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楼阁式塔形式的形成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楼阁式塔形式的形成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关于堵坡为何要与阁楼建筑结合以及堵坡如何与阁楼建筑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而就阁楼式塔形式的形成原因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堵坡;相轮;各楼建筑;

前言

在论及中国古塔时,相关文献均提到塔是由堵坡传入中国,结合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而产生的,但关于堵坡为何要与楼阁建筑结合及如何与之结合均未有深入分析,本文的目的就是关于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佛教最初传入时的地位对塔形式的影响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正处汉代,汉时人们普遍崇尚清虚无为的黄老学说,对于佛教并没有理解,而是把佛陀当成神仙中的一种来加以信仰,拿比较熟悉的黄老学说去附会外来的佛教。在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佛教史》中就认为:“当时人们把佛教这种外来宗教看作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把佛陀依附于黄老进行祭祀,以祈求福祥。”比如牟子《理惑论》认为:“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后汉书・楚王英传》中记载楚王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后汉纪》曰:“浮屠者,佛也……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等均是如此。

由此可知,佛教最初可以说是依附于神仙道术而存在的。而在神仙道术的信仰中,神仙喜好高居于楼阁之上。《史记》记载:“方士言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帝乃立神明台井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 《十洲记》曰:“昆仑山有十二玉楼。”《述异传》曰:“荀,字叔伟,寓居江陵,憩江夏黄鹄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仙者登临必在楼上,在此思想背景下,被称为“佛”的神仙,也应当与其他各路神仙一般喜好高楼。且在当时的背景下,高台楼阁足以产生宗教所需的神秘感与崇高感。

堵坡与中国陵墓形象上的异同对塔形式的影响

堵坡,梵语为stupa,源自巴利语thupa,而thupa又是从印欧语系rumba等来的。这与英语tomb和法语tombe的来源是一样的。这种建筑无疑是从古代陵墓而得到的启示。其原型在南印及德干高原均有发现。在古代印度它是藏纳圣者遗骨的,佛教创立后借用了这种建筑形式。堵坡的形式来源,《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为:“如来以僧伽服、方叠布下、次郁多罗僧、次僧却崎,又覆钵竖锡杖,如是次第为堵坡……斯则释迦法中最初堵坡也。”尽管佛陀时代所造之塔没有实物遗存,但依据文献推测其形状为:方形塔基(身)上置半圆形覆钵,再上为伞杆及伞。现存最早的堵坡建筑,是约完成于公元前3-1世纪的印度Sanchi、Manlkyala、Amaravati等三塔。具体形式都为:一个有栏杆的升高的基座,以及为游行仪式所需要的梯级,上为饱满的半球体再上为方形带围栏的小平台,称宝匣(harmika),平台中立竖轴,上为伞盖。

在汉代,陵墓以方形为主,汉代坟墓受“天圆地方”宇宙观的影响,以方形为贵。认为人孕育于大地,出于斯,长于斯,当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时候,仍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即然大地为方,故将其坟墓建为方形以寓意其灵魂已回归大地。西汉帝后陵墓,从外部形制来看,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形如覆斗。《后汉书・礼仪志》卷六注引《汉旧仪》这种高大的封土堆,象征着西汉封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灵魂升入天堂,羽化升仙,永垂不朽。

比较两者的外部形式,堵坡与中国陵墓的主要区别在于:

(1)堵坡覆钵上有相轮,中国陵墓封土上没有明显标记物件。

相轮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象征性。《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杂事》中是这样规定的:“……若为独觉勿安宝瓶。若阿罗汉相轮四重,不还至三,一来应二。预流应一。凡夫善人但可平头无有轮盖……”可见,相轮体现了堵坡所供奉者的修为境界是佛塔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印度,stupa本身也在朝着突出相轮的地位逐渐发生演变,使其纪念性和象征性不断加强。这在键陀罗的佛塔中非常明显。佛教经典《术语》上说:“相轮,塔上之九轮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谓之相。”《行事钞》上说:“人仰视之,故云相。”这些意思不外是相轮作为一种仰望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

(2)堵坡覆钵为圆形,中国陵墓封土为方形。

包括唐五代前的塔平面造型多建为方形。可能与最初将stupa意译为“方坟”有关,然而这与当时陵墓以方形为贵的思想更有直接的联系。同为陵墓,将习惯性的方形封土移植,代替半圆形的覆钵来承托相轮。

佛经翻译对佛塔兴盛传播的影响

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佛教史》提到在佛教传入之初,“浮屠、老子、孔子都是受崇拜的偶像,祭祀他们都是为了延年益寿,祈求长治久安。他们晤佛道儒差不多,直到佛经大量翻译,佛教广泛流行的魏晋以后,社会才逐渐认识到这两种宗教的区别。”

在我国的佛教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佛经翻译者是鸠摩罗什。据《出三藏记集》载,鸠摩罗什在后秦弘始四年至十五年间(402-413),译出经论35部294卷。所译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系的中观派论书。大乘佛教主张佛绝不仅仅只有释迦牟尼一人,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世界里,在上下四方四维的空间领域内有无量无数的佛。大乘佛教兴起后,世人皆能成佛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这种思潮引发了佛祖形象的出现并再为现世求得解脱而布施、造功德等观念影响下,建造寺院、佛塔等活动开始兴盛。佛塔是佛教思想其普渡众生,利乐有情的理想和广结佛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云:“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如塔,受人天供。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项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结束语

宗教在传播上,能够使民众获得精神、心灵或者感官满足的,往往恰好是一种摄人心魂的形式,以及这种形式由于令人不解而带来的神秘色彩。因此,可以认为,在宗教传播中形式先于内容,信众接受形式比领会内容更便捷、更直接、更具现实性。

承载stupa多种意义的形象,将极具象征性的相轮置于传统陵墓方形形式上,结合神仙道术中“仙人好楼居”的神仙思想,便产生了往高空发展的楼阁式的“塔”。加上大乘佛教的兴起以及在此影响下广泛的礼佛造佛运动,此形式的“塔”便由此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古塔中最为常见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常青 《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 罗哲文 《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3] 王志远 《佛教艺术内涵在中国佛教传播初期的重要价值》,《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4] 吴庆州《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5] 宗贤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文化心理特征》,《美术观察》 1997年第1期

[6] 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