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清Ⅰ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清Ⅰ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疗效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为诊断标准,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前列腺癌患者(无骨转移19例,骨转移29例)和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ⅠCTP水平,34例前列腺癌患者(无骨转移16例,骨转移18例)经综合治疗后复查血清ⅠCTP 。结果:骨转移患者血清ⅠC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P<0.001),在骨显像分级组间(M2与M3),血清ⅠCT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骨转移患者治疗后血清ⅠCTP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结论:血清ⅠCTP可用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并反映骨转移的程度以及评价治疗效果。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101-02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但骨转移率高,一旦出现骨转移即已进入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对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目前诊断骨转移的金标准,但该检查费用昂贵,特异性不高,而且很难用于随访。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CT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反映骨骼破坏的代谢指标,本文探讨了血清ⅠCTP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求获得简便可行、易于推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新诊断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48例,其中骨转移29例,平均年龄66岁(53~85岁),无骨转移19例,平均年龄62岁(46~88岁)。同时选择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7岁(31~7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认,骨转移诊断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为主,临床症状与骨显像不符者,进行X线、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所有患者需排除其他骨科疾病。

1.2 骨显像

48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INTERA ACHIEVA 1.5T NOVA DUAL MRI 系统,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MDP,剂量 740 MBq,注射后3~5 h内进行全身骨显像,结果由两名以上专科医生阅片核定。诊断标准为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浓聚高于健侧或邻侧对照区,需排除其他假阳性因素。根据骨转移灶的多少,按Soloway标准[1]分为4级(M0~M3),M0为正常骨显像,M1为1~2个转移灶,M2为3~5个转移灶,M3为5个以上转移灶或全身病变。

1.3 血清ⅠCTP的测定

在骨显像前后2周内空腹采集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于-20℃环境下保存待检。34例前列腺癌患者(16例无骨转移和18例骨转移)经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同位素治疗)后复查血清ⅠCTP 。ⅠCTP的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广州亿丰公司提供,正常参考值为1.8~5.0 μg/L。

1.4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ⅠCTP检测水平

前列腺癌无骨转移组与BPH组的血清ⅠCT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的血清ⅠCT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1)。

2.2 血清ⅠCTP在前列腺癌骨显像各分级中的检测水平

血清ⅠCTP水平在前列腺癌骨显像分级M0与M2之间、M2与M3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呈上升趋势(表2)。

2.3 血清ⅠCTP在前列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前后的变化

血清ⅠCTP水平在无骨转移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骨转移患者中则明显下降(P<0.01)。血清ⅠCTP在34例前列腺癌患者(无骨转移和骨转移)综合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3。

3 讨论

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常常无任何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疼痛,一旦出现骨痛,前列腺癌大多数已发展到了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尽管近年来健康教育广泛普及、公众预防意识逐渐提高,医疗诊断手段不断改进,但前列腺癌患者在初次确诊中,仍有10%~20%有骨转移病灶[2]。

目前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主要手段是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其灵敏度高,能一次全身显像,较X线检查可提早3~6个月发现病变[3],而且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定期进行核素骨显像对评价治疗效果、了解病情进展及预后判定有很大价值。但骨显像存在特异性不高的缺点,显示的单发病灶难以与炎症或其他良性病变相鉴别,为了诊断明确,常需与X线片一起对照分析,而且骨显像需要特殊仪器,定期检查费用高,同时对病人和医护人员有一定的放射性损伤。

Ⅰ型胶原是人体最丰富的胶原蛋白,同时也是骨组织中唯一的胶原蛋白,而ⅠCTP是Ⅰ型胶原降解过程中的特异性产物[4]。ⅠCTP可反映破骨细胞功能和骨吸收率,当骨质破坏时,如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的溶骨性骨转移和风湿性关节炎,血清ⅠCTP浓度会升高。虽然前列腺癌骨转移为成骨性病变,但组织学检查发现,转移灶中溶骨和成骨病变通常并存[5],因此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ⅠCTP水平会发生改变。本文结果显示,无骨转移组与BPH对照组的ⅠCT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差异仅存在于骨转移与无骨转移组间,表明血清ⅠCTP的水平是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指标。同时,ⅠCTP水平可反映骨转移的程度,在骨显像的分级M2与M3间,ⅠCT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灶的增多,ⅠCTP的水平也逐渐升高。骨转移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血清ⅠCT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程度还与病人骨痛的缓解程度和骨显像病灶的改善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血清ⅠCTP水平在无骨转移患者综合治疗后无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ⅠCTP水平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及疗效判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ⅠCTP是反映骨代谢的标志物,只要有成熟的骨质溶解破坏,就有ⅠCTP释放进入血中,因此血清ⅠCTP水平的升高应排除骨骼的其他良性病变。因此,对于临床怀疑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常规检测血清中ⅠCTP浓度,并与骨显像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对病情程度的评估。文献[6]随访研究表明,ⅠCTP至少比骨显像早半年以上发现骨转移,对于骨显像阴性而ⅠCTP升高的前列腺癌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发现早期的骨转移癌。对于经过综合治疗的骨转移患者,定期随访血清ⅠCTP浓度,以利于反映病情变化及评价治疗效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