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带连珠\多元立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带连珠\多元立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塘校区总体规划为案例,从基地研究、办学背景研究出发,探讨了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地形处理,并根据学校办学方向进行总体规划,以期达到突出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规划设计手法。

关键词:校园总体规划 理性脉络 山水肌理 玉带连珠 多元立体

Abstract: this paper guangxi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ampus planning for four pond case, from the base research, educational background based on study,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for terrain process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school direction in overall planning, so as to achieve outstand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 of oneself campus planning design skills.

Key words: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rational vein skin texture jade belt linked to renju multiple stereo

中图分类号:TU24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况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8月经广西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2]44号文批准,提升为学院。根据学院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学院将有步骤地把四塘校区作为重点发展地校区,把园湖校区作为部分职工生活区和在职培训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基地。四塘地区总占地面积76.1533万平方米,建设分两期工程实施,规划建设期限10年,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35980万元,预计终期容纳学生10000名。

四塘地区位于南宁市以东,属于城市城镇体系规划二级至三级发展轴线上。规划用地为7个相对分离与独立地块,面积由96.7亩至213.12亩不等,基地被农田一分为七,用地基本为丘林地带,用地坡度≤23%,用地内基本无水面。整个用地东西最远距为1512米,南北最远距2050米,占地跨度较大,地块相互之间较为离散。基地内高程从111米至86米,相对高差最大为25米。

1. 1基本条件分析

该部分主要从三维的角度充分认识与理解用地,力求切合地形科学规划,增加规划的可行性。

基地内最高高程为111米,最低为86米,最大相对高差为25米,除地块1外,其它用地内基本为丘林地带,高差基本由88米上升至100米,各个地块内平均高差将近12米。根据地区的风玫瑰图可知,东南季候风为主导风向。

基地内已形成成熟的环山道路,平均宽度为6米,道路平缓,基本沿85-90米等高线爬行。除此以外,基地内其他区域坡度较大,不适宜作为校园主要环形干道,建筑亦宜结合地形做跌级处理,形成错有有致的建筑形态。

二、设计的基本理念及对策

新校园基地位于幽静雅致的山色之中,现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各个平缓丘陵错落有致,部分更是林木繁茂,山水相间,丛林之端,确为宜山宜水宜校园。由用地可知,各个地块离散,不规整,山体较多,带来了多种难以改造的空间疏离以及规划困难。某些已建成的单体,也为规划带来了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建设用地紧张,规划的自由度相对较小。区域内丘陵起伏,最大高差接近25米,各个建筑群落必须依山就势,道路必然蜿蜒起伏,体育场地必须尽量设计在平整且不占用过多拥有良好建设条件的土地上,整个基地竖向设计要求较高。本方案针对本基地的优势,结合其规划的实际困难,同时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的解决目的是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并尽量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将各个组团有机地融入基地的现实环境中。

三、总体设计概念

在各种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针对本基地的方案总体设计概念,包括:

3.1 玉带连珠、绿核辐射

一带连七岸的独特格局使我们在设计中自然而然地将中央开敞低谷空间作为整个校园景观中心带。北区、中一区、中三区由隐藏轴线控制共同形成校园的公共教学核心区,图书馆、公共教学楼、校园交通汽车专业特色实验室、实训中心用房、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隔岸而立,成为一抹“玉带”上的主要节点,既是整个校园独特的景观中心带,亦是校园的公共活动中心带。另外,东区以及中二区的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以及南区的驾驶学校、西区的体育运动区犹如绿叶般环绕中心区布局,如同串连的珍珠。

3.2 理性脉络叠加山水肌理

山水的良好肌理是本方案形成的最基础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与推敲,又叠加了有机的空间架构关系,既使得生态环境在人为的使用中得到了最大的保护,削弱了几何中心的僵硬感,亦保留了符合使用的清晰的道路格局、避免了景观的杂乱,以及建筑布局在有限基地中的堵塞臃肿局面。整体景观舒展连贯,视线开合有度、移步易景。各个建筑群落因地制宜布局,既宛若天成,亦利于使用。

3.3 多元立体化的校园

由于整个校园建设用地有限,建筑用地紧张,因此,本方案始终采用立体化的概念,力图使整个校园绿化生态立体化、交往活动立体化、视线景观立体化。由于大多数的建筑群体或是依山而立,或是环山而建,向水展开,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以充分达到这种立体化的经营模式,其现实性、空间效果都非常好。其建设的结果,就仿如绿色蔓延到每个群落,整个校园如同山与水的自然延续。

四、规划设计分析

4.1功能分区设计分析

根据基地的自然地形,校园的功能要求以及校园与城市的相互关系,我们将整个大学有机的划分为几个组团:

其中,北区是校园的校前区,中一区、中三区是校园的中心教学组团以及实训中心,中三区以及东区北部是学生生活区组团,南区是驾驶学校,西区是体育运动区,东区南部是教师生活区。基本形成以教学区为核心,生活区、体育区、独立学院环绕的基本格局。

A. 校前区----位于北区地块,包括主校门、绿化礼仪广场、行政办公楼、研发中心(校产业园区)及部分教学楼组群围合而成的区域。这一组空间是学校的主要礼仪性空间,较为明朗、庄重,亦通透、开敞,形成一定的入口气势。

B. 公共教学组团——位于中一区地块,由公共教学楼、计算中心以及会堂组成。公共教学楼的设计承接了校前区的轴线并予以延伸,轴线亦通过了该区域的最高点,其地势最高点是教学楼的中央平台。会堂面向校园入口方向打开,景观错落有致。公共教学楼形体如同双翼展开,意寓校园的新起点,学校发展由此展翅飞翔。

C. 系馆组团(含实训中心)是校园的重中之重,内部包括各个系部办公、教学、实验以及实训基地,因此,规划将该区域规划设置在校园的最核心位置,以其向心性、展开性突出体现校园的“交通”专业特性以及“职业技术”特性,与常规综合性大学将公共基础教学楼位于校园中心的规划方法明显不同。该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最北端是图书馆,与教学楼遥相呼应,在图书馆中,规划结合设计科技展示馆,便于把一些与交通有关的成果、文化、历史等都能够展示出来,为校园的成果建设乃至广西的交通科技成果建设提供了宣传的窗口。系馆组群随坡势展开,形体亦随坡势跌落,形成层层的活动平台。

D. 学生生活区设于东区北部以及中二区两区,联系紧密,但又形成合理学生生活区规模。生活区与教学区和体育运动区相呼应,并形成宜人的内部走廊。生活服务设施与食堂在生活区入口,在坡地上呈弧线型展开。

E. 体育运动区设于校区的西区,因为此区地势平坦,利于体育运动区的布置。该区有入口与校外相连,便于向社会开放,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F. 教师生活区布置于校园的东区南部,形成完整而独立的区域,占地面积约150亩。内部配置两种基本户型,其一是专家公寓,其二是教师公寓,同时配套生活服务辅助设施。

G. 驾驶训练场布置于校园南区,独立成组,并利用原有小山丘形成训练道路。

4.2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分析

4.2.1校园主要发展采用由北至南逐步发展的方向,因此,将主要入口设在北区。另外,在南边与西边靠近城市道路亦有另外两个次级入口。驾驶学校亦有独立的入口,以满足社会化教育的经营。

4.2.2依山就势的道路布局系统。结合基地的丘陵地带特点,所有的机动车道基本采用原有的道路系统。

4.2.3 人车分流系统。校园整体交通为独立、安全、美观的景观系统、步行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三维叠加。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