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向思想 抵达现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向思想 抵达现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我的“入室弟子”中,慧瑜也算得一个特例。

言其特例,并非由于他少年老成,勤奋治学,已著述颇丰,而是指他不仅以学术理路和思考将自己与我联系在一起,而且“开篇伊始”,便不断给我以荣耀的回馈。“师以生荣”,不是我的理念,也不是我的奢望。窃以为:博士研究生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是刚上路的青年学者。所谓导师的意思,就是“扶上马送一程”,看他走稳,便是全部了。而后新科博士学业精进,扬鞭跃马,绝尘而去,令前辈或曰导师望尘莫及,原本是题中之义。但慧瑜却令自己成了例外。

这固然因为我和慧瑜的缘分可称长远。还记得,许多年前,一次电影课后,一个有着张持重的娃娃脸的男孩恳切地邀我推荐十部电影张贴网上,欣然应诺。未承想,这份小小的篇目在昔日的网上风行一时,颇为我赢得了些许网络江湖上的虚名。惊讶之余,始获知,这份风行,一半出自相邀之人的“大侠”(大虾?)身份。那看似老成实则稚嫩的男孩便是张慧瑜,彼时网络江湖上颇有字号的北大BBS之“影视夜航船”的版主。那时的慧瑜,大二?大三?也不大见他出现在我的“粉丝”群里,但每逢开课,细看,必有他的专注的目光。及至大学毕业,他便依旧讷讷地送了我一本网络影评结集的专书,厚厚的一本,用了我一篇短文的标题做了书名。本科生出书,在彼时并不多见,况且如此规模。逐一读过,感动之余,偶犯“好为人师”之症,“精英主义”尾巴乍露,便对慧瑜说教:短小影评固好,有见地,有体认,有机智,但终不是学术,难成思想载体;要走思想、学术之路,怕是要改弦更张。说的颇轻,没想慧瑜便听进了,自此罢笔网络时评,开始颇具思想性的学术写作。江湖上时有抨击:戴锦华毁了一位未来的影评大家。也曾和慧瑜拿来做笑谈,他只是憨憨地笑,并不作答。也是无怨无悔吧。

但说他是特例,尚不止于此。直到将读博士,慧瑜和我,我以为,只是若即若离,淡淡的远观而已。但学界同仁相聚,每每有人赞道:你的那个学生张慧瑜的确很出色!他某某篇文章确有乃师(我?)之风!我每每快活而尴尬地解释:慧瑜不是我的学生,但的确是个好苗子。这份误认,来自于他和我思想与立场的相近,理路与质地的相仿吧。倒是印证了我的想法:思想与学术的传承原本不拘师生名分。

到了博士阶段,慧瑜终于做了我的学生。但此时,他已是“初具规模”的青年学者。而且,他仍然话不多,却执拗地选择“无视”我对他的规劝:不要扬短避长,当代研究才是你的长项;相反选择了一个近代文化的题目切入。我当然默认,因为知道他在尝试挑战自己。他也的确写出了一篇好论文;其好,不光是获得博士学位的意义。这也成了他学术起步的更坚实的基础。

慧瑜对学术,可以说是持久的热恋吧。他因热爱而为,以学术为目标和旨归。真的是一介书生:逐日读书写作、观察思考,但并非自苦,应是其乐无穷吧。这背后,该是某种对社会的责任,对现实的抱负和诉求吧。

现在,到了慧瑜的第一个学术的收获期。在颇丰的厚重论文之后,慧瑜再次撰写文化时评,同样的敏感,但不一样的视野和厚度。这便是结集于此的文字。

由此,通向思想抵达现实,文字与行动再度交织。写在前面,是为引玉之砖。(本文系《影像书――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的序言)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