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作“筋脉”,悟为“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作“筋脉”,悟为“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他们文化底蕴上的积淀,也是他们语言拔节过程中的锦上添花。文言的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古诗意境的丰富,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逐步体会古诗的感情美;发展形象思维,体会诗中的形象美;抓住景和情,体会诗的意境美;抓住关键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语言美。下面我着重谈谈自己是如何一气呵成,让小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早已久远的年代,逐步去切身感受古人文字中所暗藏的各种内蕴的。

教学《江雪》时,我作了如下尝试。

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层次渐深的“六读”法为“筋脉”,以自主体悟为“骨架”,引领学生一步步贴近诗人,聆听古诗文字中所传达出的豁然开朗和柳暗花明的韵味。

初读。学生边读边自学生字,只要读正确,读流利就可以了。

二读。在初读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让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交流时,不强求学生叙述上的完整,学生只言片语也可,零零散散也可。教师再适时出示课件,让学生一下子把刚才还支离破碎的画面,聚合成眼前的完整画面。

三读。有了以上的铺垫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法。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蓑”和“笠”二字,教师可辅以图片。这样无需多余的语言,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你读懂了什么?”一段时间的放手讨论后,学生们跃跃欲试,可谓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学生基本理解了诗意后,渐渐进入了诗境。这时,教师可适时过渡:“古语说,吟诗作画。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段古曲),让我们一起来吟出景的寒意,吟出人的孤单,吟出诗的韵味吧!”

四读。三读之后,教师就可以追根求源,慢慢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那个寒江独钓的蓑笠翁了:“(出示课件)在这样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里,老翁的背影,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孤单,孤独。”教师继续追问:“到底他的孤独有多深呢?”有的学生找出了“千”“万”二字。“是啊!其实,诗人的孤独,藏在了词中,藏在了句中。此刻,谁能读出诗人的万千孤独呢?”学生自由练读后,全班交流。对于诗的理解,就凸显在了对诗句的诵读之中。有学生豪气万千,读出了其中的不甘;有学生则读出了清冷落寞,无限寂寥;更有学生语调沉郁,甚至能让人听出一个老人的沧桑……听了这样精彩纷呈的吟诵,我欣喜地感到,学生们的目光,分明已经越过诗句,来到了诗人的身边。

五读。此情此景下,教师再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当时的写作背景:“在了解了诗人柳宗元曾经也是一个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只是因为时乖运蹇,才被贬永州,直至陷入报国无门的绝境中后,让我们再次捧起书。你是孤傲的柳宗元,对那不公的社会,你就激愤地读;你是执著的柳宗元,你相信自己的坚持,你就坚定地读……”此时的朗读,已经不仅是在读诗中的字词,更是在读诗人深藏的内心,是在读出那个时代的悲鸣!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寓情于景,寄情于诗的写作方法,我拓展了一首《独坐敬亭山》的古诗。同样是寄情,在对比中不仅让学生自主品鉴了两位大家的异曲同工之处,更让学生学会了从字里行间探寻出诗人内心的起伏与波澜。

六读。本课尾声,古曲声再次响起,师生共读全诗,激发了学生继续深入了解柳宗元的兴致。教师再罗列出部分柳宗元的代表作,鼓励学生课后搜集阅读。相信,一个更为立体的诗人形象,将会在学生的眼前跃然而出!

在时下此起彼伏的“亲近母语,重读古诗文经典”的呼声中,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尤显任重而道远。总之,我们应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小学古诗文教学在对塑造小学生的品质,增广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操,给他们以美的陶冶方面,是有很重要作用的。路虽漫漫,但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有一颗求索之心,又何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