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芝地区降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芝地区降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采用林芝地区察隅、波密、米林、林芝、四个站多年年、月、日降水资料,根据降水农业气候分析指标,用气候统计的方法,分析林芝地区降水特征,为林芝地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变幅;平均降水强度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林芝地区位于自治区的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理位置为:E92°09′~98°47′,N26°52′~30°40′,东西长646.7km,南北宽353.2km,总面积11.7万km2,总人口为20.4万。是全国水力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之一,而林芝地区的水力资源又占全的70%以上。林芝拥有我国第二大的林木蓄积量,林地总面积位居全国第8位,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地区林地面积264万hm2,森林覆盖率46.09%。林芝地区林下资源非常丰富,仅可食用的菌类就达120余种,年产松茸150万kg。全地区宜农面积3万hm2,现有耕地面积1.92万hm2,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0.17hm2,是全国人均可耕地面积的近2倍。林芝地区还是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基因资源库,据有资料统计有千多种以上。林芝地区气象灾害种类多、跟降水有关主要有干旱、雪灾、冰雹、泥石流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7.58万hm2,其中以干旱影响的面积最大,占总受灾面积44%.。林芝地区地区易受到雪灾的危害,夏季易发泥石流灾害,冬季易发深林火灾。故对降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通过对降水分析,对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来源

2 资料分析

2.1 年降水量一般特征

2.1.1 年降水量的垂直分布

选取1981~2010年降水资料,分析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的特征见表2,由表2可见,1981~2010年察隅站平均年降水量为792.3mm,波密为890.9mm,米林为702.3mm,林芝为692.6mm。站与站之间高程变化率均不显著。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得出:年均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的高度又变小,呈字形。

2.1.2 降水量年际变化

2.1.2.3 降水量保证率分析

保证率是指大于某一界限值的可靠度,是降水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表3是各站降水保证率。

2.2 降水量季节分布和时空分布

一年中不同的月份和时空降水量的分配极不均匀,故对其年内变化规律的分析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2.1 降水量的月变化

月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变化规律如表4,由表可见,1a中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且差异很大,如林芝站降水量最多月(7月)的降水量为134.1mm,是最小月(12月)1.1 mm的122倍,7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9.6%,察隅站降水量最多月(4月)132.2 mm,是最小月(12月)10.5 mm的13倍,最多降水月占全年降水量的16.7 %,1a中各月降水的分布极不均匀,各月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随海拔的变化基本一致。

2.2.2 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

林芝地区年平均降日数在164~186d,分布与降水的分布基本一致;降水日数最多的为波密、米林同为186d,最小的为林芝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4d;冬季各有降水日数少,雨季降水日数明显增多。

2.2.3 降水量强度空间分布

平均降水强度是衡量一个地方降水强度的一个气候指标,其计算公式

林芝地区最大是降水量根据现有资料统计,最大出现在察隅站为100.7mm(2010年04月23日),根据近几年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一日最大降水量应超过此数据。

2.3 雨季的开始、结束期

3 结论

3.1林芝地区 各站年均降水量垂直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的高度又变小呈字型;年最大降水量、最小降水量、年平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2 林芝地区 各站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且有明显的波动性。

3.3 林芝地区 各站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点:冬季各站降水日数少,雨季降水日数明显增多。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强度的月际变化与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大致相吻合。

3.4 林芝地区 雨季开始日期早为察隅、波密,出现在3月中旬,最晚为林芝,出现在5月上旬。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推移。其分布受地形和山脉的影响明显。

参考文献

[1]周顺武,假拉.高原雨季开始期和中断的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分析[J].气象,1995,25(12):38-42.

[2]黄晓清,杨勇.高雨季开始期的气象变化趋势[J].科技,2008,(3):64-65,72.

[3]高绍风.应用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4]边巴次仁.林芝气象与防灾减灾[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5]胡毅,杨雄,周定文,等.彭州市平坝秋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利用[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5,(3):253-258.

[6]周定文等.彭州市立方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二热量资源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1,16(3):169-173.

[7]杜军,马玉才.高原降水变化趋的气候[J].地理学报,2004,59(3):375-382.

作者简介:冉光辉(1976-),男,土家族,贵州沿河人,工程师,大专学历,从事大气探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