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贴近生活实际回归实践本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贴近生活实际回归实践本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学习时,数学教师要我们几位数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平板仪测量并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利用节假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仅上交了学校当时最精准的一张平面图,而且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我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并自觉带领学生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综合与实践”明确纳入课程内容,让我的“自觉”的教学行为找到了支撑点。“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对其定义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是一种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课标强调,“综合与实践”是实现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认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

“综合与实践”在教学实施中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各类现实性、综合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综合与实践”主要有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课堂活动主要在日常教学中,侧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课外实践主要是课堂外的数学活动,侧重数学应用价值的体现。

一、制定周密计划,融入学科教学

“综合与实践”应该成为教学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制定活动计划在知识方面要与学习内容相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在内容方面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做到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其教学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数量上要把握好度,注重质量。

制定活动计划还应该明确每个活动的基本要求,在活动类型选择上要考虑应用型和设计型相结合,在活动方式选择上要考虑学生个体自主研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计划。

二、精心组织引导,保证活动实施

每一次活动,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要强化主要知识点,教师应预见学生在活动中的知识不足,在活动前必须做好补充或引导;二是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体验性和时间性;三是准备活动所需器具。

其次,要明确任务要求。根据活动内容适当设置梯度,一般设基本要求和选择性任务,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能够有所发展。如“数据的代表”中,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基本要求,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则涉及一些专业知识,弹性较大,只能鼓励学生尽可能通过咨询和查阅资料进行延伸学习。

第三,要抓好小组分工与合作。根据活动的内容,按学习小组或家庭住址临近的同学临时组成小组,有利于学生的召集并开展活动。同时,教师要设计好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有利于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如“数据的代表”课外活动可将学生分为中小组长、调查员、记录员、统计员、报告员等角色。

三、注重过程方法,提升活动成效

“综合与实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体验活动的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方法是活动的重要环节。

1.要正确定位师生的角色,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仅是一个引导者,重在活动筹划,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潜能得到挖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2.要鼓励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训练自身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实践技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与信任,学会沟通与宽容,学会求助与助人,通过分担挫折与失败、分享成功与收获,发展学生交往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各种资源达到目的。如“数据的代表”活动中,有同学找校医疗室查阅同学的体重数据,有同学以调查询问方式收集同学的鞋码数据,也有同学通过义务测量身高获取同学们身高的数据等等。

4.活动中要重视运用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可以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电脑图表分析数据,用多媒体课件汇报结果等,提升活动成效。

四、挖掘校本资源,激发课程活力

学校是同学们最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要充分挖掘丰富的校园数学资源,成为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应用数学的平台。

如在八年级上学期我设计了“生活中的函数”活动之一:请同学们调查学校一周的用水量,并计算出平均每天的用水量,从而估计学校这一个月的用水量,并了解当地水费收费标准,写出学校应付水费y(元)与x(天数)的函数关系。之后,让学生为学校节约用水献计策。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学校水费有了非常具体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九年级下学期,确定了“测量学校的‘美好未来’雕塑的高度”的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精心准备各种工具,实地操作,共同合作探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出多种的方案,估测出“美好未来”雕塑的高度。活动之后,我利用同学们的方案和数据设计了题目:

我校九年级(2)班在测量学校的“美好未来”雕塑(如图1)高度的数学活动中,设计了以下两种测量方案.

方案1:利用“太阳光与影子”的有关知识来测量学校的“美好未来”雕塑的高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同学们测量出雕塑的影长为5.05米。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又测得一位身高为1.60米的同学的影长为1.85米。

方案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有关知识来测量学校的“美好未来”雕塑的高度。

如图2,小贤同学用一块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测量“美好未来”雕塑的高度,已知小贤同学离雕塑的距离(BE)为4.6米,小贤同学身高(AB)为1.71米。

请你从上面两种方案中任选一种,根据方案提供的示意图及相关数据,求出“美好未来”雕塑的高度。(精确到0.01米)

这种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资源的课外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使之“生活化”。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积极的、主动地、自由的思考、探索,自然地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了学习的内动力。

五、建立评价机制,推动高效开展

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是用考试分数来评价,而“综合与实践”活动由于结果的差异性和开放性,可以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活动过程的表现、实践操作的能力、实践结果的创新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它更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经常肯定学生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勇于创新,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促进活动持续高效开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多元评价(自评、小组合作活动的小组评价或个体自主活动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与定性评价(优秀、较好、一般、不足)相结合的评价表进行评价。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六、抓好实施落实,提升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主要方向的数学课程,以其抽象的语言、复杂的公式、缜密的推理的学科特点让一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不在少数,不仅忽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也严重违背了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带动了数学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有效克服了这个短板。

首先,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深深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有助于实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如在生活中函数的活动中,有学生对话费套餐进行研究,对家人和亲友选择话费套餐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获得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其次,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获取信息、寻求帮助以及帮助他人等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个体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发展,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等等。

再次,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数学学科的教学。

“综合与实践”活动由于在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不仅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精力,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作为数学教师,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更好推动新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