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外出务工者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外出务工者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139例农村外出务工在该院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①20岁以下占26.6%;②女性76例,明显多于男性;③外出务工者学历不高,初中文化程度以下114例,占82.0%,④未婚者占65.5%,年青者较多。 结论 全社会应善待进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知识培训,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 精神障碍;外出务工;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056-02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探讨农村外出务工者精神障碍及其诱发因素,特别是社会心理因素,为保护和促进农村外出务工群体的心身健康提供依据,探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该院2008年1―12月对农村外出务工者精神障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检索,务工人员精神障碍共139例,其中男63例(45.3%),女76例(54.7%),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5.7±6.2)岁。年龄段组成:15~19岁37人(26.6%),20~29岁70人(50.4%),30~39岁27人(19.4%),40岁以上5人(3.6%)。婚姻状况:未婚91例(65.5%),已婚41例(29.5%),离婚5例(3.6%),丧偶2例(1.4%)。文化程度:小学47例(33.8%),初中67例(48.2%),高中11例(7.9%),中专10例(7.2%),大专4例(2.9%);139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1]的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依病历记录使用自行设计的资料表格登记所有患者资料,内容包括住院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天数、起病年龄、病前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状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从事工作

从事的职业多以服装加工、鞋子加工、建筑小工、保安、厨师、玩具加工等。

2.2 起病诱因

该组患者中无明显诱因者有108例(77.7%),有明显诱因者31例(22.3%)。诱因多为感情纠纷、受上司批评、与同事争吵、经济困难、过度疲劳、财物被盗等。

2.3 起病形式和表现

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表现主要为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疑人迫害,冲动毁物,少眠等,由家属、朋友或单位同事急送就诊。

2.4 诊断

分裂样精神病43例(30.9%),精神分裂症78例(56.1%),情感性精神障碍16例(11.5%),心因性精神病2例(1.4%)。

2.5 疗效比较

较同期住院其他病人治疗显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年龄

该资料中20岁以下占26.6%,其自身的生活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差,世界观未健全,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在面对生活、工作压力时,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有所欠缺,而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同时也是心理或精神障碍起病的危险因素。

年青、单纯易上当受骗,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身边出现的新的事物不适应,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自行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身边的每一件事,任何一个小事件都可能成为一个应激反应,为精神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 性别

该资料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精神障碍女性76例,明显多于男性,与文献报道相似[2],可能与妇女对社会和心理痛苦的脆弱性助长了疾病的发生,社会文化因素增加妇女对精神疾病的脆弱性有关[3],可见由于文化经济差异大,人际关系改变,女性适应和调节能力较男性相对较差,故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及精神障碍,应视为重点预防保护对象。

3.3 文化程度

该资料中外出务工者学历不高[2],初中文化程度以下114例,占82.0%,又少有一技之长,不易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多是工种较差,待遇较低,老板对其要求严格,工作时间长,对其生活、心理关心不够。

3.4 情感问题

感情纠纷是发病诱因的首要问题。该资料中未婚者占65.5%,年青者较多,正处在交友、恋爱的黄金时期,因孤独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加强烈,由于刚接触新的环境,新生事物较多,面对突然涌来的诱惑与情感不能甄别与处理。

3.5 支持系统

外出务工人员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生活中遇到困难以及郁闷心理无处倾诉,又无法获得亲人的支持与帮助,导致心理适应以及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外出务工人员缺乏家庭支持系统,当一定强度的精神刺激因素会诱发导致精神障碍发生[4]。

3.6 心理因素

3.6.1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严重。由于先天身份的差别,他们大多数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职业技术特长,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差、劳动回报低的简单劳动,与城里人不能比拟,受到城里人的歧视。正是这种生存环境差、生活不稳定、收入微薄的现状,使他们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情绪。

3.6.2 孤独心理 大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远离家庭的温暖,工作在封闭的环境中,局限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受到限制。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城市里的幸福生活,但由于他们的身份造成的自卑心理又导致他们在面对城市环境时显得非常敏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回避与城里人的交往。

3.6.3 压抑心理 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城里人的偏见和歧视很敏感,哪怕是一个细小而不经意的动作都很容易直接伤害他们的人格尊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要忍受家庭分居、情感交流缺乏、生活条件艰苦等痛苦,经常处于精神压抑的心理状态,这更容易使他们对城里人产生仇视和敌意心理或对抗行为。

3.6.4 淡漠心理 城市的冷漠使他们从未考虑以主人翁的身份为城市做点什么,唯一的目标是赚钱,因此他们不能也不可能融入城市生活,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和底层,受到城市民众的歧视与排斥,更加强他们对城市的疏远,他们只是城市的过客与看客[5]。

3.6.5 失衡心理 因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和损害,容易导致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并发展为仇富心理。他们又往往渴望早日摆脱贫困,出门务工时期望值过高,但现实与理想却相距甚远,当期望难以实现时有的便产生投机取巧、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受到单位管理者与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与歧视,直接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容易使他们产生失衡心理。

3.6.6 缺乏安全感 他们多就职于小型私营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的职业,不仅不购买医疗保险,不签定就业合同,还时常出现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超时超量工作,挨骂、受限制、被打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因小事会被开除。其维权意识也淡薄,导致财产及人身安全得不到保护。

4 对策

4.1 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投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政府需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就业能力及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也应利用一切条件学习技术、知识,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健全人格。

4.2 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的普及,使其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并学会采取正确的积极的应对方式,要教育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面对挫折及困难甚至不公平待遇时能有正确的认识及客观的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利用率,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掌握正确调节情绪的方式和方法,及时发现及时求助,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和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3 引导城市居民善待进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媒体应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正面宣传,消除社会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误解与偏见。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承担着城市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工作。因此应加强对他们的客观报道与先进事迹的宣传,让城市人知道城市离开了他们,可能出现一片混乱,以此改变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歧视。

4.4 丰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娱乐生活

企业、社区,要努力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重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情感生活,多组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参与积极健康的文娱活动,加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与市民间的沟通交流,缓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压力。

4.5 加强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打击恶意欠薪、工作环境恶劣等损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权益的行为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规范监管企业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改变同工不同酬、工资低的现状。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

4.6 企业工会组织和家属要多关心爱护他们,给予良好的支持

社区和企业工会组织要多关心和爱护他们,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增进感情的工娱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家属也要随时与其进行联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社会支持系统及时给予干预有利于对生活危机的适应,避免对心理造成重大伤害。

4.7 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立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等机构

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鼓励他们合法的维护自己的权益。畅通他们的利益诉求渠道,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使其追求利益更加合法、规范化。在社区和企业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建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心理档案,对有不良心理倾向的人群及时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对心态失衡较严重的要进行重点跟踪、帮扶,克服自卑心理,培育自信、自强、自立的心态[6]。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168.

[2] 杨银,李雪梅.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障碍病历资料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5):449-450.

[3] 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77.

[4] 张进祥,陈美春.务工人员精神障碍21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12):1854-1855.

[5] 王家法,梅玉林,周晓平,等.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心理因素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70.

[6] 军,李志高.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1):33-34.

(收稿日期: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