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说中医和西医(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说中医和西医(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令谦・大话养生专栏

孔令谦,著名养生健康专家。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现任孔伯华医馆馆长,孔伯华国医学堂校长。应邀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等多家媒体举办养生栏目或专栏,并受邀在全国举办过多次养生保健讲座,广受好评。

关于中医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几年“取消中医”的闹剧,让这场争论更是到了顶峰。作为一位中医世家的传承者,我也有些话不得不说。我认为,在争论中医和西医的优劣或者对错之前,首先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不同。

中医与西医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是基于传统文化所产生的。以扁鹊、华佗、孙思邈等为代表的中医大师来自于百姓、广大民众,他们对民间智慧进行总结,同时,再把这些民间智慧服务于大众。所以,中医并不仅仅是一门医学,也是一门社会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而西医是建立在西方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上形成的技术,把西方非此即彼,一定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带入了医学。方法简单、治疗简单、处置简单。于是,人们开始对号入座,凡是符合他们那个规范的都是科学,不符合的就不是科学,不科学就不能存在。非此即彼,思维简单化。按照那个标准,中医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这好比用木工标准要求电工,岂不是永远对不上号,永远错误?

还有些说中医不科学,其实是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假如用这样的观点来判断中医是否科学的话,所谓科学可能真是所剩无几了。比如,现代物理学中很多问题是晦涩难懂的,我也不懂,那我也可以说它不科学么?把不了解的中医打成不科学,可是又说不清中医不科学在哪里,并且还没搞清怎么回事,就要用西医来改造中医,如同没看懂电路图,就想改造电网。

中医学有许多无法用近代医学证实之处,比如什么是寒,什么是热,什么是虚,什么是实,这些均不能用现代医学的指标给出定义。有研究者试图要给中医这些名物,下定义做指标定性定量,其结果往往不太理想。因为实际上,中西医源于不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西医是从人体的物质结构、成分组成来认识人体,是从各个局部来认识人的整体。中医则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及行为方式,来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从而把握作为整体及社会意义的人;西医关注有形象的物质,中医则着重于把握功能和人体各个局部间的联系;西医更偏重对整理某一部分发生问题的解决;中医则在注意局部之外,还关注了作为生病或出现问题的个体精神层对于疾病的影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感冒着凉容易发烧,这是中国人的一般常识,大概也是外国人的常识,在英语中,就把感冒叫“受冷”(got cold)。中医把着凉这一类的病症叫做“伤寒”,并且进行了分类,记载:“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中医的另一部典籍《伤寒论》则从理法方药详细论述了着凉后病情的转变情况,病情的分类,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处方及处理原则。如分类上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区别,具体到用药上则是分别用麻黄汤和桂枝汤。

西医学则是按照另一套体系来阐述这一问题,把发热归结为炎症,原因是有细菌或病毒的侵袭。西医中的“伤寒”是指感染伤寒杆菌引起的发热性疾病――肠伤寒,与中医讲的“伤寒”是两回事。那么接下来的方法及步骤,就是观察病情、退烧、抗炎、杀菌、休息。然而,为何病毒和细菌感染这个人,却不感染那个人?为何在寒冷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何年轻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更为严重感染时,发热要比老年人更为剧烈?西医给出了一些解释,但是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那么中医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从《伤寒论》时代,甚至更早的年代,中医就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治疗外感疾病的方式方法,到了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已发现并提出感病相同、年龄不同的病人是需要区别对待,以防止意外出现。

很多人一提到发烧就要清热解毒,以为这样可以和西医退烧、抗菌的模式接近,从而致力于“清热解毒”的方剂研究及普及。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弄清患者的病的寒热属性,一遇发烧就用清热解毒剂,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造成很多不良反应。因为病邪的入侵不仅有热,还有寒、湿、燥。而且,发热有时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妄下寒凉,如同举刀杀人。假如能遵循《伤寒论》延续下的理论体系,只要辨证无误,一剂药下去必能热减,不超过三剂药定能热退。这是历经千百年的实践验证的。但是,从外感寒邪到发烧,从服药到痊愈,其生理、病理的变化过程,以及方剂对生理、病理状态下的机体作用,目前还未清楚,所以才需要研究,才有了中医现代研究的问题。那么需要研究多久呢?应当是要研究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只要研究成果假如不能转化成能指导临证操作的理论,就还需要继续研究。

中医和西医对脏腑认识的不同

中医将肝心脾肺肾合称五脏,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化生”是转化生成的意思,而“精气”可分为先天之精、水谷之精和五脏之精。所以,《素问》中所阐述的五脏六腑的功能远远大于历代所记载实体所见的脏器的功能。举例说,记载“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但是还是和“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血脉”有所区别的。同样,中医心和小肠构成的表里关系,也不能简单从解剖上得以解释。但是,在中医临证实践中,小便黄赤、或腹痛等症状时,且伴随心慌心急时,可以诊断为心热移于小肠,通常应用的方剂是导赤散。中医借助“阴阳”、“五行”的理论,解释了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阐述了各脏腑之间是有联系的整体。如《金匮要略》记载“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理论。

而西医认为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提供氧和各种营养物质,使得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他体液因素,也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其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中不断的循环流动,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泵”的作用实现的。

除了这两点不同外,中医和西医在对疾病的界定和对疾病的处理方式方面也有所不同,因为版面有限,将在下期讲述。我希望通过认识中医西医的不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