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年味儿,中国味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年味儿,中国味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课伊始,播放《过大年》的视频文件,营造氛围)

老师:同学们,虽然现在离过年还早得很,但我们先用歌声来热身一下。因为今天我们要跟随乡土作家刘绍棠先生,去了解通州运河畔农民的过年风俗,去感受农民过年时的那份热闹与红火。请大家通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一共回想了过年时的几件事情?

学生:“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畜”“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

老师:老师说过,写事情要点面结合,要留有空白,给人想象。但你们看刘绍棠,一口气就写了十件事情。是不是太多了?可不可以只写三五件事情呢?

学生:作者从腊月初一一口气写到大年三十,让我们感受到了过年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劲头。

老师:请通过朗读,将这种热热火火的过年的感觉读出来。注意把握语速和重要的词语。

(学生动情朗读)

老师:刘绍棠的描写生动细腻,虽然只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在他的笔下,却是如此的情趣盎然,我们仿佛神游其间,脑海中,可以生动地再现过年时候的种种情景。如果让我说,我感觉最有年味儿、最能引人遐想的,就是文中写的“买糖果”了。

【课件呈现】

浓浓的“年味儿”有小贩们的一份功劳。卖冰糖葫芦的,“竹筒里抽签子”,一定惹得不少孩子围观不散。卖挂落枣儿的,将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边转边吃,边吃边卖,逗得孩子们的口水“呼之欲出”!卖糖瓜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自卖自夸”,那场面,想来也火爆得很。 糖果甜甜蜜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向往美好生活)

老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请结合作者的描写,选择文中的一件事情,发挥你的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品味年的味道。

学生:我喜欢“炒年货”这件事。奶奶的炒年货歌伴着玉米粒在铁锅里毕剥毕剥响,又热闹又喜庆,表达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期待。

学生:我喜欢“挑绒花”这一习俗。大姑娘、小媳妇挑绒花是爱美,老太太挑绒花,是对生活的满足,是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我喜欢“买糖果”。这肯定是孩子们最乐意做的事情,甜甜蜜蜜的糖果,让孩子们的年过得更快乐更幸福。

学生:我喜欢“除夕守岁”。我觉得人们过年时有那么多禁忌,其实是希望今后的生活平平安安。

老师: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这样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啊!了解了京郊农村过年的风俗,感受了他们过年的味道,刘绍棠先生在文章最后告诉我们——“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他为什么会有“返老还童”这种感觉呢?

学生:我觉得是回忆往事让他童心复萌了。

老师: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我们过年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外出旅游、看春晚、发短信拜年、到饭店吃年夜饭等,逐渐成为了我们过年的主要内容。面对传统的过年习俗日渐式微的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

学生:我觉得这很正常,时代在发展,过年的习俗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我觉得应该保留这些习俗,因为这些习俗蕴含着我们的文化,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

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考很有深度。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也许,在新生事物的冲击下,在岁月的冲刷下,旧时的风俗会渐行渐远,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希望,变的只是形式。我们相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内心深处守候的那份温暖,不会改变。我想,这应该是刘绍棠先生写下《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