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教育――班级管理的最后一块屏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本,同样也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离开了生命,教育便无从可谈。
人们常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发生了多起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学校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命教育也就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学校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圣地,如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做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生命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在生命教育中的价值更为突出。那么,生命教育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要如何开展实施呢?
一、关注生命,要正视学生的教育
德国学者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青少年儿童是人类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同时也要要求学生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要鼓励学生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学生了解到生命是等同的,自己的生命是生命,别人的生命也是生命,别人的生命也是十分珍贵的,学会尊重别人的生命,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善待他人。同样也要让他们学会欣赏其他形态的生命,做到推及及人,推及及物。
班主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人”的高来关注教育,使教育充满个性、充满人情。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真诚的怀有一颗人道主义的心。充满人情味的老师、和蔼的老师更加能够受到学生的接纳和喜爱。同时也应该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差异的教育)、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经验了、是否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生的问题),并且知道敬畏生命。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发挥生命课程的独特作用,而且要利用学科渗透、主题教育、综合实践等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的同时,还要通过家庭、社区、社会活动等各种有效途径,随时随地的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学会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关注生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自由。这就要求教师不管在何时何地,既不要表现出高出学生一头的气派,喋喋不休地教训学生;也不要摆出悲天悯人的姿态,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要让学生在教师面前站起来,敢于直视我们的眼睛,洞悉教师的心底,勇敢的打开心灵的窗口,敞开智慧的门扉,彼此没有隔阂的平等而真诚的和教师交流。只有融会入彼此情感的脉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升精神的海拔。同样,每个学生的认知特征不同,兴趣爱好、欲望渴求、价值取向、创造潜能也不同,正是由于这么多的“不同”铸就了彼此间个性的不同,才组成一个欢乐的集体。作为班级的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班静下心来仔细的分析,找出班级的特色,找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其更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做到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包罗万象的见解。只要我们尊重他们并且给他们机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充分的做到扬长避短,张扬其个性的优点,说不准他们中就有未来的爱迪生或者爱因斯坦。
三、关注生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班主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认知度、情感、人生态度与生存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合格+特长”的有特色发展。合格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这是教育的根本底线。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为服务宗旨;要民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们着想,尽自己所能的向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真正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生命教育的目标――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必须用心呵护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有一个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从顺应时展的需要出发,班主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在生命教育中凸显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班主任不能满足于现在已取得的成绩,囿于原有的教育方法,固步自封,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方面的优势,在班级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断提升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生命质量,积极用生命教育理念构建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
四、关注生命,要培养学生的习惯
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换句话就是说习惯决定生命。习惯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过长期训练养成的,在一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的一生。正如一位哲人说的,“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所以,教师要做好为下一代负责的态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上,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做一个成功的播种者。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同时也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熔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握好“生命教育”好这一关。
参考文献:
[1]吴金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灵魂\[EO/BL\].生命化教育网,2008,(5).
[2]王立华.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EO/BL\].生命化教育网,2008,(1).
[3]肖人翔.郑晓江教授的“‘生命教育’研究”\[EO/BL\].生命化教育网,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