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户农药残留认知及其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户农药残留认知及其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基于实证调研数据和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农药残留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进行了系统探究。结果显示:农户在农药施用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同时,农户对于施用农药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之间相互传导,并对农药施用的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农药残留;计划行为理论;知觉行为控制;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134-05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of Farmer

Cognition towards Pesticide Residue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986 Farmer Households from Five Provinces in China

WANG Jianhuaa, b, MA Yutingb, CHAO Manlub

(a. Jiangsu Food Safety Research Center; b.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urvey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is paper explored farmers’ subjective 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wards pesticide residue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 shows that subsistence rationality,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 pesticides cognition successively. Meanwhile, there are mutual transfers between farmers’ cognition,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towards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their behavior intention directly.

Key words: pesticide residues;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behavior cogni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委会审查通过的食品安全新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我国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322种农药,其残留限量的标准数已达到2293个,基本涵盖了我国居民主要消费的农产品,标准数量和覆盖率较往年有明显突破。这一政策背景告诉我们,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和行为取向在农户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已具备了日益显著的舆论关注和政策支持条件。因此,在当前的农户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紧迫的应当是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优化引导农户安全生产所亟需的个体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从多个维度综合形成农户认知与行为意向间的传导机制,进而为研究农户生产经营行为逻辑和制度运行体系,探索支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规范的路径与政策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1文献回顾与评述

因农户对农药认知或使用态度偏差所引发的不安全施用化学农药以致施药人员中毒的事件频有发生。农户的施药行为是有限理性的,农户在做出施用农药的行为时,会根据自身对该农药产品的认知度、对施用该农药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来做出决策。根据我国高毒农药“替代工程”的调查分析,因农户不合理用药或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所造成的中毒和死亡事故年均约有5万人[1]。Rother等研究表明,农药残留的形成不仅与农药本身的特性等相关,同时与农户的认知水平及其农药施用行为也有着直接联系[2,3]。国内外对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行为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认知的成因、施用农药的行为取向以及对低认知、高残留的改善等方面。

从农户对农药施用和残留认知成因来看,因认知偏差而导致的农户施药行为及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4]。政府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是影响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5]。Obayelu等认为农户对农药及其残留的认知水平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推广机构以及自身先前养成的耕作习惯的影响[6]。同时,研究表明,天然地理条件、信息获取渠道通畅性也是影响农户对农药残留带来环境危害的重要因素[7],不同地区农户对农药施用行为及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和态度还会因为种植结构、病虫害程度、农药生产与销售渠道、经济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8]。Rabinder等对印度一家农场的家禽肌肉蛋的调研发现,家禽肌肉蛋中有农药残留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农户为了快速提高家禽饲料产量而使用了过量的化学农药产品及化肥所导致的,而农户并不知道所用农药存在高毒性[9]。因此,除推广机构不力、自身习惯、信息通畅程度、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以外,农户学习、了解农药施用规范的主动性也是造成认知偏差和不足的内在因素[10]。

从农户对农药施用和残留认知及态度的现状来看,农户如果能认识到高毒性化学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则农户们就会减少甚至拒绝高毒性化学农药的使用,而尽可能选择无公害、绿色及生物农药。基于施用不同农药的农业企业行为视角,杨万江等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数家无公害农产品和常规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调查与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农户对农药残留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安全间隔期具有相对科学的选择行为,这样可以促使农药毒性达到相对较为充分的自然挥发[11]。通过对江苏、安徽、湖北和贵州稻农的研究,关俊霞等发现这些地区的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78%的贵州和江苏受访农户认为农药残留会降低农产品品质,85%的湖北受访农户认为土壤板结与农药残留有关[12]。但郝利等的调研结果则相反,通过对江苏、黑龙江、山东等六个省份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户并不了解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量和停药期都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13]。

从农户对农药施用和残留认知的改善来看,对农药残留认知越广泛、越深入的农户,在施药时越倾向于考虑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14],因此,在认识、技术、管理滞后的情况下,农户无视高残留而滥用化学农药以致损害食物安全性,追求利润而无益于保护人民健康,将构成对社会的严重挑战[15]。赵建欣和张忠根、冯忠泽和李庆江的研究均表示,抽查并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衡量农户对化学农药使用的态度,了解农户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购买和规范施用意愿的一个重要检验尺度[16,17]。此外,耿继光和沈维冰也通过对农户因不安全施药行为而中毒的严重情况探究分析,为农户提出了安全施用农药的各项具体措施[18]。

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农药施用行为态度越积极,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越在意;(2)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主观规范与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风险规避手段呈显著正相关;(3)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知觉行为控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安全的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关系;(4)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行为态度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主观规范有显著正相关关系;(5)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主观规范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正相关关系;(6)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行为态度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2数据来源与基本特征分析

2.1数据来源

为客观反应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和生产状况,本文随机选择地理位置分散的五个主要粮食生产省份为调查区域。考虑到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的地区差异,本次调查采用了分区域与分类别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此方法特点是在调查过程中先按照不区分城乡,统一抽取样本单元(例如区、县)的原则,在接下来的抽样中再区分城乡。这样,后续的数据处理虽然较为复杂。但可以使抽样的样本点相对集中。同时,在调查中,采取实地调查与一对一详谈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93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得到有效问卷9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2.2调查数据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主要围绕农户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打工情况、家庭年收入以及农户经营规模等几个方面的指标展开,验证这些指标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样本的一些基本特征(见表1)。调查发现,46~6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比例最高;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为5984%;已婚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及以下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9443%。

此外,在986个受访者中,外出打工受访者占调查者总数的7008%;说明绝大多数农户倾向于进入城市,在满足生计和资金积累目标的同时,可以增长见识与知识。农户打工经历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可以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安全农药。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5万元之间,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在20%及以下的受访者比例最高。

在家庭经营支出类型方面,除了吃、穿以及必要的农业投资以外,在受调查的986个样本中,6116%的受访者认为子女上学是其主要支出;3854%的受访者认为医疗

表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变量类别频数频率年龄(岁)性别教育水平18岁以下90.91%18~25岁757.61%26~45岁35135.60%46~60岁41041.58%61岁及以上14114.30%男59059.84%女39640.16%小学及以下29529.92%初中48348.99%高中(中等职业)15315.52%大专262.64%本科及以上292.93%是其主要支出;在经营规模方面,家庭土地规模为3~6亩的受访者最多,占2901%;且家庭人口数为4人的受访者比例较高,因此,应着力提高非土地要素的规模化,以克服土地要素难以扩大的现实限制。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检验及数据分析

31模型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一般原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等三个变量影响行为意向。即积极的行为态度、强大的外界支持、严格的自我知觉行为控制,导致更加强烈的行为意向,反之则更弱。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行为意向对行为又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利用计划行为理论的相关知识,联系农户农药施用操作行为的具体实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分析行为意愿影响因素,见图1。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在以上表达式中:y1代表潜变量中的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行为意愿,y2代表潜变量中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使用农药的行为态度,y3代表潜变量中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使用农药的主观规范,y4代表潜变量即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使用农药的知觉行为控制;V1V18分别用以代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等18个可观测变量;潜变量与潜变量两两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用α与β表示,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用r表示,残差项用δ表示。

32信度、效度检验

应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可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2,说明问卷内部的一致性较好。可观测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都超过了06的水平,说明各潜变量关联紧密、结构效度良好。样本总体的KMO值为0830,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表2变量效度、信度分析结果

潜变量可观测变量标准因子载荷Cronbach’s α行为态度V1安全生产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口感,满足自己的需求(生存理性)V2为了安全食用农产品,会严格按照农药施用说明(生存理性)V3使用农药是为了提高农作物市场价格(经济理性) V4使用农药是为了增加农产品的收益(经济理性) V5使用农药是为了降低农产品的成本(经济理性) V6安全生产会给自己带来比较差的负面影响(价值理性) V7安全生产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价值理性) 07110837062506160612061305900817主观规范V8家人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 V9朋友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 V10邻居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V11政府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 06910734071206320733知觉行为控制V12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农药残留 V13我认为经常或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 V14我认为较高的农药残留会影响农产品安全 V15我知道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06170729059706130656行为意向V16在意农药残留所引发的农产品安全风险V17会合理使用农药以免给收益带来风险V18选择种植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的安全农产品07150770063406263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MOS7对调研数据进行模型回归, 对经过载荷系数检验过的模型进行拟合评价,由表3可知,各指数指标都能较好地满足建议值的要求,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施用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越在意。农户施用农药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也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值都在05以上,说明观测变量对潜变量起着较大的作用,即家人、朋友、邻居及政府对施用农药的态度能增强行为意愿。农户施用农药的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值也都在05以上,说明观测变量对潜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即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知觉行为控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安全的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同样发现,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之间也都互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值得强调的是,此三个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相对较小,说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两两之间虽然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却相对较小。

4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五省98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应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对农药残留的主观认知、态度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方面较为复杂,影响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行为态度是多方面的,农户在出于自身的安全考量、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实现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对农药残留认知的关切程度依次递减;其中,追求经济利益和实现社会价值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相当,说明两者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具有适当的地位。为此,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构建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激励机制

根据农户多元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政府应该加快农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外部环境,真正确立农户安全经营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的优势, 大幅度提高安全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从内在动机上培养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个人成就感,提升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愿。

42推进农村农药市场的规范管理

规范农村农药市场的管理,遏制剧毒高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流动,杜绝剧毒高残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认真全面地做好农药市场信息、农药施用信息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以此来规范农药的施用行为。同时,基于家庭经营决策模式的转变,加强对农户周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来影响种粮大户行为选择和农药施用行为。

43分类开展农户安全生产技能培训

农户农药施用相关行为受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和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显著,提升农户农药的认知水平和收入状况,对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水平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当对农户进行分类培训,提升农户的安全生产意识,把农产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最终落脚点锁定在优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上。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傅新红,吴秀敏农户安全施用农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四川省广汉市214户农户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5):99-104.

[2]Rother H A. Perpception, Risk Communic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esticide Labels in Communicating Hazards to South African Farm Workers[D].A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05.

[3]Zhou J H,Jin S S. Safety of Vegetables and the Use of Pesticides by Farmers in China:Evidencefrom Zhejiang Province[J].Food Control,2009,20(11):1043-1048.

[4]Ewa Rembiai Kowska. Quality of Plant Products from Oganic Agriculture[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7(87):2757-2762.

[5]王建华,马玉婷,王晓莉.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54-63.

[6]Obayelu A E,Awoyemi T T.Consumers’Perception on the Use of Agrochemical and Agrochemical Residues in Yams:An Empirical Study of Kabba-Bunu Local Government Area of Kogi State, Nigeria[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06,4 (2):239-249.

[7]Ntow W J, Huub J G. Farmer Perceptions and Pesticide Use Practices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hana[J].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6,62(4):356-365.

[8]吴林海,张秀玲,山丽杰,阳检.农药施药者经济与社会特征对施用行为的影响:河南省的案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60-68.

[9]Rabinder S Aulakh, Jatinder Paul S Gill, Jasbir S bedi,et al.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in Poultry feel,Chicken Muscle and Eggs at a Poultry Farm in Punjab, India[J].Sci Food Agric,2006,Vol.86:741-744.

[10]王建华.农户经营改造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1]杨万江,李勇,李剑锋,朱艳,李丹.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4):17-23.

[12]关俊霞,陈玉萍,吴海涛,丁士军.南方农户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研究――来自四省的农户调查[J].经济问题,2007(4):84-86.

[13]郝利,任爱胜,冯忠泽,李庆江.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认知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6):30-35.

[14]吴林海,侯博,高申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3):35-48

[15]郑风田,赵阳.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03(2):16-20.

[16]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 2007(11):90-92.

[17]冯忠泽,李庆江.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4):22-26.

[18]耿继光, 沈维冰.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2(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