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精神”在碧水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精神”在碧水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碧水源人为践行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不断发扬企业宗旨——传承社会责任,演绎生态文明而不断向前迈进。

虽然已夏末秋初,北京市民提起7·21的那场暴雨,仍记忆犹新。暴雨不但让首都经受严峻考验,更展现出这座城市闪闪发亮的城市精神。在那些感动的瞬间中,中关村海淀园碧水源公司旗下100多位“最美”农民工兄弟,在京港澳高速搭建救险生命线的事迹,更是传遍了神州大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园区人强大的道德力量。他们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是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再回到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回到京港澳高速,一起领略这些普通人身上迸发出的勇气和力量。

农民工·暴雨·救人·践行

北京精神

7月21日,京城遭遇特大暴雨灾害。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17.5公里处,南岗洼桥下路段因严重积水而化身一片,积水困住了100多辆大小车辆,大部分受困群众纷纷爬上了大巴车顶,呼喊求救。而水位还在不停上涨,三辆大巴车车顶上挤满了人,生命危在旦夕!

晚上九时许, 雨越下越大,此时,距离南岗洼桥200米的中关村碧水源久安公司河西再生水厂工地上,安全员范华、电工王学爽和安全监理郭军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以及“快开门,快救人”的呼喊声。“赶快拿上绳子救人,好多人被困在水里了,人命关天啊。”生产经理薛国义闻讯后,立即带领值班的9名同事和当时还在现场没睡觉的12名农民工,从库房里拿出两根150米的长绳和三个救生圈,跟着周、刘二人飞奔出险地点。

当薛国义来到南岗洼铁路桥上,用应急灯照射桥下看到京港澳高速路上的情形时,他惊呆了,这不是一般的落水被困,而是水灾。高速路上低洼地段由于积水,大概有100多辆车被困在水中,一二百个被困群众都集中爬到了几辆大巴车的车顶上,大巴车眼看就要淹没了。

他一面指挥现场人员勘察地形,并让安全员范华赶紧回工地叫所有人带齐工地的防汛物资增援,一面打电话给项目部总监孙巧玲和项目经理邓红山汇报情况。孙、邓得知情况后,立即向丰台区水务局和碧水源副总经理、久安公司总经理杨中春电话汇报,得到的命令都是“保证自身安全,不惜一切代价救援”。

碧水源久安公司河西再生水厂所有的员工都被召集起来,160多名员工被分成5个小组,分别负责运送救援物资、下水救援、安全护送、人员安置、抢救人员机动调动。救援组去库房拿了救生圈、长绳、高压水龙管带等物品,赶赴出险地去救人。

大家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暴雨会持续多久,洪水会涨多高,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他们安全救上岸,是当时唯一的目标。

陈文堂把衣服脱掉,在腰间系上长绳,拿着两个拴着绳子的救生圈就跳到水中,在湍急的水流中向着困住的大巴车游去,“你们不要乱,我们会把你们都救上岸的,让老人、小孩和妇女先走”。70多人开始了第一辆大巴车的救援工作,碧水源久安项目部部分员工则顺着绳子,站好了一道人墙,在茫茫洪水中开通了一条救援生命的通道。

很快,第一辆大巴的所有受困群众都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大巴车顶空了,车随即漂浮起来,并渐渐进水下沉。

“当时我们在救第一辆车的时候,好多人的鞋子都被大水冲走了,好多人都是光着脚赶往第二辆车的救援现场。”陈宇与王学爽发现,去往第二辆大巴沿着高速护栏网路边走已经过不去了,只能绕道从后面的树林里穿过去。

等待救援的第二辆大巴在护栏网东侧,中间隔着护栏网无法有效地展开救援,回去取工具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十多个人一拥而上,徒手拽住护栏网使劲往后面扯,竟然这样撕开了护栏网。尽管有好几个人手上都有了血口子,也有好多人在第一辆大巴下水时被树枝等水中杂物划伤,但危急关头,没有任何人退缩,碧水源久安项目部员工很快按照第一辆大巴建立的救援方案,按部就班地拉好长绳,放救生圈,排好人墙,依次救援。

树林路上有很多员工专门搀扶救上来的受困者,每隔一米多就安排一个人一手紧握绳索,一手拉住刚获救的受困者,然后交给下一个人,就这样一手手地拉着传递下去,直到交到另外一组专门接待受困群众的员工手中。

一位78岁的老大爷,由于年龄偏大,且患有脑血栓,没法自己移动。救助这位老人是由几个水性好的项目部员工给老大爷套好救生圈以后在水中搀扶着,下面托,上面拉,送上岸的。一个22岁的山西小伙子,刚做完胸腔手术,身体特别虚弱,而且伤口还不能沾到水,否则引起感染会有很大危险。救援组员用3公分厚的挤塑聚苯板做成救生筏游到车旁边,几个人一起动手把这个刚手术完的小伙子小心地抬到救生筏上面,然后安排4个人一人抓着一个角保证救生筏的平稳,岸上一群人拉着绳子往后慢慢收,一直到浅水地带,由8个人扛着送回到了项目部工地。

直到第三批被困群众被安全转移到项目地,到最后搜救结束已经差不多凌晨四点了。

从7月21日晚9点开始,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碧水源久安项目部165名员工经过长达7小时的救援,使200多名受困群众脱离险境。

碧水源·安置·排水·谱写

文明之歌

“经过几小时雨水浸泡和生死考验的获救群众,有的嘴唇都冻紫了,还有的在干咳。负责后勤安置的技术员范亚旭安排获救的男同志等体力较好的在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地休息,特别把老人、小孩和妇女领到员工宿舍,员工们腾出床铺,让他们能够在温暖的床上躺着休息。”薛国义还叮嘱项目部员工看看有没有吃的分给获救群众充饥,找来矿泉水、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送到了他们手里,又从库房拿出100多套印有“京久安”字样的工服让他们换下湿衣服,工服不够,厨师周桃凤等人还拿出自己穿的衣服,送给他们替换。

“看到有些人受伤了,我们用项目部急救箱里的酒精给他们伤口消毒,还给发烧的人服用应急药。”范亚旭、范华、杜金荣等人一边安慰获救群众,一边提供手机让他们给家里人报平安。

“凌晨四点,又安排我们的厨师给大家做了西红柿鸡蛋汤、煮方便面给大家提供早餐,由于暴雨我们整个工地都停电停水,厨师做早餐的时候是照着手电筒,用大桶装的饮用水给大家做的一顿温馨早餐。”薛国义介绍。