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课堂呈现的是对未知的挑战,是充满活力的“历险式”的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探究欲望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在课堂上往往会“节外生枝”,这种不确定性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益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呢?笔者认为,应该灵活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预设,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出不曾预料到的精彩。

一、巧用学生的争论,激发科学探究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产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从而激发科学探究。

【案例1】

在上《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时,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看一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正当大家仔细观察时,一向爱哭的李宇轩同学突然哭了起来。原来,他在用手碾碎土壤寻找里面的小动物时,不小心把里面的一只蚂蚁捏死了。了解事情的起因后,喜欢助人的邵康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反正蚂蚁是害虫。”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就不这样认为。”素有“小博士”之称的余凯反驳道。

这时全班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课堂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教者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让学生讨论下去。于是,一场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的争辩开始了。

生1:“我认为蚂蚁是益虫。因为我看到蚂蚁经常搬运一些动植物的尸体回去当食物,没有它们,地球上不会很脏吗?”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蚂蚁是害虫,有一次一只蚂蚁爬到我身上后咬我了,又疼又痒。”

生3:“我也觉得蚂蚁是害虫。大家听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你们看,它们不光会咬人,还会破坏堤坝、造成洪水呢!”

生4:“我反对。我认为蚂蚁是益虫。我们不是学过《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吗?老师都让我们学习蚂蚁的勤劳呢。”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能说蚂蚁一定是益虫还是害虫吗?”(教师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引导。)

生6:“老师,我知道了。蚂蚁在有的方面是害虫,有的方面就是益虫,要从这两方面看蚂蚁。是吗?”

课堂上蚂蚁的意外死亡引发了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的争辩。显然是一个突发事件。教者没有放过这个教育契机。孩子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了“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的辩论,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质疑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善于表达各自见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科学地对待生命体的情感与价值观。也许从此,他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会这样思考:毛毛虫是害虫吗?故意踩死一棵小草对吗?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这样思考问题,确实很重要!

二、巧接学生的提问,促进科学探究

好奇心、爱提问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从“苹果成熟后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的问题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大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教堂里的吊灯在风中不停摆动,引发了“吊灯摆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思考。问题促进了科学探究,于是发现了摆的秘密。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促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生成的有效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主体思维,促进科学探究。

【案例2】在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时,有学生举手:“老师,我们组的蚕豆里有虫子。”其他组也赶紧看自己的蚕豆里有无虫子。“我们的蚕豆没有虫子。”“我们的蚕豆里也有虫子。”各小组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这时,有同学便开始提问了。

生1:“为什么有的蚕豆里有虫子,有的蚕豆里却没有虫子?”

生2:“老师,蚕豆这么硬,虫子是怎么钻进去的?”

生3:“这是什么虫子?”

生4:“这种虫子是不是喜欢吃蚕豆?”

生5:“是不是蚕豆放长了就长虫了?”

生6:“不对,我家的蚕豆没放多久也长虫了。”

生7:“是什么虫卵掉进去了吗?”

――显然大家的注意力已经不再是观察蚕豆,而是被“蚕豆里怎么会长虫子”的问题吸引了。教者没有打断学生的讨论,时间过去了五六分钟。

师:“蚕豆里怎么会长虫子的?同学们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接下来,我们还有其他的任务。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请教大人,也可以用一些蚕豆做实验,看谁能发现蚕豆长虫子的秘密。”

面对突然出现的小虫以及学生提出的与本课无关的问题,教者没有按照教学设计至上的传统做法,置学生的提问于不顾,而是机智地在保护学生探究兴趣的前提下,敏锐地捕捉生成性的提问,真正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本,因势利导,变“干扰因素”为有利的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课外探究。

三、巧取学生的回答,深化科学探究

在课堂上,学生常会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到其中有意义的部分,追根究源,就会使课堂上出现别具一格的闪光点,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深化科学探究。

【案例3】在《我们吃什么》的教学中,当各组完成分类,教者请其中一组上来,按照荤、素的分类标准把食物卡片摆好,然后问:“对他们的分类还有不同意见吗?”教者原本的意图是让学生说说其他不同的分类方法和这组荤、素的分类是否有错误,然而意想不到的回答出现了:

生1:“火腿肠不是属于荤类。因为它里面有面粉,面粉是素类。”

――在大家的印象中,普遍认为火腿肠属于荤类。教者之前的预设也把火腿肠归为荤类,面对意外的回答,当时愣了一下。

师追问:“那你认为火腿肠属于荤的还是素的?”

生1:“可以说是素类。”

――这下一时激起了千层浪,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生2:“火腿肠主要是肉做的,应该分为荤类。”

生3:“火腿肠是素类,有面粉存在。”

――教者面对突发的回答,干脆让他们放开说,这时的教学已脱离了原来的预设。

生4:“我认为火腿肠应该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当有学生提出这个新观点后,教者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提醒大家找证据。大家在火腿肠的包装袋上发现有好几种配料,有火腿、盐、面粉等,的确是属于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本教学片断中,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教者虽然没有预设到,但能巧妙抓住生成资源,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深化科学探究,收获了意料之外的科学结论。其实,只要教师留心,巧取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引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和培养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这也体现了科学课的特征。

四、巧抓学生的错误,拓展科学探究

布鲁纳曾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答案不完整和错误时,不要轻易做出评价,更不要贸然否定,要善于把错误转化为可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4】在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中,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每个磁铁都有两极,教师正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拓展时,有一位学生一不小心把一块条形磁铁摔成了两段。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这块摔断的磁铁上,都在等待教师如何批评这位同学。面对这一意外,教师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举起这根摔断的磁铁问学生:“这根摔断的磁铁还有两极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生1:“还有两个。”

生2:“我认为只有一个,因为另外一个已经摔掉了。”

师:“那到底有几个,如何去研究呢?”

生3:“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

师:“怎么实验?”

生3:“用断磁铁吸回形针。”

――于是,教师请这位学生上台演示断磁铁吸回形针,结果发现断磁铁两端都能吸回形针。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4:“断磁铁也仍然有两个极。”

师:“那么这两个断裂处的磁极特性还是否相同呢?”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一样,一部分同学认为不一样。

师:“哪位同学有办法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可以上台给大家演示。”

本案例中,学生摔断磁铁就是一个“失误动态资源”。应该说,该意外完全偏离教学设计方向,出乎教者的意料。但教者能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使学生的个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得到尊重和张扬,进一步拓展了科学探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科学课堂中,只要我们时刻留心捕捉“时机”,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培养感情的催化剂,再辅以艺术的处理,合理、适度地调控,就能演绎精彩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九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