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的黄河中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据统计,山西省总土地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9%,高达10.8万平方公里,治理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地政府研究的焦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设计问题

(1)单项工程设计问题多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工程、生物和农耕三大措施,按要求每项措施应落实到图斑,但一条流域有成百上千个图斑,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限制,不可能每个工程都有单项设计。目前按图斑搞单项工程设计的不多,工程规划设计只能在脑里;有的单项设计只是“闭门造车”,不具指导意义。

(2)小流域实施规划深度不够

由于前期投入不足,我省大多数小流域实施规划是借助不完全实地调查和分析统计数据来确定相关因子的,部分数据不具科学性,原始数据不真实,造成以后一系列工作出现差错;进行规划一般采用常规方法,时间长、工作量大、成果精度较低;由于缺乏地方规划实施细则,各县市均参照部颁规划标准,这就造成规划可操作性不足等。如在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广大农民为了吃饭不得不耕种坡地来获取粮食,使得有些地方的退耕还林(草)形同虚设。

2、资金投入不足

大多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地方财政都十分困难,无法按规定投入配套资金,造成工程设计的盘子很大,而实际投入资金仅占工程预算的一半多一点,为了完成工程,达到验收标准,不得不弄虚作假,虚报完成工程量及工程效益。

3、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1)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小流域治理所需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石灰等。少数人为节省资金,将未达国标的伪劣产品混入工地使用,有的工程砂石骨料存在问题,但由于“急需”也勉强使用。

(2)偷工减料

现阶段,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但不管是搞农田水利建设,还是开展小流域治理,都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这就构成了矛盾。在家的劳动力为按时完成任务,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工程承包者在修筑蓄水池等坡面配套工程时,降低水泥砂浆标号,缩小砌体尺寸,致使这些工程还没投入使用就垮塌报废。

(3)不按程序施工

一些地方修筑坡改梯工程时不严格按部颁规范中的施工程序进行,致使坡改梯后土壤肥力低,头几年比原坡地还要减产,不受群众欢迎;还有些地方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工程整地后马上定植苗木,因定植坑内的土壤未沉陷,土壤空隙大、理化性状不良,致使苗木成活率低、长势差。

(4)苗木质量差。为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引进优良品种,但一些不法商贩用质量低劣的品种冒充优良品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有的苗木规格未达到国家规定的Ⅰ、Ⅱ级标准,栽植成活率极低,大量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分析以当地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情况,以科学方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的治理。流域的治理首先应以科学的方式研究当地地理特征,并归纳出相应的治理方向与具体步骤。在措施设置方面,不可过于追求眼前利益怀有侥幸心理而降低设防标准,与此同时也无需过分高估自然灾害盲目提升设防标准而导致资源滥用与资金浪费。应参考防护对象的综合价值与抗灾能力,采取在规定标准内与实际需要相符的设防标准,维护工程效益与安全相互和谐。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应采取沟道与坡面兼顾、天然植被与人为工程并重的治理原则,根据治理对象的地形、保护植被的数量以及保护治理对象的综合价值,将治理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于沟道耕地较多、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要适度增大治理工程比例,这样一来虽然该地区工程投资量会相应增加,但竣工后在农田、水土以及人员安全等各方面的保护程度都会相应提升,因而对改善村容村貌与各项村级基础建设都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对于沟道耕地数量较少、无人居住的区域,可采取大量布置植被的方式进行相应保护。从灾害防御的角度而言,植被防护能力远胜于其他工程措施,同时还可以实现较少的资金投入。

除了生态治理外,还可在河道建立水闸、拦水堰、建设河道挡墙,在不同时期控制地方水流量,以此来控制地方水土问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不能战胜自然,但是可以适应自然。在多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生态修复,以自然之道治自然是治理流域水土环境的主要手段。

1、生态治理措施

生态治理,顾名思义,是利用生物的方法保持水土,比如封山护林,在退耕还林的山坡或者荒山种植乔灌树木或者植被。在农用生产周边地段,应该大量种植经济树种,防止水土流失。在治理过程中应该以村为单位,以县为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比如在河流地段种植竹子、垂柳,在农田边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或者适合地方生长的乡土树种。在城乡地段,可以种植三叶草,苜蓿等。

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地方土地资源,种植的树木也应该因地制宜,在水土治理的同时,可以做好地方经济建设。在水土治理过程中,建立地方经济性园林。比如在农民退耕还林的山地或者山坡地带,可以种植经济性树种(比如核桃、枣树、桐树等)或者可入药的植被(车婷草、山茱萸等)。在治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树种之间的间距,在植被的前期,山坡上应该设置相应的排水沟。除此之外,应该重点发展村落式经济园林,发展农家乐旅游业,通过生态治理发展地方旅游业,创造地方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2、治理监督措施

纵观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无非是地方由于经济建设,大量的采石采沙采矿,滥砍滥伐,在预防区域内盖房建厂。所以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以此来做好地方水土监督工作。

3、强化工程建后管理,使效益长久发挥

应改变原有的“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思想,强化工程建后管理,对已建成的工程,应明确产权归属,预算出相应的后期管理费用,分项安排专人管理。

4、预防措施

水土治理,预防是关键,只有预防做到位,治理才顺利。所以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加强宣传力度,以农户为单位,将宣传资料以宣传画册的形式分发到家庭,并以村为单位进行媒体宣传教育,提高地方群众水土治理意识;其次,加强地方经济林的管理建设工作,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对地方经济林进行技术培训,并制定管理制度,通过科学技术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以此来激励农民对经济林的建设热情。最后,做好水源地区的维护工作,严禁农户毁林开荒或陡坡铲草现象发生。

五、结语

流域综合治理是在一定空间实施各种措施,在短时间内,对地表景观作较大调整,势必对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综上所述,在水土治理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小流域治理工程,采用科学的方法,因地制宜做好小流域水土资源治理工作,结合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预防监督为辅,才能真正做好该项工作。

参考文献:

袁爱萍:《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分析方法探讨》,《水土保持研究》, 2001年04期

杨儒文:《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02期

杨银芝:《论水土保持小流域工程综合治理措施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