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话题设计好在一个“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改革十多年了,而我们语文课堂的对话仍然是碎问碎答,杂语喧哗,这样的对话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既然是“对话”,就要在对话之前“构建阅读话题”。话题好坏关系到对话能否成功。如何让话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向、启发作用,需要在话题设计中把握好几个“度”。
一、选好角度
教师要独具慧眼,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准确、新颖、独特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1.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话题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话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就有了。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口技》教学“美点追踪”环节,设计“请同学们用一个‘善’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来说话”的话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妙点揣摩。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角色,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有的同学说:“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细腻描写,又有侧面的尽力烘托;有的同学说:“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施”一“撤”,言下之意是说别无他物,全凭技艺;有的同学说:“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简单的情节;有的同学说:“善”在文字生动,如“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等。一个“善”字,贯串于阅读欣赏的整个过程,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2.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教师应抓住文本的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思维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在教学《雷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话题: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没有感情的,是虚伪的。那为什么还要在鲁侍萍不知情的情况下保持家居的原状?他是做给谁看呢?而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主动开了一张支票给她。他是否真诚地认为,这张支票,足以补偿她30年的情感伤害?此类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遭,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广阔空间,使想象力在瞬间迸发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兴趣。
其实,话题设计角度的选择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更多的创造灵感。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
二、拓展广度
1.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覆盖面十分广的话题,必须在对整篇课文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基础之上,对全文有一个全面、明确与系统的了解和感受。
例如,在全面地咀嚼、理解课文《小石潭记》后,教师在进行“整体赏析”时,扣住这样的话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都有“文章”。请同学们从“小石潭记”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结合课文内容,分别从“小”“石”“潭”“记”四个方面来论述,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
此话题围绕教学目标,概括了文本重点,抓住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唤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产生了阅读的需求。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快速地将文本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头脑中建构起这篇游记的脉络图。
田冰同学说:“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张青同学说:“全石”“卷石”是明写石潭,“犬牙差互”是暗写石岸,“凄神寒骨”不只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这就是有广度的话题,解决这样的问题,非通览全篇、深入思考不可,否则便不能完成这些问题的解答。
2.通过适度拓宽文本来拓展话题设计的广度。在语文教学中,应适时适量地拓宽文本资源,升华文本人文内涵,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上不封顶”,不应只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有些文章,可以引入背景材料;有些文章,可以引入对比性或结构相似的文章。如教学《七根火柴》一文,设计“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艰苦生活知多少”的话题。教学《珍珠鸟》时,设计“你知道的爱鸟的事有哪些”的话题,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也可引入此文作者徐秀娟爱鸟的材料。
当然,课外资源的引入,应与文本内涵有衔接或补充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而不可画蛇添足,违背挖掘文本内涵、升华人文情感的初衷。
三、挖掘深度
一般地讲,“深度”不仅指要明确获得多少,还要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1)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停留在“是什么”“怎么样”等浅层的对话交流上的情况还有不少。这样的对话表面热闹,实质流于形式,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紧扣“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这个话题。
揭题阶段,窦老师先与学生交流预习课文的感受,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走进圆明园。
研读课文阶段,窦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进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学生在自豪、陶醉与愤怒、痛恨的情感世界中来回走了一遭。
结课阶段,窦老师又趁热打铁:“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148年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2)设计学生自我对话的话题。自己与自己对话,是对话的高级形态。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为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类似的情况下,你如何做?”这样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
如《风筝》一文“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这个话题太浅,宜用于检查初读效果。由于问题指向明确,答案唯一,学生随口就能答上来,不具备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如果将这样单一的对话,改成“生活学习中,你有无精神思想被虐杀的类似一幕”,讨论就会由文本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大大激活,情感将产生更大程度的碰撞,对话也将更深入、有效。
四、把握坡度
(1)话题设计坡度的把握要基于学生的语感、文化和精神等“前理解”,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让所有学生有话可说。通过问题的解决,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比如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一课的教学中,设置以下的话题:(开课时)请说说你所了解的郭沫若及其作品;(课上)请以“粉笔”为题写一首诗;(课后)让学生与文本或作者对话――“我看《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艺术”。这样的话题太难,由于这是中学生第一次接触郭沫若的作品,学生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尚不具备对话的基础和能力。另外,新课程对现代诗的学习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而无创作新诗的目标要求。如果将其改为“请以‘粉笔’为题写一短文”和“请你联系这篇作品说说联想、想象的艺术特点”这样的话题,这就突出了本课重点,同时学生也有话可说。所以话题一定要适合学生,要尽可能将文本与学生的经历、感受、阅读实践结合起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去思考、讨论、应用,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事做,自觉参与,乐在其中。
(2)话题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还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认知规律。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话题设计: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看见了什么?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听见了什么?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闻到了什么?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
很明显,此话题的设计是由四个小问题组成的,这四个问题不是毫无关联的独立的问题,而是彼此并列、从易到难的递进关系,具有一定的梯度。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教学由提问而分成四个板块,显现出了明晰可见的思路。如此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设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勤于动脑,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话题设计坡度的把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必须具备的教育思想。
对于语文教学中阅读话题设计“度”的把握,只有在读“厚”文本,读懂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梁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