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木桶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木桶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科学管理中的“木桶理论”可以应用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好坏不是由个别学生决定的,而是以班级整体素质来考量的。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素质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团队协作、人尽其才是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木桶 凝聚力 素质 德育

在现代管理科学里有一种“木桶理论”:一只木桶水容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将这一理论加以延伸,不难发现:一只水桶的水容量不仅取决于桶帮,还取决于桶箍和桶底。如果没有桶底,水容量只能是零;如果没有桶箍,只不过是一堆木板,容量也是零。如果把一个班的学生分别看成是桶帮、桶箍和桶底,把班级的管理效果的好坏看成水容量的多少,那么“木桶理论”非常适合班级的管理工作。

一、应用好“木桶理论”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基石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素养不可能都一样,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班级成员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但俗话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班主任应去发现和挖掘班级成员之间的“所短”,也就是要明确哪些学生适合做“桶底”、哪些学生适合做“桶帮”、哪些学生适合做“桶箍”,发挥学生的特长,避其所短,制成一个严丝合缝的“木桶”,这样的“木桶”水容量才会达到最大。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所要做的是动脑筋、想办法,使自己的学生人尽其才,使每名学生都感到自己在班集体中有重要的位置,感到班集体缺少了自己班级就不完整,就像木桶漏水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成为一个整体,大家才能心中想着集体,以集体利益为重,这样的班集体才有凝聚力,才能全面提高班级整体协作能力。

二、“木桶理论”是素质教育的催化剂

目前,教育改革中提的最多的就是素质教育,即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而“木桶理论”让学生能较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这无疑增强和培养了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社会关系即与人相处的能力;“取长补短”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与创新能力。总之,“木桶理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催化剂,那么如何在管理的实践中正确地实施“木桶理论”呢?

1.全面关注,突出重点,整体提高

在很多班主任的潜在意识里,总喜欢那些“智商高、能力强”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他们更优秀,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却忽视了那些“智商低、能力弱”的学生,对他们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对少数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则会产生讨厌的情绪,甚至对他们打压。但殊不知,一个班级好比一个大木桶,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不是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而是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找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发挥出他们的优点。对待学生应当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忽视那些表现平平的中间生,更应该多关注那些表现不好的“差生”,让“差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班主任的关注,让他们体会到班级的温暖,特别是让那些本来就有所“短”的木桶上的“短”木板得到提升,早日赶上“长”木板,达到提升班级大木桶容量(即班级管理效果)的目的。这叫扬其长,补其短。

2.德育教育是关键

班主任除注重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应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就像木桶具有了一致长短的桶帮的木板外,还得有坚实的桶底和桶箍一样,必须让学生同样具有一个坚固的“桶底”和“桶箍”。那么组成这个木桶的“桶底”是什么呢?那就是思想品德与素质修养。班级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素质修养,班级成员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问题,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见识水平,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使学校教育出的学生日后成为社会接受并受欢迎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即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形成木桶容量的基础,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可以像提升木桶的木板一样,通过继续学习,不断地加以提升。但思想品德和素质修养则是伴随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思想素质之后,才能使“桶底”和“桶箍”在木桶容量不断增大时,不至于泄漏开裂和脱落,以致造成木桶崩溃的结果。

注重思想品德和素质修养的培养和教育,正是符合目前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的理念,让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伴随学生成长,让他们受益终生。

总之,“木桶理论”注重团队协作,注重人尽其才,非常适合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只要我们教育管理工作者悉心研究、合理运用,一定会使班级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周口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