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学校发展应坚持的原则与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学校发展应坚持的原则与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的重心已经由城区向农村学校延伸,由城区带动农村的同时也要保持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学校在各个层面实施创新和改革。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建立起符合现代农村教育需求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对于确保农村学校健康、有序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农村学校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制度管理具有天然的优势,其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农村学校制度管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在农村学校管理中要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完善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的目标,以此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1]众所周知,在管理学的诸多模式中,民主管理的优势较为明显,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意,形成较有凝聚力的意见,以助于推动制度的良好运行,其管理效果可以较为充分地得到发挥。在农村学校的实际管理中,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尤其是领导与教师的关系较为重要,遇到重要事项要通过不同渠道,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善于把握民意,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实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作出正确决策。

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教学工作是中心,其他管理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来展开的。在农村学校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的宏观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2]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是人。因此,要想管理好一所条件受限的农村学校,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般来讲,学校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拥有着其他资源无法相比的人才优势。在管理中,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每个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学会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多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尽量提供充分条件,满足不同教职工的需求,以此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其责任感。

3.坚持教学是中心的地位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3]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坚持抓好抓实教学的检查、落实工作,尤其强调抓好课堂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敢于创新,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积极推进研究性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改革稳步进行,对农村学校发展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且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由于农村学校发展受到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师资力量严重失衡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城乡资源共享,城乡教育的差距逐步缩小。[4]然而,由于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条件较之城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优质生源大量流入到城市学校,由此出现了城市学校人满为患、农村学校学生屈指可数的尴尬局面,教育资源也被严重浪费。由此带来优秀教师或者设法进城,或者进入其他行业,农村教师严重流失已成普遍趋势,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对农村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

2.评价体系极其单一

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已渐成共识,教育改革进展较快,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研究,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了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制度的优势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5]比如,最近在农村学校实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如此。在农村学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后,按照何种标准考核教师的绩效就成了学校管理者较难处理的问题,其原因是在部分偏远的农村学校,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上级出台的教师绩效考核标准都较为笼统,属于指导性意见,具体如何分配,需要学校自己去制定标准并加以量化。学校在师德师风等方面都可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但对于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价却明显不足,农村学校要制订出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体系就存在较大的困难。

3.德育地位颇为尴尬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尤其农村中小学更是关系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在人才培养的诸要素中,德育至关重要,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极大。为此,学校德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事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德育应有的地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属于薄弱环节,这就导致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影响了教育效果,教育目标与现实效果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与矛盾。

4.管理手段严重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管理理念亟待更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农村学校管理理念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现代学校管理水平的优化必须依靠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实现这一思想的转变,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在农村学校的普及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总的来说,传统管理手段效率较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籍档案基本都是采用纸质的保管方式,当需要查找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或成绩时,通常需要翻阅很多资料,花费很多时间,也极易丢失或毁损。当然,农村学校管理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加以正视。

三、 农村学校发展应遵循的路径

前已述及,我国农村学校发展存在诸如师资力量严重失衡、评价体系极其单一、德育首要地位没有得到重视、管理手段严重滞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亟待研究,以寻求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

1.坚持走合作办学之路,加强教师校际流动

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系虽已有所缓和,但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在农村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化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其有利于弥补农村学校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帮带等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各学科教师的整合也起到重要的作用。[6]以美术这门课来说,农村薄弱学校的美术师资极其缺乏,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一名专业知识比较强的教师带领、指导或结对帮扶,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可以传播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学校教育的评价一直都是解决师生中各种问题的最客观、效果最好的策略。评价讲求科学,以学生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从学生的努力程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制度运行的效果来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具备较强的制度优势,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较大认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对教学进行管理,而管理的核心是人的问题,制度管人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只有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评价体系才可以确保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运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7]在学科教育中,中小学体育学科制定了一个体质健康标准,其出台后对于体育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可操作性很强,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照标准,检查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什么,从哪些方面努力,学生的成绩离达标还差多少。从实践效果看,这个标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很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最近几年,新课改发展的趋势促使教师专业性进一步增强,农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虽然能力有所提高,但教学实践与新课改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下,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展开量化计算。面对科学标准指导下的质量评价,教师都会积极认可,增强工作成就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教育质量的管理工作也能形成长效机制,从此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对于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崇尚以德为尚的育人理念,为学校的各项管理提供保证

无才无德是一个废品,有才无德变成了一个危险品,由此可以看出德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拜金主义盛行,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侵袭与冲突,很多学生的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染,全国出现的多起校园凶杀案就是一个具体体现,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教育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有效抵制不利思想的影响则是一个亟待加以研究的问题。通常认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其应该是第一位的,是做好其他工作的思想保障。[8]这就要求在学校的实际管理中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纳入到对教师与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去,以提高实际德育的培养效果。

4.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农村教育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部分。依据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等,这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如能得到有效利用,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9]在学校管理中,要创新思维,努力创造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结合的有效方式,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应该对此加以推广和发展。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力量薄弱,较差的办学条件和紧缺的师资力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遏制这类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障碍。有些学校对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先进教学手段尚处在了解、观望阶段,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最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和管理,为农村教育管理者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的管理者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争取加盟信息网络,以提高办学水平。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学校在管理上不能再故步自封,而应“互通共用,优势互补,以材为用,乐材善诱[10]。合理充分地应用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教育,使学校教育在现代化教育推动下快速提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本校教师的教学相长方面。另外,信息素质教育是我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的人才也可以起到较大的作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农村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意义深远,作用重大,需要在立足农村实际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德育的积极作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办学效益,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推动农村学校的长远发展,为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建华.农村学校管理探讨[J].中小学管理,2006(10):76.

[2] 童学明.人本化理念在农村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8):54.

[3 ]程德富.刍议农村学校管理的弊端及几点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3(6):87.

[4] 陆正辉.农村学校管理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8):103.

[5] 梁伯奇.农村学校管理的现状和改革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6(1):48.

[6] 邹治仁.学校管理要刚柔相济[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76.

[7] 许建春.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管理[J].新课程(下),2011(1):138.

[8] 孙世杰.学校管理的新视角:从制度到文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15.

[9] 陆霞.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8):98.

[10] 郑华.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7(4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