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素质教育特别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是新世纪全球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但在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农村音乐教育问题思考
0引言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想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影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当前影响当地音乐教育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问题。虽然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教育方针,把艺术教育作为启迪人的智慧、滋养人的心灵、发展人的个性及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但在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管理者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总认为音乐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在制定政策措施、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配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能予以支持,使本来就没有多少基础的音乐教育举步维艰,这是造成西部农村学校开课率低的最重要原因。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但往往缺少必要的教学条件。教师上课非常无奈,学生更是缺乏兴趣,这样的音乐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虽然个别地区或学校的领导者对艺术教育有了一定重视,但往往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却偏离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音乐教育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而是为少数学生服务,把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和扩大学校经济收入的手段,让音乐教育走上应试教育的方向。实质上是以牺牲普通学生的审美教育为代价,以艺术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这些错误认识对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西部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师资队伍的薄弱直接导致了西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低下。由于西部高校招生的优惠政策,很多学校只注重升学和招生,不注重生源质量,导致老师的专业能力较差。与此同时,西部农村地区的教师流失情况严重,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区的中小学教师逐渐饱和,一些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只好选择了贫困农村就业,他们到岗之后,并不安于这里的现状,只是把这里当作积累实力的踩脚点,蓄势待发,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离开自己的教学岗位。没有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音乐人才,要着力解决西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短缺、水平不高的问题
2改变西部农村音乐教育落后局面的措施
2.1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育人观
古今中外世界上许多伟人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我国的荀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说明音乐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在苦学音乐基础上启发得来的。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订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实践证明,学习音乐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及人格的塑造都有独特的功效。重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重视对农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提高,这对促进农村学生审美活动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一个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发展的育人观,使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能得到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2.2改革现行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各类课程,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确定其核心部分,合理分配各类课程比例,适当增强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增加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注意增设反映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学科的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同时处理好课程的“纵向顺序”和“横向联系”,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
2.3开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育发展
虽然农村中、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却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采茶、风俗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于欣赏教学、节奏训练等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又因其接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同时,地区地理环境与地方特产也为农村音乐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学校虽不一定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它地处农村,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用矿泉水瓶装沙子做成沙垂、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串铃、用竹片加工成快板……还可以让学生人手一套或组建一支特色乐队等。这就为农村学校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并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2.4改变现行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教学
教学内容要逐步打破现行专业细化的框架,紧扣培养目标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根据本院校所处地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音乐教学内容和能够被中小学生所喜爱与接受的音乐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基层中小学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5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和动笔的机会。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参与性。加强教育实践,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时间至少应达到8―12周。如果有条件还应安排辅修课的教育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6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他们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使他们能热爱本职工作,爱学生,有志从教。这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扎根基层农村中小学开展工作的基础,学校应重点培养。
3总结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为此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胜慧.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困境探因[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2]邓光年.西部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刍议[J].学术论坛,2009,11
[3]杨为强.新课程改革中的西部农村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08,05
[4]魏素萍.论音乐教育与西部农村中学素质教[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育,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