个同学补交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可见在评价中,评价者态度要真诚,要尊重学生思想情感,努力挖掘文中富有个性的内容,并发现闪光点,来激励学生。讲究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多一些心灵的交流、衷心的鼓励、热情的赞扬和情感的抚慰,少一些枯燥的批评,让学生爱写作文。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通常采用统一评改的教学方式,很少关注生的心理特点,这样就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很难启发学生思维。“我发现学校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我的主要结论是: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学习中,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近乎苛刻的评语或过低的评分,往往会使作文能力差的学生丧失自信心,甚至表现出对作文的厌恶与恐惧。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是因他们的某方面不足而受到嘲笑造成的,以致于形成恐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利用商量或讨论的语气进行评价,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消除外部压力,赢得自信。

二、少改多就,分层评价

叶圣陶先生主张不宜把评价标准定得太高,“若说立意必求独创,前无古人,言情必求甚深,感通百世,那么,能文之士也只好长期搁笔,何况学生?”为此,叶老提出了两条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一条是“通”与“不通”,一条是“好”与“不好”。他说:“‘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他说:“一篇文章里如果具有这两点,大概是可以称为‘好’的了;不具有呢,那便是‘不好’。这两点是‘诚实’与‘精密’。”他还对这两点作了浅近的解释,指出“诚实”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内心是怎样想,笔下便怎样写。“精密”则指不能粗疏平常,由写作者至深地发出的、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出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叶老的理论为我们迷茫的作文评价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以其为准则,在适应时代、社会的同时加以发扬,形成少改多就、分层评价的作文评价标准。“少改多就”的“就”意思是“依从”,整句话是说教师批改学生作文,要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老师不必照着自己的意愿大改。否则,出力不讨好,甚至扼杀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作文评改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而不是另起炉灶,令其面目全非。

由于学生年龄与阅历的不同,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个性潜能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作文评价时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些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能力,与学生共同商量并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目的地分层次进行作文评价。成绩好的、水平高的学生要求高一些,批改多一些;成绩差的、内向自卑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多以鼓励;浮华的文风要引导言之有物;质朴的文字要求能表现世态人情……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觉追求的目标,并期望达到最好水平。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在评改作文中,教师就要尽量保持作文的“本来面目”,以表示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写评语时,教师应努力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适当地加以表扬鼓励,不能只是客观笼统地进行评价。

三、长善救失,鼓励为先

长善救失,要求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在作文评价活动中,用积极的眼光,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在春风化雨中获得全面的提高。“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好作文不一定是教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在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篇章结构和表达技巧方面的闪光点,也许光亮微弱,只是黎明前的一缕微光,但是经过老师的精心培育,耐心的期待,终有一天她会喷薄而出,光耀大地。当然,肯定优点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把握分寸,如果学生觉得老师态度不诚恳,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必须切中肯綮,不能含含糊糊,数量上要控制,重点要突出,不能面面俱到,否则欲速则不达。

鼓励为先,教师要充分表扬学生作文的可取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时,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相机诱导,使作文评改与作文训练融为一体。古代学者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雳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这“时雨春风”,就是要教师以鼓励为主,热诚地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热情鼓励,善于鼓励。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太祖杯酒释兵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语:“好笔刀,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该老师的批语更为精彩:“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读着这样的文字,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该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就会激起追求成功的情感力量。新课标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尽量发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只要有闪光点,都要予以肯定,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

四、倡导个性,激发创造

蔡元培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中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巨大的潜能,教学评价必须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根据个性之间的差异实施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智力和潜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指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作文教学的最佳境界,就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写出最富有个性色彩的佳作。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个性化有这样的要求:“要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并做到有感而发。”新的作文评价,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做真人,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在个性的引领下去追求一种哲理美、情感美、语言美,从而培养创新人格和创造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激情,在交流中砥砺思想,在碰撞中品尝成功,写作主体呈现自我、张扬个性,学生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写作是充满挑战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认识、感悟诉诸文字的一种自由的创造过程。作文评改过程就是师生间、生生间把玩字词句章,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鲁迅说:“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叶圣陶说:“读书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大师们的谆谆教导就是让大家思考生活,创造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创造性思维,追求语文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倡导个性,学生作品才会有如此创造性的表达:

拾起卧在滩边的一枚螺,放到耳畔听海似烟波浩淼,波澜壮阔,我只能躲进自己的思想轻轻哭泣,悲哀着自己的渺小。

母亲的爱,像一条小河。它恬静,泛着微微的涟漪;它清澈,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它轻柔,缓缓地送我前行。

正如冰心所说:“这个世界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在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写作中,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创作出更加鲜活、动人的作品,“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无数惊喜:形象的描绘、新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他们的喜怒哀乐,并把自己的感受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将自己接纳的情化为感受反馈给学生,让师生双方共同感动。

在以人为本、主体性教育理论不断完善的当今,学生的写作心理正在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只有面对学生,洞悉他们的写作心理,认真分析、研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学生才能克服写作中的非良性心态,一步一步地在写作的道路上前进。研究作文评价对学生写作心理的影响,重视评价主体的心理需求,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过程,必将有助于作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