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十宅论》有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十宅论》有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距离阅读KUMA KENGO的《十宅论》已有一年。一年前潦草留下的阅读笔记,近日 幸得媒体抬爱刊稿,于是自知深浅惭愧之余,急忙将笔记重新整理。目的并不存于对于书本内容的罗列及阐述,更期待能以书本为据点引发卅更鲜明的职业观点,抛砖引玉。

一、被忽略的设计观点与理念

设计之成果体现为作品,而设计之精华体现于观点与理念。就其行业作用九而言,观点与理念的影响力对于设计界芸芸众生实在有着相对更加深刻及强大的影响力。毕竟,设计的根本在于:针对当下时代的观察及思考提炼而出的,有具体意识指向的实用艺术。

我每每从书籍杂志上拜读某位设计师的作品,总扼腕叹息不能与之长聊,包括关于作品成立的依据及环境背景乃至社会背景;也总叹息我们所处的室内界缺少如建筑界内成熟的学术评论体系。于是设计师们的成果,总存这扼腕叹息中潦草而过。需知。在我们的业界标杆之作并非没有,只是鲜少有人将作品透析为观点与理念。更重要之处存于,只有观点与理念的树立,并被广泛的识别与接受,才能超越形式并被称之为“标杆”。

著名出版人朱鄂引进了一系列日本设计师的书籍,以语言文字的阐述为土。少了图片的具象,多了文字指向空白处可以被想象的乐趣,如《十宅论》。更重要的是,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在这样的文字形式里被强化。存这里,抛开行业市场价格与设计公司架构或操作方式之外,我们首先司归设计的学术话题是关于为什么?怎么样?以及原始的,关于设计本质及目的指向的思考和关注。然后再带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跳入商业设计的汗洋大海,各显神通。

二、《十宅论》论的是什么?

KbMA KENGO的果然是在保持距离的较劲与遐想中完成的。尽管这样,我仍然认为:读好书与将书读好,有重要的区别。辨识地去阅读后产生观点,获得的才不是无谓的教条。

1 与社会保持距离――保持距离的关键在于不同界面间的跳跃。前言部分K对于初入行业者提出的“跟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用一颈自由心孤独的观察社会……”我认同当中提及“开始思考作为设计师的行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定位”的暗喻。但十分想说的是:设计这回事,从来就不曾出世,亦不曾入世。设计师们始终在这样的出世与入世间跳跃。这种跳跃绝不是如作者所谓某个时间段的问题,而是一种常态。甚至,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失却这种跳跃常态的设计师能做出强大的作品。因为,没有一定距离及用辨思眼光去投射一个问题或一个作品,必然失去作品所指向的准心。又因为,如果始终保持一定距离遥远的观望与分析而不是进入其中去亲切的感知与探视这个问题的辐射人群,你根本无法确认你是否正中准心。也就是说,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及跳跃的状态。若是僵化的理解K的观点,怕是辜负了作者当时伏案的辛苦了。

2 符号与象征――这两者其实完全不同。

序论章节的主旨在于强调“象征”作为日本文化表现手法的重要性,K引用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来说明“象征”这件事,比如对于爱奥尼式柱体的符号意义与日本壁龛插花的象征意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在此有可能产生的界限模糊在于,“符号”是基于形态普及后的具象概括。它在“象征”之后,是西方的,数据的,具体的。而“象征”其实与普及界面无关,它先于符号之前存在,这词汇是东方思维模式的产物,抽象的,感性的。当“象征”被大众识别及接受后,便开始以符号的形式被普及。

而这两者间的微妙差别,亦导致东西方设计成果特征的截然不同。西方人在数据中总结感性,东方人在感性中总结数据。甚至,在设计界对于当代东方话题的讨论中,亦可以加入对这两种手法的更深入研究。

3 场所与象征――如果再加入人的因素,又是什么决定什么呢?为了更具体的解释“象征”在日本文化(其实我十分想将日本文化更替为东方文化)中的重要性,作者就“象征”与“场所”的关系做了一番讨论:场所对于象征寓意的决定性作用。先谈作者的观点:一座插花放置于茶室间的象征意义与放置于情侣餐厅中的象征意义是截然不同的,而什么导致了这种象征的不同?是的,场所。如同东方词汇的具体意义无法参看个体词汇的定义,必须参考语境才能够得到准确的认知一样。场所的功能即雷同于我们所谓的语境。

在此又出现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于:象征一场所,中间还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人。日本人的文化习惯中将人放置于自然之后,基于对神明的敬仰甚至带有极端的禁欲色彩。场所相对人而言是高高在上的。因此在K的日本文化论中鲜少提及人在这场所与象征中的意义。但中国人的文化习惯相对灵动的多。人总是作为识别环境的主体出现,诗词中的阐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明:场景与物,皆受控于人的主观。从建筑形态上来看,日本的“场所”相对中国的“场所”形态上更为封闭与硬朗。如中国古建中的屋檐有着变化奇妙的曲线,而日本则完全简化为直线。中国园林当中取、借、错、偷、漏的空间模式和手法在日本园林中也被大幅度的简化。那么,如果说场所决定了象征的寓意放之日本成立,在中国,就必须要在场所的前提上加入人的意识需向了。人决定场所的价值取向,而象征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法对场所中物理无法实现的意识指向进行补充。

4 阶级与象征――他们到底花钱买什么?

事实上在之后的文章中我发现K的看点并未偏离人道,建筑师的关怀重点依然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阶级。在十种住宅的归纳中,强烈地体现出K的两个归纳手法特征:1、阶级;2、时间线。

简单罗列十种阶级分类(加以粗暴简单的个人解读):1,单身公寓派――小却不资的打工群体;2,清里食宿公寓派――实用即王道的工薪家庭;3,咖啡吧派――明正言顺的小资群体;4,哈比达派――从工薪家庭升级成小资家庭;5,建筑师派――文化与知识是最好标榜的中资家庭;6,住宅展示场派――目的明确行事简练注重效率的中资家庭;7,独门独院派――以屯地为乐、地主型中上资家庭;8,俱乐部派――具备高文化素养的享乐主义上资家庭;9,日式酒屋派――同样是具备高文化素养的享乐主义上资家庭;10,历史屋派――贵族。

虽然你一定从中读到无数你曾服务过的客户的真实面孔。但K的归纳不论从住宅分类或者阶级分类的角度看,其实带有很强的游戏色彩而并不能说完整和严谨。好在我们可以借用这样的归纳思路从阶级的角度归纳场所特征,根据其中的共同点分析得到其真实的理性诉求而非诸如时尚简约之类的感性词汇。其实这也是一种人-场所-象征的序列体现。

关于本书的时间线这件事我想从头到尾看过该书的人都能有所认知,纯个体-从业-同居-理性生活-崇尚知识-养育儿女……在此不一一列举。最后,妄测当时K在写本书的时期受到的一些影响,因为两本书的思考基础十分类似。是1 979年初版的读本。1 999年曾风靡一时,阐述的是社会阶层与人物形态及心态的关系。只是将最终视点放在行为及衣着等方面,将视点放在了住宅场所的方向。某种角度来看,关于时代与社会阶层的细节捕捉要深刻尖锐的许多。在此做个大大的推荐,那是本令任何读者都会肉痛的书。因为你能从中读到尴尬的自己。(以上纯属个人妄想癖发作……说明的只是这两书思考基调类似。)

至于KUMA KENGO的,我认为它更是一种方法论。从中解读出设计师需要具备的两种视角:1,宏观的社会视角,即你究竟处于何种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拥有怎样的层次;2,微观的个体视角,即每种层次具备怎样的具体特征及阶层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