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情解民忧 真功求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情解民忧 真功求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省情、市情和县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各地党委、政府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的举措,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发自内心的喝彩

农民工戴建军的儿子戴鑫现就读于成都市青羊区红碾小学,这是成都市第一所“星级农民工子弟校”。8月3日,谈到上小学的儿子需要多少学费,戴建军说:“加上借读费、书本费、社会实践费、托管费等,我开始以为要交800元,没想到享受惠民政策后,一共只交了265元。”本为学费发愁的戴建军,这天笑得格外开心。

戴建军或许并不清楚“民生”这一当下热门词汇的内涵,但今年以来,他和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干劲和实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

【走进现场】

这里是眉山市的劳动就业服务大厅,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成都和眉山两地的远程招聘会,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当场与外地的用人单位进行面试,签订就业意向。这是现场对话――应聘者:一天干几个钟头?用人单位:我们工作时间是8小时左右。应聘者:多少钱一个月?用人单位:800到1200。

【新闻背景】

远程招聘网络一头连着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的用人单位,另一头连着眉山市的580个就业服务网点,而这些就业服务网点的背后是近160万剩余劳动力。搭建现代化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是我省今年扩大就业的新举措。

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今年以来,我省将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纳入对各市(州)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任硬化、任务量化、指标细化,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让城镇登记失业率得以严格控制。

接下来,我省将继续下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行动提升就业率方面,上半年,我省劳保部门共组织15.6万名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70.2%;共组织2.7万名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共组织29.5万农村劳动力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有19.7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为29.8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了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教育是民生之基

【走进现场】

家住大丰铁路村的张洋今年考取了四川大学,但是,一看到通知书上要求交纳4000多元的学费时,一家人又都没有了应有的喜悦,变得一筹莫展。“4000多元,对我们家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每个月还有生活费。”8月8日,当张洋接到老师的通知,要他填写一份困难学生补助申请表,并有可能得到政府一次性的3200元补助时,张洋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下,我上大学的梦可以实现了!”

【新闻背景】

在帮困助学中,针对家庭贫困,但又不属于低保对象的家庭,张洋所在的成都市新都区出台了专门的政策,对这些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给予一次性补助,省外本科补助3500元,省内本科补助3200元。

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我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进入新世纪之初的普九93%发展到现在的99%,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非常快。高等教育也在前几年扩招的情况下发展很快,在校生人数增长了约1.5倍,中等职业教育由过去的50万人发展到现在接近110万人。

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好学,我省加大了对贫困生的支助力度。义务教育,实施了“两免一补”,特别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力度。“两免一补”去年的经费是23个亿,农村义务教育993万人被免除学杂费,250万人被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寄宿制的学生近90万人提供生活补助,力度非常大。高等教育继续通过奖贷助免的形式实行资助,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校的学生的支助也将进一步加强。

在全省范围内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以政府资助方式、对家庭困难但不属于低保家庭对象的大学生提供一次性定额补助,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我省建立的教育保障系统工程,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优质教育。

社保是民生之依

【走进现场】

“我可以多买一些菜了。”达州市通川区二马路社区居民何红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何红是城市低保户,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她有点发愁。让她高兴的是,最近,达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城市低保家庭和领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人员给予物价补贴。

【新闻背景】

高兴的不只何红。7月3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调整城市低保标准,这是继2006年11月我省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后的又一次提高。8月2日召开的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也传来佳音,今明两年农村低保的核心任务是加快扩大低保享受面,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实现应保尽保,纳入低保村民将因此增加到355万人。

最低生活保障被称为“生命线工程”,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1997年我省开始探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城市低保开始纳入省委、省政府的实事目标管理。2007年初,最低生活保障纳入全省“十大惠民行动”的目标管理。最低生活保障行动实施半年来,全省近353万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实惠。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关键。全省各级财政将低保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多渠道多元化筹措低保资金。上半年,省财政厅和省民政厅共下拨城市低保资金近6.9亿元(省本级1.1亿元)、农村低保资金1.1亿元(省本级)。各地也加大对低保资金的投入,市县两级城市低保专项预算近3.4亿元,比2006年增加近0.7亿元。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农村社保体系已经“破茧”,无数农民破天荒拿到了养老金,报销了医药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亮点。

就医是民生之急

【走进现场】

7月28日傍晚,广元市利州区卢莲生老人家。60多岁的她正独坐床前,爱人因病去世,剩下14岁的女儿和因患小儿麻痹症天生残疾的她,每月拿260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更让老人烦恼的是,自己还患有癫痫,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发作一次。“每月医疗费至少50多元。”生活费本来就少,又不符合办医保的条件,治病开支成为她沉重的负担。“知道么,今年起,你也可以参保了。”听到这个消息,卢莲生眼中带着疑惑,又闪烁着光芒:“我要交多少钱?能获得多少医疗补贴?”

【新闻背景】

老人的这些问题将很快得到解答。因为老人所在的广元市已做好准备,出台新的城镇居民医保实施办法指日可待。

7月,在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广元、成都和攀枝花一起被确认将肩负起探索性试点的重任。

曾几何时,许多人感觉到生不起病,原因之一就是看病贵。让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是根治看病贵“顽症”最有效的“处方”。为此,全省上下整整探索了十余年。

2001年,酝酿已久的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拉开帷幕,这是我省实现全民医疗保险的第一块基石。

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本覆盖的基础上,我省于2003年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目标的第二块基石。广大农民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终于实现了――自己治病,国家补钱。目前全省有5125.03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6.98%。

两块基石的建立,使我们向全民医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明年,试点范围还将扩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列加透露,2009年试点地区将达到80%,2010年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补上了全民医保中的缺失部分,惠及最需要关怀的老人、孩子、低保人员等,与公费医疗、职工医保一起,构成覆盖城镇户籍居民的医保体系。

至此,最后一块“医保短板”即将补齐。一个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全面覆盖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在我省全面建成。这标志着我省医疗保险已从政策制度上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不论男女老幼、健康病弱,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即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