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的运用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的运用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内部审计机构是银行公司治理及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切实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提出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就其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运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审计 运用

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命脉产业,其内部审计质量高低不仅影响到金融企业的权威性,还影响到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从总体来讲,我国银行内部审计质量不高,对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质量是面临的重要课题。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是银行内部审计的最终出路。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应用的必要性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为对象,通过对该单位的各种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制定量化指标,确定审计重点与范围并作科学评价,给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风险因素治理的审计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对银行而来,其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金融市场,表现出来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在此状况下,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不被市场浪潮所吞没的根本保证。非利息收入是获利的一个新途径,所以商业银行要不断开辟新的业务类型及业务方式,对现有业务持续开发,从而是资源得以科学配置,最终使金融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是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在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十分高。但高度集成化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逐渐增多。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业务渠道及交易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变化,新业务、新模式及新手段的运用,虽然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相对的风险性大大增加。而信息环境本身是开放性,易被攻击且毫无痕迹,商业银行在这种环境下风险管理压力自然增大。

三是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目前,商业银行的内外环境及体制在不断发生变化,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手段等也在随之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隐蔽性、突发性风险因素的形成,从而使审计风险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银行的新业务大量出现,资金往业较以前更加频繁,这就要求银行的各种业务手段与其发展相适应。传统审计方法无论从可行性还是经济性方面都与现有业务存在矛盾,特别是审计资源的供需矛盾尤其突出,已经对审计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因此,寻求一种全新的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审计方法十分必要,而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不二之选。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运用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一般程序

风险导向审计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固有风险、评估控制风险和确定检查风险。

1、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假设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会计处理发生重要差错的可能性。对一个银行业务管理进行风险评估,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被审计单位业务特点及流程进行详细的了解,搜集以往年度的外审结论及内审结果,统计易发风险环节,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重要的资料;二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有充分了解,为进一步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提供方向;三是挖掘被审计单位的隐性信息,对其有更充分深入的了解。一般情况下,银行固有风险主要表现为:在支付结算方面,支付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算业务能快速顺利完成;在安保方面,保卫人员一定要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强,不透露银行内部保密资料,同时对监控设施有一定的了解;在货币经营方面,业务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财会方面,一定要加强内部财务制度的透明度,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目标分配合理。

2、评估控制风险

评估控制风险,即内部控制系统无法及时防止和纠正重要差错的风险。为了做好审计项目的计划,审计人员至少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这种了解,再加上审计人员对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估,可用于确认可能发生的错报类型及其发生的风险大小,还可以作为设计实质性测试的基础。通过考虑对被审计单位的前期审计经验、复核前期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人员面谈、观察其工作、复核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对会计程序和业务经营控制活动的描述,以及检查凭证和记录等方式,综合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制度,审计人员可能会获得证据从而对控制设计恰当性和运作有效性的范围进行初步评估,进一步发现被审计单位潜在的业务风险领域和风险点。审计人员通常可以根据这种证据将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审计目标的控制风险评估为最大或较低。

3、确定检查风险

保持审计风险不变,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来反向调整检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审计人员应当结合关键的风险控制点,诸如业务环节、财务、负债及资产等;对于资产业务,要加强对其操作合规性、集中度等问题的检查与分析,找出形成风险的原因;在负债业务上对融资渠道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属合法正常途径,账户有没有问题,是否合规;财务核算是风险高发环节,其质量高低对银行利润影响巨大,应将与利润相关科目作重点检查,大额项目是否真实,固定资产及资产处置是否合理得当,是否遵守相应业务流程;中间业务上要将重点放在创新业务上,因为经验上的不足,很可能带来风险,如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核算、新业务品种等。审计人员对银行业务进行系统了解后,作定性定量的风险评估,根据结果来检查风险,将已明确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检查与发现,遇到可疑风险立即进行评估并想方设法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建议

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时一定要注意风险管理意识、内审人员素质及计算机辅助等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经济全球化、金融体制改革使银行业务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银行效益的不断增长,其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适应环境就必须重视风险。就现行银行而言,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风险范围、责任、模型及防范机制都是银行需要做的,为此引入积极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十分必要,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系统性与完善性建设。对于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认真了解与贯彻,这样将有利于降低风险,而且各级领导及员工也需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及防范技巧,只有做到全员参与,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发挥风险导向审计的最大效益。

2、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所以不断加强对其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培养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审计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缺乏自制力与约束力,无法抵制诱惑而最终引发审计质量问题。其次,要加强审计实务培训。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审计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才能为做好本职工奠定基础。第三,充分挖掘人才。要与审计院校、政府相关部门充分沟通与联系,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战略人才规划。

3、发展审计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银行不可缺少的组成,为了做好信息环境下的内审工作,就应该大力推行审计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审计软件可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及质量,防止审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使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地完成。与之相配套地是计算机审计监督系统,利用核心技术算法建立起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对银行各个业务环节进行监督,收集监管资料,实现信息报送自动化与网络化。审计监督人员可随时调取资料,有效降低中间环节的不良行为。

4、从公司治理战略高度实施风险导向审计

虽然我国银行担负着一定的历史责任,但盈利仍然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因为只有盈利才能使银行持续发展壮大,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然而,银行在追求其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危机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引发经济危机。所以银行同时要兼具稳健性与安全性,这也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银行经营中重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做到全面审计、严格审计、安全审计,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三者间的有关系。

总之,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银行不能只看眼下的市场优势,要未雨绸缪,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风险导向审计是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我国银行应尽快建立起内部审计优势,以提高审计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衣向东.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8(4)

[2]张燕,李荣.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时代经贸,2008(1)

[3]阎静.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

[4]周冠毅.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的构想[J].市场周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