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涉农专业教学发挥助农实效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涉农专业教学发挥助农实效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涉农专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使教学最大化的发挥科教支农、助农、兴农的作用,是当前涉农专业面临的重要教改课题。要做好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必须要做到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作用、重要意义以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高度注重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农民意识转变相结合、与农民创业就业相结合;坚持做到涉农专业教学服务农村建设的理念创新、推动农业生产的课程创新、优化评定考核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涉农专业 教学 助农实效 思考

课 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课题(重点课题),涉农专业中“行动导向与就业创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JX11JZ009。

2012年7月,黑龙江省与教育部在京签署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提出着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法规、会技术推广、能创业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涉农专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使教学最大化地发挥科教支农、助农、兴农的作用,是当前涉农专业面临的重要教改课题。笔者所在学院开展涉农专业三年来,积极探索,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

一、着力提高三个认识

1.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作用

务农技术是农民解决生存、生活问题,走向富足、富裕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力量。涉农专业教学对象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学习环境的客观性,决定并强调了它的开展必定要以扶农、助农、支农为中心,经过理论知识的推演,实践教学的开展,实习实训的推行,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知识体系在学生对开放、动态实践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起来,想方设法促进农村学员就业、创业与扩大再生产。对全面提升农民学员的务农技能、从业素质、创业思路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意义

培育知识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给农民送技术、解疑难、办实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事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可谓党和政府情系“三农”、关心民生的一项德政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充分认识涉农专业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教学对象年龄层次、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经济生活状况、已有生产经营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以上诸多因素,决定涉农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明显特殊性。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员拿个中专文凭,而是想通过较系统地学习,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掌握促产增收、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促进自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

二、加快完善三个结合

1.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相结合

教学与农民生产实际紧密相关,教学内容不仅含有学员关注的基本技术而且要把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涉农专业学员的实习基地,为学员介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发抱团闯市场的激情和提高效益就必须有组织上规模的想法,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农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案,使教学对生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什么样的方法能省钱?种什么品种多打粮?养什么种猪卖高价?”以及学员在多年实际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对“疑难杂症”的“土方野路”,以及治疗“地方病”的奇招妙法,这是学员关注的焦点。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的结合度越高、越广,教学效果才能越好。

2.教学内容与农民意识转变相结合

对于一些农村家庭,进城务工、临时性零工的收入也算家庭主要的生活来源,而参与学习毕竟占用时间,耽误务工,影响短期内家庭收入。然而近期的家庭收入提高只是“治标”,而形成一种创业意识、掌握一种务农技术才是“治本”。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尽量搜寻身边创业致富实例或典型事迹,提高感性认识,给学员“洗脑”,从而突破农村、农民固有的保守思想,转变观念意识,让学员看到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看到农村的美好发展前景,找到自己的发展思路,让自己对自家的创业、立业“开窍”,设想出自家生产模式规划,列出各家增收具体的“经济算式”尤为重要。

3.教学内容与农民创业就业相结合

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是新时期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从而,涉农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围绕并结合农民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认清教学并不单纯是传授农业技术,应积极主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扩大涉及领域,重点加以阐述创业的意义、农业创业的机遇、农业产业的创业项目、农业创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农业创业的风险防范及成功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务工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维权、安全、文明、道德等等,体现教学的实用价值和时代特色。实现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三、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1.涉农专业教学服务农村建设的理念创新

涉农专业的性质不仅决定着学校服务农村发展的领域和产业方向,而且关系着学员将来的事业发展。涉农专业只有根据新农村发展建设的需要,广泛开展调研,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安排,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涉农专业才有开办的价值。在教学理念上,必须秉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观点,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计划与校历安排,在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时数等原则范围内采取灵活的教学安排,高度重视“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教学与调查回访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力争科教支农落到实处达到最优化。

2.涉农专业教学推动农业生产的课程创新

对于在校常规教学,课程设置往往是按照大纲要求,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并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涉农专业,“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现实状况,决定涉农课程必须务求实际,充分发挥科教支农、兴农、富农作用,体现有针对性的推动地方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惠农惠民为最终目的,打破常规,“应学员之所需,教学员之所用”。只有课程上创新,才能够达到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结构布局,符合农民学员的生产需要,才能受到农民学员的广泛欢迎。

3.涉农专业教学优化评定考核的模式创新

面对涉农专业教学对象、环境、目的等诸多特殊因素和客观实际情况,其考核评定决不能沿袭传统的模式和方法。考核评定模式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评价农民学员是否达到一个中职生的标准,在进行必要的课程考试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农民学员是否能够适用所学知识提高产品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市场运作能力,带动其他农民致富。为此,在制定考核评定的时候,我们把学生生产成果,经营业绩,促产增收,扩大生产等因素,合情有度地换算成学分,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考量新标准。

总结起来,要做好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必然要做到着力提高这三个认识,加强完善这三个结合,坚决突破这三个创新,从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人才需求规格、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学生的需求,才能把“涉农专业”这项党的惠农惠民事业办好、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