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布迪厄理论的三个概念工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布迪厄理论的三个概念工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后现代社会学主要理论之一,布迪厄庞杂的理论体系是以实践、惯习、场域三大概念为分析单位的。本文首先分析三个概念工具提出的理论背景,又从静态的角度描述了三个概念的涵义和特征,最后从相互联系的视角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Abstract: One of after modern sociology main theories, the Budi distress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system info is take practices, is used to the custom, the field territory three major concepts as the analysis uni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theory background which three concept tools proposed, also described three concept implic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static angle, finally elaborated three between relations from mutual connection's angle of view.

关键词:布迪厄 实践 惯习 场域 结构主义

key words: The Budi distress the practiceis used to the custom the field territory structuralism

作者简介:周冬霞,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

作为继M.福柯之后法国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和英国的吉登斯、德国的哈贝马斯一起被尊为当前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巨头。布迪厄的理论中融入了教育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甚至还涉猎媒介、艺术等领域。可谓是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基于此,许多人称他为“学术杂家”。他的思想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实践

(一)实践概念的提出

布迪厄的学术思想从始至终都在为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而努力,他认为,实践是联结两者之间鸿沟的纽带,会使主观与客观达到一种协调。比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世界,这种方式貌似科学的、客观的。实际上,它运用规范、价值标准等工具,将人们的思维固定化,而并不能真实客观的反应现实世界。这就好比同是去旅游,当地人可以凭借对景点的熟悉来设计一条最优旅游路线;而外来游客则必须借助于地图,看似有了标准化的可信赖的工具,其实并不一定收获最美的风景。相反,往往由于地图的约束而按部就班,错过许多地图上无法标示的美景。

布迪厄既要逃离主观主义者建构的社会模式的枷锁,又要防止落入各种客观规则所设下的圈套。在摆脱这种两难选择中,他提出了“参与性的对象化”概念,即“将自己与对象的关系原则带入对象中”。举个例子来说,一位贵妇人和一个农村家庭妇女一起去购买貂皮大衣,由于二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购买力的不同,即使是做一件相同的事(购衣),二者的行动结果可能截然相反。贵妇人购得貂皮大衣,而农村家庭妇女则空手而归。在这一社会行动中,贵妇人和农村家庭妇女对于貂皮大衣的原则是不同的,贵妇人有能力购买,而农村家庭妇女没有能力购买,当他们面对同一对象时自然产生不同的行动结果。这种对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关系原则的对象化就是所谓的“参与性的对象化”。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对象化的途径得以实现。在对支配社会生活的“规则”等客观主义约束机制的批判中,逐渐走向主观主义浓厚的“策略”,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出实践这一主题。

(二)实践的涵义和特征

对于什么是实践,布迪厄并没有给出一个逻辑严密的定义,也没有做出清楚详尽的阐释。他详细描述了实践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一是实践的紧迫性。任何实践都是以时间和空间为依托。在实践中,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暂存性,行动者要在有限的空间特别是时间里作出决定,付诸行动,得到结果,这是一个紧迫的过程。行动者不仅要面对瞬间的现在,还要面对已逝的过去和即将来临的将来,在这一时间结构中,行动的速度和方向及内在节奏等都构成了实践本身的意义。二是实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实践并不是有意识的,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识的。人们以合理的方式行动着,具有一种行动的逻辑。也就是说,实践不是行动者理性计算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在某些内驱力的作用下自发产生的,布迪厄称之为一种实践感,抑或是一种游戏感。与戈夫曼将社会生活视为一种戏剧理论相似,布迪厄将行动者的实践比喻为一种游戏。游戏活动中并非全然理性,即兴表演就是人的无意识选择。三是实践的策略性。布迪厄认为,人的实践虽然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又不是纯粹偶然和随机的,而是有着某种合规律性。行动者的实践是有目标的,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必须从“规则走向策略”,策略是行动者实践的根源。

二、惯习

(一)惯习概念的提出

布迪厄的惯习概念与实践概念一样,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演绎,是他在实地研究阿尔及利亚卡比尔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他发现社会规章对于卡比尔人来说,不是遥不可及而又带有强迫性的命令。相反,这些规章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之中,被人们一贯的遵从和体验。布迪厄意识到此问题的复杂性,无论是萨特的存在主义,还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都不能说明这一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理论上的断裂,布迪厄提出了惯习的概念。惯习为结构主义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进一步超越了传统的主客观二元对立,使行为与结构走向一种新的联结。

(二)惯习的涵义和特征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套持续的、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由此可以发现惯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持久性和可转移性。惯习一旦在人体内扎根,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但是惯习又可以从一个领域传递到另一个领域,如农民工在大城市中获得的生产经验在农村的生产活动中也会产生作用。

惯习的历史性和生成性。我们知道惯习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构成,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内化的产物。但是,惯习并不是单纯的被决定,他还是一种生成性结构。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内化图示来感知、理解、体验现实世界,不断地产生新的实践,以创造性的方式重塑和改变着历史。这就比如参加游戏的人,不仅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又要在规则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创造。因此,惯习一方面把客观的社会结构内在化,建构成能被人们认识和感知的结构;另一方面,行动者的能动性又产生新的社会结构。所以说,惯习是“外在的内化和内在的外化的辩证关系”。

惯习的多样性。虽然惯习是在现实中运行着的历史,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惯习。不同的人由于身份地位的差距,获得的惯习也不相同。但人们之间的惯习也并不是千差万别毫无规律可言,而是地位相同的人获得了相似的惯习。比如在我国,知识分子之间具有着相似的惯习,他们与企业家、金融家的惯习又显然不同。然而知识分子之间的惯习也是因人而异的,其中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起了很大作用。虽然“习性具有席卷一切的解释力”,但是惯习的多样性告诉我们,社会结构力量对所有的个体并不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三、场域

(一)场域概念的提出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研究操作的起点,是他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我们知道布迪厄是从人类学迈入社会学殿堂的,他成功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阿尔及利亚原始部落,从对这一群体单位的研究扩大到场域,是因为在场域中群体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他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就是以场域为依托才得以展开的。

(二)场域的涵义和特征

布迪厄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场域”,而高度分化的社会世界里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就是“子场域”,如经济场、政治场、科学场等,社会“大场域”就是由“子场域”构成的。由此看出,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是有着一定边界的领地,也不能等同于领域。他认为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串串的关系,这些关系先于个人意识而存在。其次,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逻辑规则。行动者一旦进入某个场域,就获得了这个场域所特有的规则、符号和代码,人们形象的说这是他进入场域所必须交纳的入场费。如科学场重视真理,经济场注重利益,司法场注重公平正义等。在行动者刚涉足这个场域时,这些真理、利益、公平正义等特殊逻辑已经无形中施加在他的身上。

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自主性。社会空间中各种各样的场域都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一个高度自主化的场域,不仅能把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强加于场域中的成员身上,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场域,影响其内部结构。当然这种自主性是相对的,完全自主化的场域是不存在的。

此外,场域还具有斗争性和变动性的特征。场域是一个充满斗争和争夺的空间,不同位置的占据者依据其占有资本的不同而不断展开“博弈”(Game)。资本的分配不均导致了竞争活动的不平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愿以偿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场域的斗争性说明场域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空间,场域内的竞争和冲突使个体占据的位置移动,从而改变场域的结构和边界。

四、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实践、惯习和场域都是为理解阐释社会生活而创造出来的概念工具。无论是他的资本概念,还是场域和惯习概念,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他的实践观基础之上的。

布迪厄认为实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直观的发现惯习、场域和实践的关系,即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惯习为实践提供规则,场域为实践提供场所,资本则作为场域内斗争的武器。惯习和资本相互作用与场域一起为实践提供了可能。反之,实践又产生新的原则作用于惯习,形塑场域的结构,并导致资本的转化或获得。所以它们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理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高宣扬.论布尔迪厄社会理论的象征性和反思性[J].国外社会学,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