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PCI)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PCI)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 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治疗组达到Ⅲ级TIMI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P < 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各监测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替罗非班可减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084-03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因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黏附、聚集、斑块破裂等产生的血栓,是一种常伴有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临床综合征[1]。目前主要的治疗机制是通过抑制和拮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反应,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这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最关键环节。据临床研究报道,近年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发率逐年递增[2],安全有效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愈加明显。就目前而言,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的背景之下,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方法(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最有效和最普遍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但该治疗方法所引起的诸如血栓栓塞、无复流、慢复流等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学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治疗组各8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47例,女35例,患者年龄31~73岁,平均(57.51±12.97)岁,平均病史为(3.21±0.34)年;治疗组患者,男49例,女33例,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55.37±11.11)岁,平均病史为(2.98±0.2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缺血性的胸痛时间大于0.5 h,心电图显示相邻大于等于2个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1 mm或者是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受阻,以及相关心肌酶学现象证据。患者均无出血倾向和出血史(含出血性脑卒中),无肝肾功能损伤,无血小板减少(小于1×105/L),血压不高于180/110 mm H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口服300 mg阿司匹林,600 mg氯吡格雷,之后每日分别维持100 mg和75 mg的用药量。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需经动脉鞘管给予3000 IU普通肝素,行PCI前,按100 IU/kg加肝素,手术时按2000 IU/h追加肝素。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当PCI手术过程中的指引导丝通过狭窄病变时,立刻快速按10 μg/kg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注射后,以0.15 μg/(kg・min)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至术后24~36 h。监测两组患者术后激活全血凝血时间 < 150 s时,拔除动脉鞘管,给予100 mg肠溶阿司匹林,1次/d,75 mg口服氯吡格雷,1次/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用量为50~70 IU/kg,2次/d(治疗组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时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减半,停用时恢复为常量),持续5~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测定PCI术后6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TIMI、LVEF和住院时间比较

行常规PCI治疗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并PCI的治疗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可知两组患者中处于Ⅰ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66%和1.22%,两组比较χ2 = 1.0250,P > 0.05;处于Ⅱ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2.93%和15.85%,两组比较χ2 = 6.4806,P < 0.05;处于Ⅲ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3.14%和82.93%,两组比较χ2 = 7.9515,P < 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时间比较,t = 12.1873、3.1994,P < 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分别对比常规PCI治疗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并PCI的治疗组在手术后的住院期间、术后15 d和术后1个月时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分别为χ2 = 9.9730、10.0603、6.8156,P < 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是快速、有效、持久地疏通相关的梗死动脉, 避免功能及活性进一步受损,防止心肌死亡[3]。目前,PCI作为AMI再灌注治疗中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该治疗方法通过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辅以肝素抗凝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其中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分别抑制环氧化酶和二磷酸腺苷,减弱血小板聚集,从而明显降低心脏缺血事件所致的危险性。但经研究证明,当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阻止血小板活化中的上述两条途径后,血小板活化的其他途径仍可完成血小板聚集事件[5]。因此,虽然进行PCI可以缩小患者梗死面积、保护其心肌功能,但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AMI。

PCI手术中,支架植入不利于患者的血栓改善[6]。推测其机制是:当患者血栓负荷加重时,血栓斑块极易在手术过程中被挤碎,致使血小板的碎片及脱落的血栓流入已病血管的远端,继而产生“慢血流”或是“无复流”现象,影响患者缺血心肌的灌注,并能够促使新一轮的血栓形成;由于球囊和支架的扩张会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使皮下的胶原组织及黏附糖蛋白显露引起血小板出现黏附、活化、聚集的现象,而这些聚集的血小板便可作为核心逐步转化为血栓,同时它们还可以借助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凝血途径的激活形成血栓[7-8];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自身存在内皮功能的障碍,加之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内皮损伤会加重内皮功能的紊乱,使抗凝血成分比例降低、促凝血成分比例升高,而促使血栓的形成[9-10]。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Ⅱb受体可逆性拮抗剂,可强效并特异地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可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和GPⅢa/Ⅱb的复合物相结合,使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被抑制,从而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目前替罗非班是国内唯一批准用于临床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

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通过对比PCI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并PCI的治疗组,替罗非班治疗组达到Ⅲ级TIMI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即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对打通血栓、恢复血流具有显著的作用;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且其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各监测阶段均低于对照组。

总之,替罗非班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率,改善预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东星,刘惠亮,郝钦芳,等. 替罗非班在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安全医学,2008,11(6B):1030-1032.

[2] 匡隽,李俊.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2012,10(147):95-96.

[3] 张红雨,曹艳君,王立强,等.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 医学综述,2010,16(19):3031-3033.

[4] 于翔,卢成志,蔡林,等.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22-23.

[5] 田恒松.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1):56-58.

[6] 李屏,郭忠玉,李伟,等.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5例[J]. 临床医药,2011,20(15):71-73.

[7] 杨宁,赵季红,朱勇,等.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3):342-345.

[8] 曹伟中.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预后的影响[J]. 药物与临床,2011,49(32):66-68.

[9] 孙建. 心肌梗死患者TWA现象分析[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29(2):201-205.

[10] 曹剑,王怡宁,孔令燕,等. 活体MR成像监测移植干细胞治疗SD大鼠心肌梗死并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J]. 磁共振成像,2011,2(5):337-342.

(收稿日期:2012-12-05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